首页>>厂商>>交换机/ACD系统平台厂商>>Cisco

网络助力辽报集团引领东北传媒信息化
--思科网络在辽宁日报报业集团的成功应用

2006/03/13

  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报业集团,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九报四刊一网站",即主报《辽宁日报》和系列报《辽沈晚报》、《半岛晨报》、《北方晨报》、《辽宁农民报》、《球报》、《朝鲜文报》、《辽宁日报海外专页》《辽宁法制报》和《家庭科学》、《市场与消费》、《记者摇篮》《老同志之有》杂志以及北国网站。畅达的发行渠道致使集团拥有着北方许多报纸几乎不能企及的市场占有量和效益水平。此外,2000年正式投产的,占地75亩,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印务中心矗立在沈阳浑河南岸,日印刷能力560万对开张,除满足集团内部印刷需求外,还承揽了60余种报纸的代印任务。如今,随着整个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东三省所有报业集团中,辽宁日报集团已经领先进入了良性发展的新时期。

一步到位实现有效管理

  作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范围同行业内有着特殊意义的辽宁日报,从一个报社发展成为一个报业集团,凝聚了一代代的管理者智慧和汗水。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早在8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了,集团及下属报社的大多数部门已经使用了低端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在小范围内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这在信息化初期发展阶段,使报纸的生产流程告别了"铅与火",生产效率得到了突破性的提高。但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这种零星分布网络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进一步需求,在某种成度上反而增大了管理的难度,限制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运营成本,阻碍了集团化的有效管理。时至今日,辽报集团的全面业务信息化已然箭在弦上,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便是原有信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业务和管理的日益需求。

  辽宁日报集团的领导层意识到依靠科技手段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而管理流程重新整合的突破口,就在于加快信息化应用。这是早已被国际国内企业界无数案例证实了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就辽报集团而言,包括财务、资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以及采编平台、稿库分类、信息传递、印刷工艺、网站建设等在内的,由内部向外部扩散的全方位管理流程,只有依靠信息化应用才能实现。而这一全方位的管理流程,又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信息化应用既是管理流程重新整合的突破口,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从2003年4月开始,辽宁日报集团的领导决定下大力气做好集团整体化、规模化的网络建设。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管理的又一次飞跃--采编全流程信息化,使得报纸生产流程中又告别了"纸和笔"。

让网络内置安全功能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广和深入,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它关系着IT投资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系着信息化能否成功,也直接影响着报业生产的全流程。辽报集团的技术部门在多方调研之后,选择了思科公司的网络设备。

  从2003年4月全面信息化建设伊始,集团网络核心层就采用了一台思科高端的4506交换机,在实现了整个集团的网络统一的同时,确保各类业务在网络上运行的安全和稳定。随后,分两期改造了核心和部分汇聚接入层,在核心层上了两台6509和若干2950。因为Cisco Catalyst 6509交换机,有着非常好的安全特性,作为核心交换机,配备支持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分析、虚拟专用网等多种安全模块,等于在交换机上部署综合安全性,无需分别管理的不同设备,不会出现独立式安全设备要么花费很多、要么顾此失彼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可管理性和整个系统的性价比。

  网络建成并稳定、安全运行后,辽宁日报集团分阶段对从采编到财务、广告、发行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了多种业务应用,极大提高运营效率,也加强了业务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下一步会分阶段对全网进行改造。


运行三年零问题

  辽报集团在进行集团网络改造时,首先是做整体规划,建立集团统一标准,改造是从核心到边缘分步实施。也就是说在整体规划指导下,结合报团自身的现状,划分出信息化的阶段目标分别实施。然后再围绕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渐进地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升级。报业集团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反映在新闻信息产品的质量、数量及其传递的效率与共享的范围上。另外,对相应设备例如网络系统,最关注的是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这也是辽宁日报集团选择思科的原因。

  负责辽宁日报集团技术管理部日常工作的刘主任对改造后的网络称赞有加,他谈到:"从2003年4月到目前,我们改造的网络没有出现一次问题,有效的抵御了各类攻击。在整个辽报网络系统中,信息传递加快,使得集团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还谈到,国家在政府行政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社会公共服务三方面信息化应用的快速推进,已经为试点报团推进信息化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报团内部网与互联网的连接,作为内部条件,已经具备了沟通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信息化的能力。可以认为,在重新整合新闻采编管理流程方面,利用报团所属网站构筑采编平台及其稿库式发稿机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重新整合报团管理流程方面,诸如财务、资金管理等的信息化应用,也都有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总结:辽报集团信息化体会

  对于报团信息化,刘主任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他说,报团信息化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必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组织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决策层、技术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报团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都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报团信息化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同时,报团信息化要坚持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要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的大趋势,既从报团实际出发,坚持信息化建设方案的个性化,又要善于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的技术外包。报团只负责核心业务管理,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保持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他还认为,报团的信息化应用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这是由报业的示范作用所决定的。要做大做强报团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和改善全方位的管理流程,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按照市场化、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获得新的跨越式发展。

Cisco公司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链接:
思科吴世楷:3G的机遇就是IP的机遇 2009-09-27
思科启动新的小型企业合作伙伴盈利计划 2009-09-24
江苏电信成功应用思科CRS-1“4+2”多机系统 2009-09-21
思科重装出击通信展 三大技术助力运营商转型 2009-09-16
思科与重庆政府签署协议助重庆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9-09-14

相关频道:           新闻频道   行业_媒体_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