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厂商>>交换机/ACD系统平台厂商>>东进技术

一号双响,随心动听

刘建全 2003/06/11

  最近,电信正在密谋推出一种叫做"一号双响"的小灵通新业务,突破移动运营商的拦截,抢夺市场空间。这种类似"手机休息站"的新业务的主要竞争优势是,固网的电话拨打移动和联通手机时,"小灵通"也会同时震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随心接听。

小灵通掀起轩然大波

  无线市话"小灵通"进军京沪穗鹏四大标志性城市,迅速掀起销售高潮。广州地区5月初每天放号近万,不仅移动话费较低的低端手机用户纷纷转网小灵通,而高端用户也基本上是"双枪将--手机、小灵通一个都不能少"。

  同时拥有手机和小灵通的高端用户在接听电话和拨打本地电话时使用小灵通,漫游时使用手机;在"小灵通"没有信号的地方,就用手机,平时则将手机来电转接到"小灵通"上。无须讳言,这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原本属于移动或联通的手机用户收入。

  业内人士估算,2002年小灵通的新增用户是700万,今年小灵通新增用户将达到2000万,增长速度直逼手机用户和固话用户。怎样遏制"小灵通"的快速发展,移动运营商想出了种种招数进行围追堵截。

  首先是各种准"单向收费"政策陆续出台。面对高端用户的摇摆心态,通过来话包月、积分奖励、赠送各种增值业务甚至直接赠送话费等准"单向收费"的方式,提高用户忠诚度。

  其次是推出低端产品竞争。通过动感地带、本地通等低端产品吸引低端用户,以动感地带为例,每月月租20元,还可以免费发300条短信,网内通话费用更是接近市话费用。

  而且还提高了呼叫转移费用。当呼转接听的成本和用手机直接接听的成本接近时,呼转至"小灵通"就失去了意义。在南京,移动公司就将网间呼叫转移资费从原来的0.2元/分钟提高到0.3元/分钟。
  小灵通如何扬长避短,突破这些拦截?一号双响业务成为各地电信公司的理想选择。

一号双响--小灵通的杀手锏

  "游子归家"这种竞争手段换来的,却是各种准"单向收费",谁也没有占到便宜。看来,仅靠"拦截"来竞争并非良策。

  一号双响业务是一种温和的竞争方式。固网的电话拨打移动和联通手机时,手机固然会响,"小灵通"也会同时震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随心接听。在小灵通信号不好的时候,可选择手机接听;多数时候,人们还是会选择经济实惠的小灵通。

  很多用户在购买了小灵通后,又增加了一个电话号码的烦恼,特别是高端用户,既有办公电话,又有家庭电话,还有手机,再加上一个小灵通,确实很难记。"一号双响"实现用户拨打一个号码就可以同时呼叫两部电话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记忆多个号码的烦恼。在申请了该业务后,用户只需要公布一个手机号码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公布小灵通的号码,即方便又体面。

  更进一步来设想,将来呼叫固话的电话也可以开通一号双响业务,即凡是拨打到固定电话的电话,可以实现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同时震铃。这样,既提高接通率,也给用户给多选择。

运营模式

  "一号双响"的业务可以通过对小灵通用户收取固定月租或者收取呼叫转移费用的方式运营。

  • 固定月租方式:目前移动公司网内来话包月一般是20元,而联通公司是18元,相当于固定月租。一号双响业务可以将固定月租定在5-10元之间。以深圳为例,现在无线市话通拥有50万用户,若有20%(10万)用户申请该业务, 每月可以带来50万--100万的收入。


  • 呼叫转移费用:考虑到大多数用户对固定月租的敏感心理。可以采取免费开通业务,收取较低的呼叫转移费用的收费方式。目前移动网内呼叫转移的费用是0.20元/分钟,一号双响业务可以采用0.02/分钟甚至更低的费率。以一个高端用户为例,倘若每月有300分钟呼转到小灵通,电信公司就有6元钱的收入。


  •   也可以开通固话与小灵通"一号双响"业务,采用收取呼叫转移费用的运营方式,这样无论拨打手机还是固话,只要经过固定电话网,都可以通过小灵通来接听--虽然是多个电话在响,其实只有小灵通"一号"。

    东进技术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链接:东进语音卡在"一号双响"业务中的应用



    相关链接:
    东进技术总裁贺建楠谈3G应用落地:进展超出预期 2009-09-25
    东进技术喜获“2009年度优秀通信企业” 2009-09-23
    东进技术推出新一代数字交叉链接设备 2009-09-15
    东进技术助力江苏昆山城管实现数字化 2009-09-02
    当呼叫中心遇到ERP 东进技术助力河北百度 2009-08-26

    分类信息:     行业_电信_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