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电信     [相关厂商信息]

 

虚拟电信在等待中前进

陈小龙 2002/03/26

  在有关虚拟电信运营商的资质认定和相关管理措施出台后,虚拟运营这种全新的运营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电信服务的主流

  寄居蟹

  润讯、森泰克、鸿联九五,甚至已经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联想,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自己定位在虚拟电信运营商的角色上,希望抢占WTO之后中国电信市场最为有利的地形。它们受到了怎样的诱惑?

  “虚拟电信运营商已经由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意。”北京森泰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增值电信服务经理杨志苍是虚拟电信运营的鼓吹者。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森泰克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己的通信平台,奥星天网汽车服务计划就是运行在平台上的一项业务,它通过给汽车安装通信终端,使汽车保持“在线状态”,以提供各种日常和紧急汽车服务。“森泰克是一只寄居蟹,如果不与中国移动或者中国联通的网络互联互通,我们什么也干不成。”杨志苍说。以“寄居蟹”形容虚拟电信运营商,倒是颇为恰切。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虚拟电信运营商是指本身不具备覆盖全国的骨干网络资源,依靠租用或转售方式提供电信服务的新型电信运营商。

  事实上,欧洲的虚拟电信运营商早已成了气候。英国的维珍集团就是最为成功的例子。这家公司最早的业务是邮寄唱片,与电信风马牛不相及。1998年,维珍集团与德国电信公司的英国子公司One2One各出资1.5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其移动虚拟运营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 ,简称MVNO)的生涯。虽然自己没有任何网络资源,但维珍的用户量已近100万户。维珍的商业模式极富想象力,即利用手机SIM卡和机主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把每一个入网用户的消费资源挖掘到极至。一张SIM卡相当于维珍俱乐部的会员卡,能够享受到维珍整合在上面的各种服务。用户因为使用同一家公司的电信服务而有了一种社区感和归属感,维珍为抽象的电信服务积累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感觉和触摸的品牌。目前,维珍公司正在与美国和新加坡的电信公司合作,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复制这种模式。

  “虚拟电信运营商的出现,是电信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结果,也是骨干电信运营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做出的必然选择。”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说。一方面是骨干网络资源相对过剩,导致运营成本高昂,需要尽快向虚拟运营商转移成本;同时,电信产业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获得和保持一个用户的代价更高,原来网络运营和品牌经营两手抓的骨干电信运营商不得不把品牌经营交给更有经验的公司运做。虚拟电信运营商租用骨干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替它们分担了风险,也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客户的服务。

  呼吁游戏规则

  欧洲的电信市场在裂变重组之中,中国也感受到炙热。实际上,从日渐降低的用户增长速度就可看出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所处的境地。现在的问题,一是骨干电信运营商是不是愿意心平气和地接受虚拟电信运营商“截获”它的终端用户;二是电信主管部门能否协调各方利益,为骨干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之间的结算设计出一个制度框架。

  “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态度并不积极,你要是去谈租它们的网络资源,发展自己的品牌和用户,它们会跟你急。”鸿联九五在线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捷说。鸿联九五是邮电国旅集团的下属企业,原“邮电部”嫡系,主要经营长途电话的转租转售业务。常年与骨干电信运营商打交道,李捷对骨干电信运营商的态度有直接的体会。“现在还是我们在推着他们走。等到他们主动找我们,也许就是虚拟电信运营这种模式成熟的时候。”李捷说。

  不过,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市场竞争的加剧,骨干运营商态度的转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的难点在于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网际互连互通结算机制,以协调骨干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

  吕廷杰教授喜欢用香港邮政的例子来说明结算机制的重要:寄一封平信从香港到大陆要1块5毛钱,而大陆的平信是8毛钱。一些香港人用1块钱每封的价格收来邮件,过了罗湖海关再贴上大陆邮票,花8毛钱寄出去,这样,每封信能挣2毛钱的差价。

  在电信领域,一些虚拟运营商也是利用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价格差获取利润。假设由美国到巴西的国际长途是每分钟1美元,而巴西到美国的则是3美元,有人就先在美国租用一个800电话号码,然后在巴西开展业务,通过800电话,将巴西主叫变为美国主叫,从而赚取差价。开展这种业务的人就是典型的“虚拟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这种做法替消费者节省了开支,消费者很满意。但是,骨干电信运营商的某些服务属于公共产品,价格低廉,有政府补贴的因素,这种赚取价差的电信回呼业务就有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嫌疑。世界各国的基本通信能力最先都是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这类问题也普遍存在,随着电信虚拟运营商的增多,在基础电信网上开展的业务越多,诸如此类的问题便会逐渐突现出来,怎样的资费分成才能做到既维护公众的利益,又鼓励虚拟运营商开发增值业务,是个相当复杂的技术和系统问题。美国是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纷争,800的运营者最终获得了合法的经营权。在出租方和承租方就价格达成一致之前,骨干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之间的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还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关键在经营

  虽然虚拟电信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但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那就是固定通信网上可行的业务已经不多,因为,固定网上传统的语音通信利润已经非常稀薄,对于虚拟电信运营商来说,如果还是做传统技术的固话业务,其获得高额利润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在移动网上,其利润空间就丰富得多,像新闻点播、铃声下载、股票、博彩、短信息、E-mail等业务本身就非常琐碎,受众也相当分散。传统的运营商对这些业务不会太关注,而那些增值服务商却在这些方面集中了自己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客户群和赢利模式,形成自己的品牌。无论是从国外经验还是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移动网的虚拟运营应该更有前途。

  具体的赢利模式有了,经营的好坏还得看实际的操作。电信其实是一种服务业,利润来自于对客户的持续经营,而不是一次性的买卖收费。因此,对业务经营的程度深浅就成为虚拟电信运营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比如广东省移动的计费系统外包给了润讯做之后,润讯就充分开发了一张小小的话单上蕴涵的生意,做到了主动给每位用户寄送话单,使用户得以清楚地了解手机的使用情况,而每张话单背后的广告,又给虚拟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一笔不错的利润回报。

  2002年3月份,有关虚拟电信运营商的具体条例将会出台,香港已经规定拿到3G运营牌照的运营商必须将其30%的网络资源提供给虚拟电信运营商。“如果大陆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未来几年将是虚拟电信运营商发展的黄金机会。”吕廷杰认为。

  正是这些悬挂在未来的黄金机会,使得中国众多虚拟电信运营商依然在等待中前进。“只要政策没有喊停,我们就不会停住脚步。”杨志苍说。只是,这些“寄居蟹”们到底还要等多久,尚难逆料。

  吕廷杰:虚拟电信将成电信常态

  经过两次电信拆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新中国电信、新网通、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并存的局面。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两次拆分之后的中国电信市场将划分出四级:第一级是控制着覆盖全国的骨干电信网络的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

  第二级是骨干虚拟运营商,如具备小区驻地网、ISP等网络服务资源的运营商,这部分运营商具有部分网络资源,如需开展全程全网络服务,必须与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连互通。吕廷杰认为,铁通和吉通这样的公司,与其投入巨资建全国的网络,做基础电信运营商,不如定位于骨干虚拟运营商,只需要与电信就互连互通和结算谈成一个双方共嬴的比例,即可解决全网全程服务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电信市场覆盖全国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其实也只有AT&T等三家,其他的运营商都是通过与骨干网的互联互通开展业务。

  第三级是类似润讯这样的业务分销型运营商,它们完全不必具备任何物理上的电信网络,以经营面对终端的服务而获取收入。第四级是各种电信网上各种内容提供商。

  由此可见,中国的电信市场上,除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其余的游戏参与者,都可以定位到虚拟电信运营的概念中来,区别仅在于是否拥有一部分物理网络资源。虚拟电信运营将成为电信服务的常态。

数字财富 2002/03/26



相关链接:
电信虚拟运营商话费批发业务方案 2002-03-06
虚拟运营商:未来电信的“代理人” 2002-01-16
虚拟电信运营商在中国 2002-01-10
较量在电信市场边缘地带升温 2002-01-04
转售业务政策未明 三千电信增值服务商等待戈多 2002-01-01

分类信息:  虚拟运营_与_网络文摘  虚拟运营_与_电信  网络文摘_与_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