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入华悬念:手机电邮能否点燃中国市场

马晓芳 2007/08/02

  如果你在美国,那么不难从街上的行人中或者汽车、地铁的乘客中发现专心致志使用“黑莓”的用户,显然,用黑莓手机收发邮件在美国的普遍和受欢迎程度,绝不亚于短信之于中国用户。

  手机电邮采用了push mail技术,实现互联网邮件与手机的互联互通。用户可以用手机直接接收电子邮件,并完成邮件的查看、回复以及转发等功能,由于接收终端是手机,而不是电脑,因此对有移动办公需求的商务人士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Gartner公司日前发布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手机电邮用户数量只有两千万人,约占全部电子邮件用户数量的2%。不过,随着手机等终端设备开始支持邮件功能、运营商提供类似服务以及产品的可用性稳定性提高,到2010年,全球移动电子邮件用户数量将达到3.5亿人,约占所有电子邮件用户数量的两成。

  手机电邮超越短信?

  值得注意的是,Gartner认为,随着移动邮件服务的普及,电子邮件最终会取代目前的短信或者彩信服务,因为手机邮件相比这些服务具有很多优点,避免了许多缺陷,不过,这一取代过程将耗时长久。

  短信作为2G时代的代表性增值业务,在推广过程中得到了用户的极大认可,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的短信发送量达到1.4万亿条,春节期间就达到126亿条。

  短信的成功推动了手机在中国的普及,但是在短信之后,运营商下一个盈利增长点却迟迟没有找到:短信之后的彩信因为终端、定价以及互联互通等问题并没有如想象般再次引来增值业务市场的爆发,反倒是彩铃等业务给中国运营商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Gartner报告预测说,未来移动电子邮件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走向融合。比如在客户端方面,人们将会选择使用兼容的客户端,他们可以更加关注于邮件内容,而不是邮件收发工具。而到2017年,移动电子邮件有望彻底和其他个人通信方式实现集成和整合。

  手机电邮促成黑莓辉煌

  在业界,黑莓手机的生产商RIM公司(Research In Motion)并不是第一家推出手机邮件的公司,却是当之无愧把手机邮件成功推向商用轨道并使之普及的公司。

  从六年前的默默无闻,到今年7月为止,RIM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423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传统的通讯巨头摩托罗拉,仅在今年半年的时间里,RIM的股价已经上涨了78%。

  根据Gartner的研究结果,今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增长只有16%,但仅在美国市场,RIM带有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器的高级手机的销售额今年就将上涨了43%。RIM公司的迅速增长,是否代表着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手机电邮即将迎来市场的爆发期?

  黑莓进入中国的悬念

  虽然“黑莓”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黑莓”在中国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一方面,RIM公司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相关的“手机邮箱”业务,分为398和598两种套餐,另一方面,“淘宝”上出售“黑莓”的商家数以千计,水货“黑莓”仅卖几百元,虽然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黑莓”的作用只是打电话,但并不妨碍“黑莓”粉丝的热情。

  目前,“黑莓”在中国的使用者主要是有国际业务需求的高端人士,以及外资的企业用户,比如红杉资本中国区总裁沈南鹏在接受采访时就多次拿出他的“黑莓”手机,由于需要及时收发邮件,查看商业计划书,“黑莓”在他看来“很方便、很实用”。

  “我就是一个‘黑莓祈祷者’(推崇黑莓的人群)。”北电大中国区总裁吴振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现在无法想象离开了手机邮件怎么办公。”

  仅仅面对高端客户,特别是其中少量的国际客户显然并不能造就“黑莓”在中国的成功。虽然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相关业务,但使用这项业务的人仍然少之又少,现在,这种情况有可能改变。

  有香港媒体消息显示,“黑莓”手机已经获得了信产部的批准,RIM北京办事处已经拿到了中国移动5000台的订单,最快8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就可以买到正式的“黑莓”手机。但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中国移动获得的消息是,目前该合作还在准备中,具体时间和形式尚未确定。

  业内普遍认为,让“黑莓”不得不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还包括,其他手机厂家也推出了支持手机邮件的终端,运营商自己也有各种手机邮件解决方案,对于用户来说,实现手机邮件,“黑莓”并不是唯一选择,而中国广大的电信增值市场,显然是RIM不愿意错过的。

  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邮箱”业务,支持终端已经达到上百款,几乎“黑莓”能够实现的功能,“手机邮箱”也全部支持,相比之下,“黑莓”的劣势在于终端价格需要700美元左右的价位,398元和598元的套餐价格也高于其他终端。

  有些分析师认为,手机电邮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不如欧美市场。与短信和彩铃在中国的爆发一样,手机邮件风靡欧美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而在中国,这些条件不可复制。

  无论如何,“黑莓”已经站在了中国市场的门口,在“黑莓”的带动和影响之下,手机邮箱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不管“黑莓”在中国的进展是否顺利,手机邮箱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链接:
《商业周刊》:移动电视标准竞争愈演愈烈 2007-08-02
视频互动业务是3G的根本出路 2007-07-31
谁在制造下一个搜索神话 2007-07-31
黑莓撬动无线电邮市场 一入中国便面临竞争 2007-07-31
中移动商用飞信背后的决胜三部曲 2007-07-31

分类信息:  移动增值_与_移动邮箱  移动增值_与_市场动态  移动增值_与_移动  移动邮箱_与_市场动态
           移动邮箱_与_移动  市场动态_与_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