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信令网引入策略
任正彦 2008/01/28
摘要 IP化是核心网络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媒体流的承载IP化,信令消息承载的IP化也成为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以中国移动某省的信令网解决方案为例,阐述IP信令网的引入策略。
图1 R4软交换中的信令
 IP信令网引入驱动力来自以下两点:
                    
                    (1)分组化要求
                    
                      分组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暨核心网IP化后,No.7信令网也采用IP承载,统一网络的承载方式,有利于简化网络结构和协议种类。
                    
                    (2)带宽要求
                    
                      传统的七号信令网带宽有限,两个信令点之间最大带宽是16*2M=32M。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以及新业务的发展,传统的TDM链路最终会出现带宽瓶颈。同时受物理资源的限制,点到点连接占用大量中继资源,这也使现有信令网扩容相对困难。而在采用IP技术承载后,可以方便灵活地扩展信令节点间带宽,可以降低传输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并可能打破TDM链路组支持链路数量的限制。
                    
                    2、IP信令网概念
                    
                      IP信令网是指利用IP作为承载技术,来传送No.7信令消息的网络。IP信令网由IP SEP和IP STP组成。
                    
                    IP SEP(提供IP信令接口的信令点): 

图2 A省信令网组织结构图
   当前A省信令网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省会LSTP链路占用已接近设备的最大值,信令业务量仍在增长;二是A省HSTP到B省HSTP已开满16个2M链路,达到了No.7信令带宽的最大值。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考虑引入IP STP。按照叠加方式的网络组织如下:IP STP与其它省IP STP组建单独IP信令网,与目前省内TDM信令网互相独立。A省全省提供IP接口的网元(MSC 
                    Server,彩铃等)以IP链路接入IP STP(参见图3)。
                    
                  

图3 叠加方式的信令网组织结构图
   按照混合方式的网络组织如下:作为TDM信令网的补充,IP STP和TDM STP共同承担省会汇接区的业务。IP 
                    STP只接入省会汇接区的网元。
                    
                      IP STP与现有省内的TDM STP分别开通B链路(TDM),与1对省际HSTP开通D链路(TDM)。
                    
                      IP STP兼做L/HSTP。IP STP同时与B省HSTP开通B链路。省会汇接区到B省的省际长途业务直接通过IP 
                    STP疏通,不再走本省HSTP。(这样减轻了A省HSTP的负担,解决了它到B省HSTP已开满16条2M的B链路,无法增开链路的问题)。 
                  

图4 混合方式的信令网组织结构图
叠加、混合两种方式的比较见表1。

泰尔网
| 基于RSVP-TE组播信令协议在ASON中的实现 2007-12-27 | 
| 建设V2oIP该如何选择信令标准 2007-09-05 | 
| 七号信令监测系统在网络接通率上的应用 2007-08-16 | 
| 信令网关实现IMS与CS域互通 2007-05-22 | 
| 中继信令网关在软交换中的应用与分析 2007-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