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三网融合下EPON技术仍将“撑大梁”

杜喆 2010/08/16

  随着电信运营商宽带接入网转型和“光进铜退”的深入展开,基于EPON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部署规模持续扩大。以上海为例,2009年6月3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宣布:全面实施“城市光网”建设,实现光纤进楼到户,用3年时间(2009~2012年)达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建设一张满足多业务高带宽承载要求的“三网融合”宽带光网络。

  上海FTTH建设加速

  在2010年初的中国电信集采中,FTTH终端的成本已经降到600元左右。与此同时,随着高速上网、多路IPTV、高清IPTV、视频监控等高带宽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1M~2Mbit/s的接入网带宽已经不能满足多业务承载的需求。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电信运营商下定决心,大力推进光纤到户(FTTH)。

  为配合城市光网的建设,上海电信计划在2010年发展30万FTTH用户。在FTTH部署过程中,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制定EPON FTTH组网方案。在组网规范中包括:从1:32分光比到1:64分光比演进的ODN网络规划;启用灵活QinQ的业务VLAN配置;结合每业务每VLAN(PSPV)和每用户每业务每VLAN(PUPSPV)的VLAN资源配置、启用ONU逻辑标识符认证方式实现快速有效的业务开通和维护等措施。

  其次,制定详细而有效的光纤到户工程实施方案。一边向国外FTTH发展规模大的运营商学习,特别是如何在老小区进行光纤入户的部署,一边通过实践积累经验,采用PoE装置解决老小区信息盒内FTTH 终端引电的问题。利用带防护罩的SC光纤跳线避免激光器对宽带用户眼睛及皮肤的伤害等等。

  第三,FTTH产品自动激活系统开发上线。由于FTTH用户众多,而且宽带产品种类丰富,因此对于EPON网管人员业务开通的压力非常大,通过开发FTTH产品的自动激活系统,可以实现在光纤到户的前提下,用户24小时申请,业务快速开通发放。

  最后,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推出各种高带宽产品。在“我的e家”产品的基础上新推出了“光速e家”品牌套餐系列,带宽从4Mbit/s开始,最大可申请100Mbit/s。

  EPON丰富三网融合业务

  EPON作为一种强大而有效的宽带接入技术,电信运营商已经不满足于进行上网、视频和语音业务的承载。宽带运营商已经抛出了智能家庭业务的概念,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宽带产品。用户在家中可以享受高速上网、无线上网业务、IPTV家庭网关管理、VoIP语音业务、安防业务、信息家电业务等。其中,包括多路IPTV业务,通过智能EPON终端内置5.8G无线模块承载高清IPTV业务,避免了繁杂的布线并满足用户多路IPTV业务的需求;由智能EPON终端中内置安防模块,利用门窗磁、红外探测器、烟感探测器和安防遥控器通过低频无线信号与安防模块通信,平台侧实现报警后的视频联动,提供完善的安防业务;而在家中安装家庭全球眼,可以让用户实时调取家中图像;由智能EPON终端内置无线模块,通过AP用户端、家电网桥、中继器、电冰箱、空调、电动窗帘、智能灯光开关、信息家电服务平台提供智能信息家电控制业务更是一大特色。可见,通过EPON为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业务,已经不是梦想。

  利用EPON技术承载高速上网、IPTV和VoIP业务,即所谓的“三网融合”,已经众所周知,而宽带运营商又借机推出了多网融合的承载方案。通过EPON承载三种传统业务的同时,利用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承载智能水表、电表和煤气表的抄表业务。其中,智能水/电/煤表主要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接口模块(485接口方式),实现水/电/煤表数据的采集、终端接入和数据上报;通过设备逻辑ID标识设备的唯一性和业务平台认证标识;而电力协议转换器通过通信处理模块,向下通过485接口实现水/电/煤表终端接入,向上通过RJ45接口实现协议转换器的上联;EPON终端通过RJ45口实现协议转换器的接入,通过VLAN VPN方式实现抄表业务的接入。此外,电信运营商还在研究利用EPON技术承载ISDN(包括数据和语音业务)、DDN业务、PHS基站等。

  EPON演进路线已确定

  在EPON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些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下一代PON的技术。目前下一代PON技术分为IEEE和FSAN两大阵营。

  2009年9月,10G EPON国际标准IEEE 802.3av正式发布,标志着10G EPON的标准化完成;与此同时,ITU-T的SG15/Q2工作组在2009年10月的SG15全会期间正式发布了XG PON1标准的第一阶段文本G.987.1和G.987.2,并计划于2010年6月会议完成标准化。在下一代PON的标准化进程中,来自中国厂商和运营商的提案约100项,形成了该领域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为下一代PON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阅读:
三网融合与IPv6地址应用探讨 2010-08-13
IMS引导网络融合进入灿烂的明天 2010-08-10
CM-IMS计费解决方案研究 2010-08-09
三网融合海外经验“落地”还为时尚早 2010-08-09
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 2010-08-05

相关频道:  三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