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中移动CM-IMS剑指集团客户 IT支撑改造网管系统先行

张鹏 2010/09/13

  CM-IM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IMS网络的逐渐扩张,可以看作是中国移动全力进军集团客户市场的一步重棋。作为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核心技术,IMS所带来的完善的固移融合业务能力将会为中国移动抢占集团客户市场增加获胜砝码。

  借IMS融合业务开拓集团客户

  “中国移动部署IMS网络的意图非常明确,借助固移融合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打开集团客户的大门,从而撼动其他两家电信运营商的核心市场领域。”北方某地移动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如他所言,CM-IMS通过软交换实现了网络控制层与承载层的有效分离,实现了业务层对于新业务的平滑扩展;同时引入了业务能力交互管理器(SCIM)实体,解决了多业务间的交互和业务嵌套等问题,实现对多终端用户的统一控制,进而在业务层面实现了诸多融合业务方案,再配以完善的用户认证、鉴权和业务触发机制,集团客户成员可以通过任意终端,以不同接入方式实现多终端统一控制和业务整合。

  “不过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IMS网络在实际部署中还将面临很多问题,更重要的是,借IMS融合业务吸引集团用户,离不开整个IT支撑系统的配合,无论是前期的业务开通还是后期的账务结算,都需要IT系统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流程。”天津移动网络生产管理中心李荣盛告诉记者。

  同时,来自各地移动IT部门的普遍观点认为,现阶段IMS部署程度,对于IT支撑系统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以网管系统为核心的OSS领域—网络IP化程度加深与融合业务不断涌现将促使电信运营商现有的网络管理和监控系统面临挑战,而在以融合计费为重点的BSS领域,压力则相对较小。

  网管系统重在资源管理

  “IMS网络所提供的多媒体业务和固移融合业务已无法通过单一的基站传输方式实现,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有线传输资源。”前述地方移动市场部人士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当处在前端的市场人员完成销售订单后,需要设备安装部门迅速响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业务的测试和开通。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能够根据客户所在位置找到最近的网络接入点,并确保其相关传输线路的可用性,同时这些信息又该以何种方式传递给安装部门。

  “这看似细微的流程环节却是中国移动体现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还是使用人工查阅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下新业务的开通响应需求,而这也是中国移动自去年开始筹建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综合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现有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向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保障。而谈及网络监控,该人士也坦言存在挑战,随着电信网的IP化,其底层传输格式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从前电信设备中两个网元间的传输主要采用TDM,但采用软交换以来,网络设备间变成了路由交换,但原有的网管监控系统还无法适应这种全新的技术方式,网络监控能力大幅度减弱。”

  计费系统 现阶段压力不大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计费系统则轻松得多。中国移动计费领域专家葛长伟告诉记者:“就现阶段IMS网络部署规模看,并未对计费体系造成较大影响,比如针对IMS融合业务,可以采用适当增加话单类型的方式来解决。”

  事实上,这种“轻量级”的系统升级得益于中国移动计费系统在设计之初所秉承的融合统一思路。据介绍,中国移动NGBSS的框架单元并非针对单一业务,而是面向一组业务来实施,也就是说,计费系统现有的数据模型已经囊括了IMS融合网络所涉及的业务板块,因此在后期实施阶段,技术人员仅需要添加功能模块项就可以实现对新业务的有效支撑。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国内IMS网络刚刚部署,各地仍处于试点阶段,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业务数量还未呈现出急速增长态势,对此来自各地移动公司的IT支撑领域专家也表示,现阶段的后台系统足以支撑基于IMS的新增业务,还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存储设备和底层计算处理能力。

通信世界周刊



相关阅读:
IMS时代的新用户体验 2010-09-13
IMS对中国移动网管支撑系统影响分析 2010-09-13
三网融合加速IPv6发展步伐 2010-09-10
三网融合促进广电业务平台走向精细化管理 2010-09-06
诺达咨询分析国内IMS演进路线 2010-09-03

相关频道:  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