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动态 > 智能公话成“新宠”

智能公话成“新宠”

2004-03-3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公用电话业务相对于其他电信业务而言,由于投资小、收益快、ARPU值高,已成为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业务领域。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运营商以各种形式抢占公用电话市场,公用电话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IP电话超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传统有人、无人值守公话业务日趋萎缩。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终端形式和业务模式造成用户负担高、运行成本高、资费和酬金不灵活等原因所致。虽然IP电话超市话务成倍增长,但是由于代办户开办IP电话超市成本相对较高,随着代办户的增多,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焦点已向小型有人值守公用电话领域转移,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有人值守公用电话固有的弱点,如何使公用电话业务能及时快速地适应竞争需要和客户需求,随市场竞争及市场需求快速调整,是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业务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苏州电信市场拓展部、公用电话部和增值业务中心等部门因时而动,制订了苏州智能公话项目发展计划,以资费灵活、终端简单、成本最优、酬金实时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智能平台资源,实现智能公话业务。经过一个月的开发和试验,全新的智能公话终于亮相苏州街头。现在,智能公话以其办理方便、结算实时、付费灵活、终端成本低、办理“门槛”低等优势成为苏州电信公用电话发展的主打产品。截至今年2月,苏州全区发展智能公话五千余部。
  短短两个多月,智能公话为何能迅速在苏州落户扎根,一举成为公用电话的热点业务?苏州电信在智能公话的业务推广、销售模式等方面下足了工夫,而苏州电信的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在智能公话的发展过程中又一次迸发了强大的威力,为智能公话的发展注入无限生机。
  2003年11月中旬,苏州电信构建专门智能公话发展网络,对整个智能公话的推广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安排,公用电话部作为业务的主推部门,对智能公话的产品定位、功能、业务实现、业务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方案的研究和策划,并成立智能公话项目组,由技术支撑组、业务支撑组、数据分析组等专业小组形成了有效的管理、监控和支撑系统,确保业务推广工作全面、有序、迅速地开展。
  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苏州电信组织了一支智能公话营销员队伍,很快,他们的足迹遍及苏州城乡各个地区、各个角落,智能公话的业务也得到了全面推广。往往越是偏僻的地方,公用电话的使用频率和消费需求就越高,许多地方由于交通闭塞,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然而为了业务的发展,营销人员一次次上门宣传、展示智能话机、介绍业务性能、分析资费政策,可谓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最终许多用户在营销人员的介绍下认可了智能公话业务,并当场办理申请手续。同时,为了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沟通智能公话的推广进度,公用电话部每天将各县上报的发展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话务量信息、平台数据等将智能公话的相关情况公布于众,一方面及时解决各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并将有效的方法、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理顺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营造竞争氛围,各局在业务发展中铆足了劲儿,比速度、比服务、比质量,在全区形成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
  针对苏州市区有人值守电话已近饱和、智能公话发展空间不大的状况,苏州电信电话部积极推进,组织开展好针对性营销,确定了针对行业用户的“合作化发展”道路。首先确定的合作对象是苏州市烟草公司,烟草公司在苏州全区的销售网点有近万个,并且经常要进行联系,如果能利用他们的网点优势发展智能公话,前景可谓一片光明。为此,公用电话部刘志铭主任亲自出马与烟草公司进行谈判,IP的价格、实时的酬金结付,加上电信品牌、网络优势,成为吸引用户的法宝,烟草公司很快签订了第一批的合作协议,发展智能公话近四百部。
  在智能公话的发展过程中,公用电话部做到了“排查”非法公话和发展智能公话两手抓。针对苏州市场上的非法公话日益猖獗的现象,苏州公用电话部的内部支撑人员、区域经理等人利用休息日到非法公话的“重灾区”进行“扫街”行动,一是进行“堵”,对于非法公话开具违章通知单,责令整改;另一方面进行疏导,宣传和介绍智能公话的优势和特色,引导非法公话“走上正途”,这一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已成为公话区域经理日常例行工作之一。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