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技术文摘 > 社交网络为银行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社交网络为银行企业带来多少价值?

2011-05-1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建立网络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在于银行品牌。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它能作出哪些承诺?网络社会又有哪些“隐含”的承诺需要被意识到?这可能涉及法律和法规问题。对此模糊不清可能会令品牌陷入阴霾,尤其当网络平台的设计原理允许不认同银行品牌及其声誉的人进入社区时。

  但这样的险是值得冒的。因为它有可能换来一个紧密联结的网络,银行无法以邀请外人来展示自己诚实可信的社区领导者地位。同样,价值和“成员责任”意义上的界限——Raab/Kenis在Heading Toward a Society of Networks中有着明确的阐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人问‘作为社交网络的一部分,我们是谁,’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们’是谁或者说是什么已经很明确了。比如说一个社交实体。因此说,身份的识别是建立在个体被包括在内的前提下的。反过来说,有包括就有排除,即确定谁或者什么是不属于社交实体范畴的。于是,‘网络自身’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网络社会所着重的高度互联理念,转而强调包括和排除这两个观念。其结果是界定社交体系(重新)成为焦点,尽管如我们下面将要辩述的那样,对于整个网络来说边界常常有很大的弹性且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一个封装起来的社交网络是有身份识别的——类似于整体品牌——在这个总品牌中银行能够带给社区信任感从而恢复自己的地位。当某人想要离开社区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要失去大量信息,联系和便利。这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转换成本,虽然这种成本大部分是心理上的。离开这样一个网络会给参与者带来些许压力,因为网络里有许多他们信赖的人和企业。包括一家在他的住处附近有分支机构的银行(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之一)。人们不会希望结束这样的关系的。

  这恰恰正是银行目前急需的。

G-CEM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