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其它     [相关厂商信息]

聋哑人信息台有待普及

张玲 2007/06/26

  无法使用固定电话,是聋人在生活中最“难以启齿”的问题。他们虽然能用手机收发信息,但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却无法向110呼救。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杨洋表示,广州市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为当地的聋人开展了移动和固定电话的中转服务,希望更多城市的聋人朋友能享受这项服务。

  “拒绝”采访先讲故事

  杨洋见到记者便“先发制人”:“关于聋人体育的问题我不权威,你可以采访相关专家,但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随后,杨洋便开始讲起海伦·凯勒。

  “很多的人都知道美国著名的盲聋作家海伦·凯勒写了一本自传《我生活的故事》,但不是很清楚她对聋和盲的独特的体会,她说‘盲,是人和物之间的距离被隔断了;聋,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被隔断了’。”

  “曾有一位记者采访海伦,问:‘如果有来生,你选择做盲人还是选择做聋人?’”

  杨洋给记者一分钟来思考,随后,她给出了答案:“她的回答是‘做盲人’。”

  为什么?“因为人和物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拉近。但人和人之间,也许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人,可是这个距离呢?也许隔座山,也许隔个海。”杨洋说。
杨洋告诉记者:“中国有2057万听力残疾人,海伦·凯勒的话突出地显示了听力残疾人因为交流的不便和信息的缺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诸多难以言明的困境和需求。”

  信息台帮聋哑人“说话”

  杨洋说,针对这样的问题,广州市在2002年8月为当地的聋人开展了手机的中转服务,实现了中转服务在中国零的突破。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支持下,广州残联建立起国内首个将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语音技术等融合的残疾人服务呼叫中心,提供盲人定位导向、盲人短信语音中转、聋人紧急呼救、信息查询、阅读报纸、固话短信等免费服务,使盲人不再迷失,聋哑人可以“对话”,帮助广州的盲人、聋哑人解决了因生理缺陷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充分展现了高科技为残疾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

  如今,广州的聋哑人用固定电话发送短信到11870205190,中心自动将短信内容转成语音发送给接收方。当服务坐席通过呼叫中心为聋哑人与其家属搭起沟通桥梁,所有的残疾人家属都由衷感叹。

  全国推广信息台遇阻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广州的聋哑朋友是幸福的,因为在杨洋希望把这个带来“福音”的信息台推广时,却遇到了重重阻力。“我目前在成都负责残疾人工作,当我们将合作的愿望告诉当地的电信运营商时,我们被当成了要他们掏钱的游说者。而在谈论服务费用时,他们开出的价格比广州高出50%,没有办法,到现在为止此事也没有实质进展。”

  杨洋说,她的同事在其他城市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想洽谈这个项目,对方的领导都不愿意见面”。

  杨洋遗憾地说,不能说这不是认识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这个事业的公益性,或许会让运营商有一定的付出,但是,由此带来的企业形象的提升及将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这其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公司做到了以人为本”

  记者找到广州市残联理事长宋卓平,他告诉记者:“广州市之所以能率先在全国实现这个信息台,首先要归功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宋卓平介绍,广州市目前有几百名该信息台的受益者,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计划用2-3年,提升呼叫中心技术支撑能力,利用现有中心技术平台,继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使受惠群体由聋哑人、盲人扩展到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人,最大可能地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呼叫中心现有两个服务坐席,根据中心业务量,市残联计划年内将坐席数增至3个,“十一五”期间,为配合残疾人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坐席数预计将扩大到5-6个。


  据呼叫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呼叫中心自2002年建成开通以来,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累计17万人次,在白天高峰期,平均每小时提供18-20人次服务,已成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信息沟通的有效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

华夏时报



相关链接:
英立讯科技为八佰拜打造高效率电视购物呼叫平台 2007-06-26
全天候贴身医生上海12320公益电话试运行 2007-06-26
广东44位保险公司老总接热线 2007-06-26
OKI携手常州广电提供专业IP呼叫中心解决方案 2007-06-26
999将实现手机定位救援 2007-06-25

分类信息:  呼叫中心_与_其它     呼叫中心专栏_新闻   行业_其它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