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cti平台

“来显”和“隐号”谁优先 网友质疑运营商

2008/07/04

  昨日,网友“tousudianxin”在腾讯QQ论坛、新浪论坛等多个知名网站上,发表文章《可恶的匿名电话,大家帮忙!》称,其家中的固定电话近期频频被隐藏了来电号码的电话骚扰,他担心来电者的用意不良,于是致电到相关的营运商,希望查到该骚扰电话的号码,却被对方“保护来电者隐私”为由拒绝。自己付费使用了“来电显示”功能,却无法知道打来骚扰的电话号码,他质疑运营商的做法违约。

  对此,法律人士称,如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协议上有注明两种功能冲突时“则遵从号码显示限制优先的原则,将不显示来电号码”的条款,则运营商的做法没有问题。但时报记者昨日致该运营商客服人员时却被明确告知,该运营商提供给新装电话并同时开通来电显示功能的用户的协议上,没有注明当用户付费使用的“来电显示”功能遭遇“来电显示限制”功能时应如何处理的相关条款。而该帖已在网上掀起了一场“来显”和“隐号”的大PK。

  频接骚扰“隐号”电话网友疑是小偷在试探

  据网友“tousudianxin”称,近一个多月来,其家中的固定电话经常接到奇怪的来电,当其拿起电话应答时,对方却一话不说就把电话挂掉,后来通过翻查来电号码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该来电显示竟然只有一个英文字母“P”,也就是说对方采用了运营商提供的可以隐藏来电者号码的“来电号码显示限制”服务,隐藏了其电话号码。

  正当该网友郁闷不已时,昨日上午11时许,该“隐号”骚扰电话再次响起,“tousudianxin”故意拿起电话不说话,以看看对方的反应,结果对方也一言不发,也没有挂机,持续了大概10秒后,直到家里的电视机发出了响声,对方才把电话挂掉。

  对于家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匿名电话的骚扰,尽管情况并不十分恶劣,但“tousudianxin”却表示非常担忧,“我和家人都怀疑是有窃贼了解到这里住户的电话后,想通过拨打电话的方法了解我家是否有人,如果没有人的话他就可以到我家行窃了”。

  打电话投诉要求查号运营商拒绝提供号码

  随后,该网友致电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向客服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后,希望对方能够为其提供该匿名电话的真实号码,或该用户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报警或进一步的投诉,结果对方却以“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为由,给予了拒绝。

  对于这种答复,“tousudianxin”表示非常难以接受。他质疑,难道自己就不属于该运营商的客户了吗?而且,他对于该运营商这种只收钱不办事的做法非常不满,众所周知,来电显示功能是需要每月都收取额外费用的,但到了这种关键时候,该收费功能却不起作用了。

  此外,“tousudianxin”认为对方只需随便多拨几个号码,多花那一块钱就能达到匿名骚扰他人的目的,而作为交费使用“来电显示”功能的他,却由于运营商的这种不作为和违约的情况,只能通过报警走繁复的程序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既浪费了时间,也给他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tousudianxin”在帖子的最后质疑,运营商提供的这种“隐藏主叫号码”的服务,是为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提供了方便,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他呼吁熟悉行业情况的网友帮忙,准备投诉该运营商。

国家工信部“解决不了”运营商称“未列明条款”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事拨通了国家工信部的服务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在知道记者的意图后,就告诉记者他们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让记者找营运商解决问题,或者登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网站,在网上留言版把情况记录下来,让工作人员跟进解决;又或者致电电信用户申诉处理热线12300寻求解决。

  随后,记者登陆了该工作人员所说的网站并留言询问相关情况,但直到记者截稿时,尚未收到回复。而12300电信用户投诉热线的客服人员则告诉记者,在没有确认使用号码显示者的意图前,他们也没有办法调解或者查询来电者的资料,“或者你可以致电广东通讯管理局查询相关事宜。”该工作人员说。

  而广东通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虽然电信运营商在提供相关服务的时候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用户在签订“来电显示服务”相关协议的时候,协议条款应该会有来电显示的适用范围,“我建议你先了解清楚是不是有条款内是否有来电显示的适用范围,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查询或投诉。”

  不过,被投诉的电信运营商的客服代表却告诉记者,他们给安装电话并开通来电显示功能的合同上,并没有列明当来电显示功能与隐号功能冲突时,应该以那个功能为准或优先的相关条款。

  如“隐号”已在合同中列明运营商不提供号码是正确

  昨日下午,记者就“来电号码显示限制”与“来电显示”发生冲突是否合法一事,采访了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的肖雄辉律师。

  肖雄辉表示,目前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所以很难界定“来电号码显示限制”这种服务究竟合法与否。按照我国目前的惯例,只要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明文禁止,那就代表是合法的。如果运营商在用户协议中对来电显示服务的业务描述中已写明“当主叫用户申请了号码显示限制时,则遵从号码显示限制优先的原则,将不显示来电号码”,这本身就属于合同内的免责约定,当客户使用该服务时就等同于已同意该条款。运营商拒绝向该事主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反而是保护了对方隐私权的正确做法,而事件中客服建议事主通过报警等渠道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无可厚非。

  此外,该律师还表示,合法和符合大众的意愿以及社会的规律是两回事。据了解,在对待“来电号码显示限制”这一业务上,国外不少国家电信运营商对于个别希望在拨打电话时自己的号码不被显示的客户,运营商会直接为其办理来电号码显示限制,无需收取额外的费用。这样就避免了以上所提到的双方收费,却只维护其中一方利益所引起的争议。

  对于运营商客服人员明确表示在相关的合同上并没有列明“当来电显示功能与隐号功能冲突时,应该以那个功能为准或优先的条款”一事, 肖雄辉表示,在国家没有相关法规约束的情况下,只能以运营商和客户之间签订的合同为准。若像以上所提到的情况,运营商在给客户开通来电显示服务的时候,并没有在合同上清楚列出来电显示服务和来电显示限制服务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以及当碰到该种矛盾时运营商处理的先后,那就可以视为是服务瑕疵的一种表现,即违约行为。用户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索赔或其他的维权行动。

  “隐藏来电号码”业务保护了违法者的利益?

  据了解,一直以来,各大运营商提供“隐藏来电号码”的业务都饱受质疑。运营商同时提供了来电显示业务和隐藏来电号码业务,而且来电显示业务的收费是包月的,隐藏来电号码也按1元/次收费,也就是说运营商是同时向主叫方和被叫方收费,却只能为其中一方服务,不少网友认为运营商无论如何都侵犯了其中一方的利益。

  “运营商收了我的来电显示包月费,却不提供来电号码,明显就是违反了合同法,虽然使用隐藏号码业务的人在使用业务的同时也表示和运营商有合同协议,但是该协议明显是临时的,而且和原来客户签订的来电业务协议相抵触,这样的合同应该不能生效。”网友NEKO留言说。

  除了认为运营商收费不合理外,更多的网友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隐藏来电号码”的业务,他们认为,这项业务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方便。“如果没有来电显示的话,很可能会纵容一些无聊的人打无聊电话的骚扰 ;另外可能也有犯罪分子利用这个功能,查询对方家里是否有人而事实行窃或进行其他的犯罪活动。”网友东旭说。东旭的意见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支持,“接听方才是电话服务最根本的使用者,通信公司应该先保障接听方的知情权”。

  “虽然来电显示业务可能会泄露呼叫者的号码,但是打电话者既然要找对方,就必然不怕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等资料了,除非打电话的人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网友“云上晴”说,“如果打电话者不希望对方知道自己的号码,完全可以使用其他电话,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避免对方知道自己的号码了,营运商没有必要开通这样一个服务来收费,而且还可能会纵容一些人用这个服务来打骚扰电话。”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打电话者完全有权利用自己的电话呼叫而不想对方知道自己的号码等资料,“这个服务有好处也有坏处,可能坏处占的比例更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服务有坏处而取消了,毕竟社会的好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网友“士兵”说。

  “来显”PK“隐号”已多年

  自从2004年年末各大营运商逐渐开通来电隐藏业务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不少网友认为,“接电话者的知情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普遍反对来电隐藏业务。另外,也有网友认为来电显示和呼叫隐藏号码的业务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的是营运商对来电者和接电话者都收取服务费用,却只提供一方服务的做法。

  3大营运商说法

  中国电信  

  “如果对方使用了号码显示限制,那被呼叫者的手机或固话就不会显示来电者的号码,而且也不能通过电话或者电信营业厅查询,用户如果要查询的话就只能先报110,只有执法部门才有权力查询被隐藏的呼叫号码记录。”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没有提供任何隐藏呼叫号码的服务,只要使用中国移动的号码,拨打任何有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对方就可以看到你拨打的号码。中国移动暂时没有推出这种服务的安排和打算。”

  中国联通

  “联通的随意听业务,有隐藏主叫手机号码的功能,月租10元,拨号前加拨95013可隐藏号码,按0.36元一分钟收取信息费。至于如果有联通用户通过隐藏号码方式拨打电话骚扰其他用户的情况发生,客服人员不知道怎样可以查询该隐藏的主叫号码。”

大洋网—信息时报



相关链接:
江苏电信牵手宏图三胞 2008-07-04
中国电信在上海设立IPTV技术研发实验室 2008-07-04
湖北电信与农行战略合作 推出电话钱包业务 2008-07-04
中国电信IPTV商用详情:高清用户带宽12M 2008-07-04
UT斯达康、中兴通讯、华为"豪赌"IPTV 2008-07-03

分类信息:  增值电信_与_CTI平台技术  电信_与_CTI平台技术     热点专题_增值电信_新闻   行业_电信_新闻   技术_CTI平台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