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信息化助老工业基地展翅腾飞

2012-11-06 15:36:36   作者:记者:谢世诚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记者:金老师您好!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新的话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是哪些因素在制约其快速发展?

金达仁:这个问题问的好,有针对性。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国家和区域宏观经济大环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经济环境,企业信息化建设也难以有效的推进,毕竟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关系。

  历史上,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和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经济改革和发展困难重重,市场经济不能快速培育和发展。有资料显示,2002年,东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最高的黑龙江省为89.3%,最低的辽宁省为62.7%,均高于全国52.8%的平均水平。此外,黑龙江全省13个地市中有7个是资源型城市,采掘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5%。

  东北国企集群的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发展资金不足、产品技术和装备老化、企业管理落后,以致这个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形成很大的差距。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的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黑龙江省的GDP与东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当,现在却只有该平均值的46.2%。所有这些,既受东北历史和区域环境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受我国几十年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落后,以及人们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的影响和制约。

记者:“振兴东北”的口号提出来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为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出困境,实现二次腾飞,当前我们的思路和措施都有哪些?

金达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要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大环境,关键是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要下决心尽快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国企集群的体制和机制。这
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

  具体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规划和政策,营造创新、投资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快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步伐,引入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减少国有经济在东北的比重。三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增加民营经济的比重,提高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四是加大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使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特征的行业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全面创新。六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七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记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请您谈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金达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但迅速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也有力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但又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正确把握和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发挥后发优势,对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应对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目前只推进工业化,将来再考虑信息化。二是在目前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三是目前直接推进信息化。分析结果认为,第一种模式只考虑工业化的作用与价值,而忽视了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作用与价值,故不可取。第三种模式也只考虑信息化的作用与价值,而没有考虑推进信息化需要工业化建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也不可取。因此,第二种模式是现实而有意义的。即在目前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关联,从而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企业的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应用,推动产品研发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产品制造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供应链协同商务模式、相互信任和双赢机制的创新,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哪些应用案例具有典型意义?

金达仁:总的感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整体应用水平较高。有很多应用案例为我国企业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中:

  沈阳一机床早在1978年就开始酝酿提出要通过引进国外信息管理系统来加强企业管理,并将其列为“六五”企业技改项目。随后,他们两次邀请德国专家前来访问,商谈直接引进管理技术和管理软件。并于1981年4月正式启动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项目。

  沈鼓股份公司依据企业的规模及发展需要,经过大量的分析论证后于1981年直接引进美国IBM公司的4300系列计算机和COPICS管理软件,应用于产品开发设计及企业管理,开始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这两个应用案例的典型意义是:两个企业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项目推进难度大;企业领导思路清晰,决心大;项目目标直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起点高;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效益明显。堪称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近年来,哈尔滨电机有限公司在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不能就技术论技术,一定要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深化企业需求分析,找出企业瓶颈,推行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和强调效益的实施策略。

  瓦轴股份公司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高起点,高水平,既直接引入德国SAP管理软件,从中学习世界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又同步推进业务流程重组,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

记者:我国还有哪些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案例可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学习和借鉴?

金达仁:典型的有原国家经贸委选定和推广的海尔、联想和斯达应用案例。此外还有宝钢股份公司应用案例,其典型意义在于宝钢清醒的认识到,为了实现“要将宝钢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宝钢必须推进企业系统创新工程,而信息化建设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其作用是与企业管理变革相辅相成,支撑企业系统创新目标的实现。随后,宝钢成立企业系统创新部,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现L1至L4的集成。2003年,宝钢经国际权威机构世界钢铁动态(WSD)综合评价,位居全球十大最具竞争力的钢铁集团第二位。

 上海通用汽车股份公司的案例则充分的表明,供应链管理的绩效首先来自于企业上下游各环节的整体优化,其次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据此,上海通用汽车运用信息网络平台主动与2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实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最终实现从“别克”垂直切换到“君威”的库存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而此前仅把“赛欧”的内饰件颜色由灰色换成米黄色时,库存成本却高达近千万元。

记者:“十五期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包括哪些内容与范围?

金达仁: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其他省市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十五”期间,应有20%-30%的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要全面完成信息化研发、信息化设计、信息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单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其中有条件的整机厂或整车厂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实现本地乃至异地多层次协同研发、制造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创新。

  具体而言,在信息化研发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产品协同研发技术和三维CAD技术。在信息化制造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精益生产、网络制造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和业务模式重组等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记者:您认为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金达仁:我想,关键还是思想创新和应用创新,赢在落到实处。在思想创新方面,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先进研发模式、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传统企业模式,建立新的企业模式,推动企业全面创新。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带动企业现代化,要努力促使企业研发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再创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竞争优势。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

  在应用创新方面,除了进一步制定明确量化的应用目标、加强培训教育、深化企业需求分析和推进业务模式重组以外,更多的是要研究解决大型项目论证制、监理制和评价制的内容、范围与方式,还有项目决策要快而科学。

 原载于《e制造》2004年11月

相关热词搜索: 金达仁 信息化

上一篇:两个“500强”之比较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