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程京生:电信媒体人应深入一线采访报道

2012-11-09 10:03:03   作者: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评论:0  点击:


  11月8日,是我们记者的节日。是媒体人自己的节日。

  众所周知,记者的工作离不开采访报道,而社会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电信媒体,致使有些记者的采访报道不深入、不客观、写作不到位。为此,在记者节之际,推出高级编辑程京生先生的专稿,与大家分享。

  目前,有不少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误读误导采访对象、曲解其意的事时有发生,这令不少采访对象十分反感,有的谢绝采访,特别是电话采访。这应该引起广大电信媒体人的高度重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则源于媒体人对工作的责任心不够,由此导致采访不深入、不仔细,行文中偏离了受访人的本意。

  据了解,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有不少媒体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浮躁心理,怕苦怕累。在采访报道中与采访对象直接接触的越来越少,致使采访报道不深入、不客观,因此,在报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打电话给采访对象咨询,这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由于语速、口音的不同,难免有听不懂、听不清、误听的可能。稍微敬业些的则把采访提纲发给(邮件、QQ))采访对象,让其笔答,也就是见字不见人,直接引用文字还是有保障的。不可理解的是,有的记者随意猜测采访对象的观点,把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强加于人,实在是不可取。

  比如,在一些电信媒体中笔者看到,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介绍含糊不清。如“据接近中国电信的人”、“有中国电信人员指出”、“有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等字样。甚至有的记者根本就没有采访,随意摘用其博客、微博等言论,我想这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明明某专家工作调走好几年了,在一些报道中提到的就职单位还是原先的;有的大学教授退休多年,早已卸任行政职务,但在报道中还标明“院长”、“所长”等职务,很显然记者未和采访对象真正接触过。因此,写出的文章质量和水平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数字的使用,缺少官方渠道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和报表,这更是不应该的。

  所以,笔者建议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加大对采编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教育,特别是岗位职业技能的培训,每年应定期保证采编人员的学习时间,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同时,采编人员要具有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对新闻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认真负责,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客观真实地报道典型的人和事,是广大媒体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展现记者采访能力和价值的体现,也是提升媒体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不可缺少的。

  作者: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电信博物馆 程京生 更多访问:http://market.c114.net/601.html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