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IT 就是业务。如今,所有企业都十分关注数字化转型。GE 以前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但 GE 高层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GE已经迈入了数字化行业。
如何迎接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混合云是关键。
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主机–终端”,90 年代的“客户机–服务器”,到如今的“边缘计算–云计算”,IT 基础模式几经演变,不断完善。过去多年,企业 IT 基础架构不断集中化;而近年来,随着私有云和公有云技术的快速演进,边缘计算和 IoT 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兴起,以及企业应用架构的不断发展,企业 IT 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数字化转型绝非局限于采用新技术,根本在于转变业务模式。企业希望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取得平衡,因此混合云是企业 IT 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其它厂商关注混合云和私有云之前,VMware 就已经开始发展混合云并将其落地了。过去几年里,VMware 清晰地描述了未来愿景:在任何云、任何设备上连接任何应用,即以软件定义的方法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基于跨云架构,统一所有接入设备,并扩展至 IoT 环境的平台,从而帮助企业开发未来的现代化应用,整合传统应用,建立一个跨云的、可用于任何设备的 IT 基础架构。无论企业采用的是公有云、混合云,还是私有云,采用的是传统 IT、传统应用,还是新应用、多种设备,这个架构可以帮助消除一切隔阂。跨云架构的最佳实践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包含 VMware Cloud Foundation 和 VMware Cloud Services 等产品。在 VMworld 2017 大会上,VMware Cloud on AWS 宣布正式商用,这也是 VMware 跨云架构的具体实现。客户无需重写或重构应用,就能让工作负载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便捷地双向迁移。除了 AWS,IBM 等多家公有云服务商在积极与 VMware 开展合作之外,在中国,我们也将与更多的公有云服务商合作,通过 VMware 跨云架构帮助客户实现混合云。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是混合云的最佳实践。而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中,软件定义存储尤为重要。VMware vSAN 在 VMware 跨云架构的愿景之下,已经成为未来就绪的超融合架构,不仅适用于私有云,还能延展到公有云。我很高兴看到本书译者叶毓睿,在领衔撰写《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实践与生态》之后,又组织 VMware 中国的技术专家联合翻译出《VMware 软件定义存储》这本书。我相信读者读完本书后会受益匪浅,并加深对 VMware 存储技术的理解。
郭尊华(Bernard Kwok)
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2017 年 9 月
赠书规则:
本篇文章也是《VMware 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剖析和设计指南》的序言之一。对于书籍感兴趣,并想有机会参与获得赠书的的朋友,欢迎转发本篇文章,您的留言获赞数较多的,有机会获得《VMware 软件定义存储:原理剖析和设计指南》1 本,共计 3 个名额。再提醒一遍,要获得赠书机会,您需要先留言! 然后邀请别人给你的留言点赞,留言获赞数较多的,才有机会获得赠书!
与以往的赠书活动不同的是,此次将有机会获得英文原着作者马丁·霍思肯(Martin Hosken)和多位译者亲笔签名版图书,机会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