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话早已在国内市场上显山露水,随着中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这一技术正受到网通、吉通、IDT等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的青睐。据悉,信息产业部已经向网通和吉通颁发了网络电话运营许可证,而包括IDT、微软等有意涉足内地网络电话业务的国外巨擎尽管还未拿到正式的批文,也以各种形式悄悄地加入了这场网络电话大战。一场网络电话的竞争已经悄 悄地拉开了序幕。
IP800:网通抢得网络电话头筹
国外网络电话公司在推广自己的产品时,通常采用免费下载客户端软件加上一定的免费通话时间来进行促销,但谁也没有想到国内的网通却采用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切入这个新兴的市场。
10月30日,北京嘉里中心二楼的会议厅中,来自中国银行、招商银行、联想、IBM、惠普、润讯通信等国内外一百多家著名公司的代表挤满了整个大厅。在这场名为“终结电子商务的无声时代”的会议中,网通正式对外宣布开通IP800在线服务。据介绍,有了IP800,用户只需在浏览网页时按下特定的按钮就可以接通企业的800电话进行及时的语音沟通,被叫方甚至可以通过按动电话键调动主叫方正在浏览的网页从而达到互动功能。
“建设一个普通800呼叫中心的费用较高,一个大公司客服中心的建设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而且每月的话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中等规模公司的800话费每月多则几十万少则上万。”网通运营总裁郑昌幸说。
由于费用过于高昂,国内1000多万企业中开通800电话的还不到千分之一,目前全国总共只有15000线800电话。根据网通公司的发展计划,如果有20%的国内企业采用IP800产品,按照每部IP800电话每月800元的费用计算,网通公司无疑于发现了一座金山。
IP800并非世界首创的网络通讯模式,只是将传统的800电话与网络电话技术合二为一罢了,但网通却因此成为内地第一家拿到牌照的电信公司。如此重视网络电话,网通自有其打算:首先,网通辛辛苦苦搭建的8490公里的高速宽带网早已投入使用,宽带内容方面却一直未能跟上,而网通本来很有优势的IP电话,却因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利润下滑。网络电话的兴起无疑让网通发现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40Gb/s的高速宽带和遍布全国的宽带用户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在价格、通话质量还是用户群上都能保证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难怪郑昌幸将IP800称之为“网通宽带生出的第一个孩子”。其次,尽管目前国内网络电话市场尚未成熟,但国外电信商却早已盯上了这块肥肉。通过IP800,网通不仅率先抢占到国内网络电话领域的制高点,也为将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埋下了伏笔。 根据统计,截至2004年,在总的供货线数上,网络电话市场将与传统电话市场持平。最近的数字也表明美国公司对传统电话的投资下降了17%,而局域网电话系统的安装量比传统电话多14%。IDC预测,到2005年,IP电话将占全球电信流量的30%,而国内采用宽带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在今后几年中将以每年超过40%的速率增长,使用并接受网络电话的用户将保持相当数量的增长。
宽带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正从单纯的骨干网数量比拚转向更成熟的产品和服务的较量,而语音传输业务则正是这种较量的开始。
就在网通开通IP800服务的同时,同样看好网络电话前景的国内另一家电信运营商,吉通公司也宣布自己的网络电话产品已经在不久前完成了最后的测试,将在不久投入试运行。据悉,吉通很有可能成为继网通后第二家在国内分享到网络电话大餐的电信运营商。“原来都说Date is the king,但现在我们发现Voice is also the king。”郑昌幸说。 国外巨头抢摊内地网络电话市场
出于对内地电信市场开放以及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内地市场“试水”的网络电话公司无不期盼在这个新兴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实际上,在网通IP800的产品中,人们已经发现香港第一电信的身影。网通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网通这次推出的IP800其实是香港第一电信开发的产品,但由于第一电信没有获得信产部颁发的牌照,因而只得和网通签订了一个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共同销售IP800产品。当然第一电信也由此获得了内地网络电话市场的通行证。”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微软公司也在网通IP800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悉,微软将在捆绑于Windows操作系统内的Outlook Express中支持IP800电子商务,并在微软的IE浏览器上支持IP800的通话功能。为此,网通公司需要向微软支付一定的费用。
对于网通来说,获得微软支持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无处不在,而微软也借此涉足宽带和电子商务。但分析人士认为,微软的态度其实很暧昧。微软自己也有涉足网络电话的计划,现在对其它公司提供支持实际上是借力培育市场。等到微软认为网络电话市场成熟的时候,凭借其操作系统集成的优势,再强行切入。
和微软、香港第一电信借道以“合作”、“支持”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不同,更多的国外网络电话公司则采取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在内地市场兜售其网络电话产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用户遍及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量逾680万,在网络语音通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新加坡立通网络有限公司(Mediaring.com)已于2000年2月首期投资1100万美元在中国设立了立通网络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全面拓展中国区域的网络通讯、网络语音及相关业务。目前,MediaRing在中国已有超过300多万注册用户。此网络电话卡目前在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20个城市开通,并可通达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而且首家实现了国际漫游的功能。尽管立通宣称自己已获得信息产业部的许可,但却处处低调行事避免触及政策的敏感地带。
其他诸如Net2Phone、Deltathree和Dialpad这样的网络电话公司则将其希望寄托在了入世后中国政府对电信市场的开放上。尽管政策不允许,但这些公司的上网卡已经在内地面世。而且无一例外以低于传统国际长途95%的低价吸引用户,例如国内打往美国、加拿大费用仅为0.33元/每分钟,打往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的费用为0.41~0.50元/每分钟。目前这些缺乏“合法身份”但又物美价廉的电话卡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国内市场。由于中国电信不断降低其费率标准以保持客户以及IP电话卡的逐渐普及,这些网络电话公司也开始寻求新的策略,如最近它们正在销售一种新设备,该设备允许使用宽带的用户就可以直接在高速的网络连接上进行通话。记者在一家国内网站上甚至发现了Net2Phone公司的Yap phone网络电话机以及多种宽带网络电话设备。
尽管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一致看好网络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并迅速加大了在网络电话市场的投入,但电信专家却对此心存疑虑。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室的一位市场分析员告诉记者:“阻碍网络电话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语音质量不高,已经习惯了传统电话的人们对于使用PC机进行通话感到很不自然。更重要的是,国内目前使用网络电话的人数固然可观,但大多数是冲着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免费通话时间而来,其中真正的付费用户寥寥无几。网络电话的优势在于国际通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用户群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离网络电话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时期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