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青岛市电信分公司与当地招商银行联手推出“一卡通”电话和网上交话费服务,标志着青岛电信历时三年建设的流程信息化工程全部完成,通过信息化流程前端的“电子柜台”,客户在家中打电话或上网即可挑选号码安装电话、开通来电显示等增值业务和交纳电话费、上网费等。
据了解,该信息化流程主要由资源数据库、客户服务平台和计费中心三部分组成。资源数据库里存储着青岛电信的“家底”,它以青岛市规划局和各地公安派出所提供的城市建筑、街道、楼层单元分布为电子模板,存储了青岛电信的机房局所、网络容量与分布、交接箱号码和用户电缆对数、电话号码分布等网络资源信息,依据电子模板输入楼房和单元号码,数据库就会立刻显示上述信息。客户服务平台以电信1000免费服务热线为依托,青岛电信通过逐一核实,建立起全市范围内的包括地址、号码、合同号、身份证号等的所有客户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电话网和1000网站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在此基础上,青岛电信又于去年实现了资源数据库与客户服务平台的互通。计费中心以青岛电信的网管系统为依托,计费数据库在连接各电信营业厅前台和客户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与交通、农业、招商等银行的近千个储蓄所话费代收系统的互通,从而实现了电信业务从前端办理到后台支撑,再到计费、交费的信息化流程。
通过该流程,客户拨打1000免费电话说明住址,服务平台便会立刻显示资源数据库里储存的相应网络资源信息,客户如想安装电话,话务员便会告知号码分布情况,客户从中挑选满意的电话号码并留下联系电话后,装机人员就会登门为客户安装电话;客户如需开通来电显示等增值服务,只要说明电话号码和证件号码信息,在与客户数据库信息核对相符后,客户服务中心便会立刻下单通知网管开通该项服务,网管开通后,计费中心开始记录客户业务使用费,数据信息存储在计费数据库,并出现在客户交纳话费的账单上。
让电信营业厅进家门,让客户服务从被动到主动,青岛电信实施业务流程信息化不仅在服务上实现变革,也使企业管理上台阶。首先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信息。通过资源数据库,工程部门可以根据客户分布合理搭配网络容量,使网络资源供给与客户需求保持平衡,杜绝了“铺摊子”工程,提高了经济效益。其次是减少了中间环节。应用该流程,后台电话配号等工作通过电话或上网便得以解决,不仅减少后台环节,也分流了营业前台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为市场经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信息化流程启动后,经营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市场开拓和发展客户上。而方便、快捷的“电子营业厅”又迎合了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原本要跑电信营业厅才能办理的业务因打电话或上网办理而吸引更多的客户。目前,通过“电子营业厅”办理各种业务的客户已占到了总客户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