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张智江介绍中国联通从C网向IMS演进具体策略

2006-07-10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7月6日,在第七届中国(北京)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中国联通技术部总经理张智江博士说,统一的网络、丰富的业务,是电信运营商的长远目标,而构建全IP的IMS网络对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关键的。

  张智江认为,近几年,IMS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的电信网基本是多网络对应多业务的模式,给网络规划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再者,终端方面也需要支持多种业务和接入方式。从根本上说,客户需求变化和激烈的竞争促进了IMS的发展。

  张智江说,不同的运营商对IMS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联通这样既有移动网络又有固定网络的运营商来说,IMS既给网络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新业务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IMS目前之所以被看好,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优势:分层结构,控制功能更强,支持多种接入便于业务开展。中国联通现在拥有多个网络,移动方面有GSM网、CDMA网,固定方面有PSTN、VoIP网、互联网以及视讯网等,在投资压力、维护成本及业务开放等方面需要考虑更好的办法。作为一个综合的运营商,中国联通的长远目标是建设统一的网络,开展丰富的业务,但是目前更为实际的方案是全IP的IMS网。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骨干层、汇聚层还是边缘层,都要实施演进。总的趋势是网络技术IP化、网络结构扁平化、网络接入宽带化。在现实中,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先构建基于IP的骨干承载网,逐步实现长途和汇聚层的统一,然后引入IMS,逐渐实现交换层的统一。

  张智江介绍说,联通从C网向IMS演进,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核心网分组化,在分组域引入IMS,用户数据融合、实现全业务。而从G网向IMS演进的路径是:引入GPRS,实现控制和承载分离;引入IMS,实现全业务。

  张智江最后说,IMS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问题。首先,语音业务的质量保证。语音业务是运营商的利润基石,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其次,加速终端的发展。很多实际的案例告诉我们,网络再好、业务再好,如果终端不匹配,用户就无法真正获得应有的通信体验。再者,统一新业务标准规范。最后,重视支撑系统的建设。引入IMS是个系统工程,所有的东西都要配套,只解决技术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包括计费、网管在内的支撑系统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