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尚未正式公布,而广电部门已经开始了对“天地一体”的网络建设。
按照广电总局的规划,“天地一体”网络,计划在未来5年内,建立一个包括覆盖全国的直播卫星、延展城市的有线网络和面向农村的地面无线网络,并通过广电网双向化改造,提供多功能、多业务的交互式网络平台等。而在8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上,广电总局更是明确给出了手机电视的推进时间表: 到2006年底,手机电视完成地面布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 2007年中,完成地面布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 2008年上半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正式投入运营,并为奥运提供服务。
在广电部门的主导下,9月6日,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推出DAB移动多媒体数字广播,通过利用支持DAB功能的手机,用户可以实现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DAB在北京开播,标志着广电的“天地一体”的网络建设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而此前,广电总局在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均已颁发了DAB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许可证,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
但是这种“天地一体”网络的建设成本受到了专家质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侯自强建议,中国幅员辽阔,广电总局重新建立地面有线网络,必然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而如果广电与电信合作,充分利用电信已有基站,网络建设成本将大大降低。
据介绍,目前的手机电视技术实现形式,主要是利用传统的蜂窝通信网络传输电视视频信号实现,或者是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实现这两种方式。蜂窝通信网络带宽状况不理想,播放图像像素数少,延迟较大,基本无法实现正常电视图像的平滑传输; 而地面数字广播网络互动性不强的缺陷,又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和娱乐需求。
正是基于各自的优缺点明显的实际情况,广电和电信合作的运营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和电视广播公司所推崇。从全球已开展的试验和试商用情况看,手机电视试验项目多采用广播网络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电视内容提供商合作运营的模式。下行数据通过广电网络保障传输质量,上行数据通过移动网络实现用户点播互动、以及计费等业务的模式最被看好。
事实上,电信在手机电视方面的优势不仅于此。广电控制内容,管理许可证,而电信控制着手机入网和交互通道。如何发挥二者的优势,共同把蛋糕做大,正是手机电视市场扩大的必需。
广电和电信合作,联合监管手机电视业务同样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方式。曾剑秋提出,目前一些参与手机电视业务的公司持观望态度,正说明我国的手机电视监管滞后于市场发展,和全球发展大趋势相比更有不少差距。而在国际上,广电和电信的监管部门合并是一个主流,我国即使不能实现部门合并,也要从手机电视未来发展考虑,注重协商融合。
手机电视的发展,裹挟着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从长远看,利益主体间的妥协和合作,似乎才是符合手机电视长远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合理方法。2008年奥运会是手机电视发展的一个契机和商机,而在短暂的时间里,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是否能及时出台,各利益主体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是否能尽快到位,才是奥运商机能否实现的关键。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