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手机报“独立” 发行量过亿不是传奇

2009-03-19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3月13日,薛源收到一条移动公司短信,通知他已经试用一年的《12580生活播报》将于3月底开始收费,如果继续使用将收取包月信息费:每版3元/月。这意味着手机报将不必挂靠在套餐中以“免费”形式出现,而会作为独立计费业务。
  据易观国际Enfodesk平台监测以及调研分析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手机报付费用户数:2008年Q3是4189万,2007年Q3是2249万,同比增长86.3%。
  易观国际高级咨询师王晓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近年来对手机报收入采用内部结算方式,以新闻早晚报为例,虽然没有向用户单独收钱,但是从套餐费里划出几块钱作为手机报收入,如果算上这块,手机报每年收入会很高。”王晓鹏从2007年开始,一直为移动公司做手机报市场调研。
  按照王晓鹏给出的算法,以2008年Q3季度用户4189万为基数,每人全年手机报订阅费实际发生为36元,全年仅手机报移动收入就达到15亿。
  发行量过亿
  手机报作为运营商主推业务类型之一,移动内部对手机报产品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员工推广。中国移动集团每年会下发一些KPI(企业关键绩效指标)指标,2008年包括手机报、飞信、12580、彩铃等重要产品作为考核,而手机报已经是连续三年入选。
  工信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市场经营研究部吕新杰表示,全业务环境下中移动未来在继续深入挖掘短信、彩铃等成熟业务市场潜力的同时,将完善产品功能和商务模式,积极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音乐、手机报、飞信、12580、手机游戏都可能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月18日发布《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在此次调查中,手机报用户普及率达到39.6%,超过手机小说、手机视频等业务。
  早在2007年初,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就开始推出北京版和广东版,到现在已有26个地方版,其中有11个添加当地天气预报,18个添加地方新闻,有些天气预报细化到了地市级。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撑,可轻松实现用户号码地域自动适配。
  目前,手机报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全国运营模式,即全国类报刊联合电信、网络公司打造的手机报。第二种是地方运营模式,即地方报刊利用当地的电信公司打造的手机报。今年两会期间,由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出的《两会手机报》就属于全国运营模式,两会期间出报11期,短短11天内总发行量突破3亿份。
  据一位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移动的各个省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KPI指标完成考核,想出了各种“促销”方式:“如果一款手机报包月三块钱 他会先给用户充上三块钱话费,然后从通话费中扣除这三块钱作为手机报收入,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感觉,因为话费没有消失掉,相当于‘免费’赠送手机报,而从话费中扣除的三块钱可以作为推广费用抵消。”
  与传统报纸发行量数万、数十万相比,手机报借助新技术平台,发行量动辄过亿。天量发行量的背后,是无数待挖掘的商机。
  后向收费
  手机报和传统报纸的赢利模式有相似之处,传统报纸主要靠发行和广告赢利,手机报则主要通过两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实行赢利,二是借鉴传统报刊的做法,通过广告吸附来实行赢利。目前移动推出的手机报价格呈正态分布,以5元钱居多,区间从3块钱到8块钱不等。
  “移动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靠广告收费,也就是后向收费,一款产品消费者形成免费习惯了,实行收费会造成客户流失,而且当用户基础到一定数量时,没有必要向用户收取几块钱的订阅费,把广告做起来收入前景更广阔。”王晓鹏告诉记者。
  浙江省《杭州日报》推出的手机报2005年4月1日前是免费体验阶段,当时有10万多订户,从4月1日至12月31日实行收费订阅,5元包月,订户数量陡然下降到1万。
  王晓鹏认为:“新闻早晚报是移动的拳头产品,更注重的还是新闻品质的提升,无论作为KPI考核,还是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讲,新闻早晚报对于移动太重要了,没有成熟的想法不会贸然变革拿出来单独计费,从长期来看新闻早晚报还是会朝后向收费转变。”
  “手机报上的广告不可能像报纸上那么多,但物以稀为贵 而且传播率很高,精准的定位决定了它的价格可能很贵。” 某网络公司无线业务主管王峰说。据记者了解,移动有一个500人组成的研究部门,针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制定各种增值服务的推广策略。
  移动实验室曾经对沉淀下来的手机报用户以ARPU(平均每月每户收入)为维度进行了一次分析,发现ARPU在100元左右的中端客户订阅比例高,据中移动200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移动用户平均ARPU为84元。因此,中高端客户才可能是手机报的消费群体。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目前推广最好的手机报还是新闻类,占到总用户的70%,而此类报纸往往是打包在套餐中,采取后向广告收费亦受到版面内容限制,今后生活资讯类手机报发展空间很大,更容易成为盈利来源。”王晓鹏告诉记者。
  展现率瓶颈
  手机报用户是手机报产业价值链的最末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内容与信息的最终接收者。用户体验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机报的推广,手机屏幕与电脑相比天生弱小,如何提升手机的展现率成为手机报发展的一大障碍。
  “手机报的容量在1000字加七张图片左右,全网彩信大小50K是极限,这就是它不可能代替传统报纸的一个重要原因,晚报的一个版比整个手机报的展现率要大得多。”王峰说。
  手机报所发送的新闻,不是短信意义上的文字新闻,而是一个多媒体数据包。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手机终端配置往往限制手机报接受,不是所有终端都支持这么大的彩信。
  据王晓鹏介绍,诺基亚手机在移动终端优化中做得最好,“移动对手机报进行改版,会首先按照诺基亚机型来优化,毕竟诺基亚在中国保有量最大,较其他品牌具有优先级。手机不像电脑已经高度标准化,它的终端适配难度较大,移动内部把手机报接收成功率也作为考核指标,发100份有超过半数没收到或者打不开这样的推广是没有意义的。”王晓鹏说。
  “手机报目前有很多瓶颈,但不能忽视它的影响力,大部分人手机报是必看的。以北京为例,本地报纸卖几十万份已经不错了,而彩信报每天在当地达到上百万份,发行量是传统媒体的几十倍。”王峰说。
  早在2004年7月,当时的好易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汤丹找到《中国妇女报》主编卢小飞,推出全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一年后手机报订户达到15万份,直逼传统订户数量20万。
  此后,传统报业传媒集团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方面纷纷探索。河北、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报业集团先后推出手机报,尝试与新兴媒体互动整合,实现信息和内容的多次售卖。
  “如果两年以后彩信突破了50K大小限制,达到200K或500K,它的展现率会相当惊人,看纸质晚报的人会越来越少。”王峰说。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