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App开放式监管:备案非审批

2012-12-24 09:37:12   作者:   来源:通信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近日,有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对App市场的监管。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陈金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将第三方平台纳入管理,成立要备案,运营要监管。并且对平台本身运营有所要求,尤其对个人应用开发者要纳入管理体系,如做实名认证等。

  伴随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App移动应用越来越被用户接受。在经过两年多粗放式发展后App市场受到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迎来了监管的浪潮。

  备案非审批

  最初有关App市场的监管被解读为具体的“App备案”,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际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行备案监管的是第三方平台(应用商店),对于应用开发者则是要求第三方平台在运营中要对开发者进行实名认证。

  陈金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建立一个长效的评估体系,对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内置软件进行评估和抽查,而且相关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院都参与到其中。

  有专家指出,这是备案制而不是审批制,不要把备案误读成审批。

  除了将对应用商店进行监管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已经制订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相关规定,拟对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和预置应用软件提出管理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6月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明确规定,移动通信终端生产企业在申请入网许可时,要对预装应用软件及提供者进行说明,而且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终端中预置含有恶意代码和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和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也不得预置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调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和信息泄露的软件。

  对应用商店的监管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对App市场进行管理来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市场问题严重

  App市场十分混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陈金桥透露,国内以安卓平台为主的智能手机市场监管还相当不完善,而且问题也日益严峻,“依附在智能手机平台的黑色产业链比较严重,而且链条上的协作分工也日益密切。这些病毒、暗扣都盯准了主流手机平台,越是热门,越容易中招。”

  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共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23375款,环比增长92.7%,查杀款数超过2012年上半年总和(17676款)。第三季度感染恶意软件的智能手机总计991万部,环比增长30.3%。手机恶意软件主要集中在Android平台,感染比例高达94%。

  网秦第三季度安全报告显示,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手机恶意软件感染途径中居首。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论坛和网页链接是手机恶意软件的主要感染途径,分别占到27.4、21.6%和20.5%。

  金山手机安全中心对国内安卓市场的一则研究数据表明,恶意广告是成为安卓手机安全的首要威胁:94.71%的安卓手机用户有广告软件,平均每部手机上存在11.68款含广告的软件,63%的用户手机里存在至少一款恶意广告。

  恶意广告的危害集中体现为影响手机操作体验、耗费流量、窃取隐私。据统计,平均每个安卓用户每天被恶意广告骚扰8.4次(包括通知栏和无法关闭的内置广告),这个频率已高达垃圾短信的4倍。

  而且,用户不仅要忍受恶意广告的频繁骚扰,还得为广告下载的流量买单。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恶意广告插件每更新一次需要消耗平均45KB的流量,而更新的频率从2小时一次到10分钟一次不等。

  金山手机安全中心在分析广告插件代码后,得出如下数据:有73%的恶意广告会试图获取用户地理位置信息;47%的恶意广告试图获取用户手机号;20%的恶意广告试图获取手机中所安装软件的列表。

  此外,App窃取用户隐私、恶意扣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很多APP内置窃取隐私、恶意扣费的代码,很多用户下载后手机会自动的扣费,并且会屏蔽运营商回执短信,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扣费了。窃取隐私的代码可以上传用户的短信,手机通讯录等信息。

  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胡钢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在移动应用产品领域,目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用户隐私问题,通过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私自上传,后续可能引发的用户人身及财产安全问题让人十分担忧。

  App市场存在的严重安全问题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效的监管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才能让App行业更好的发展,对App的监管已经迫在眉睫。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