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收藏品电话营销暗藏“陷阱”专骗老年人

2013-08-09 16:22:41   作者:   来源:中国收藏网   评论:0  点击:


  事件回顾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21时许,60余辆警车从丰台区东铁营桥旁中北投资大厦带走数百人,现场民警称,所查为网络收藏诈骗案。8月8日12时,有媒体称警方所查公司疑为“华夏国博国际收藏品文化交流中心”公司。

  行业兴起

  收藏品市场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兴起的一个新型行业,尤其是从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速度惊人。由于目前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尚不完善,因此收藏品市场是鱼龙混杂,正因为这样,很多商家看准这个“商机”进行违规操作,甚至严重违法,涉嫌欺诈等违法事件,使消费者深受其害。

  目前市场上有些纪念品、工艺品打着博物馆、文化局等名义进行宣传,有的甚至还打着某某大师的名头忽悠,一些藏品以“限量”为卖点,炒作收藏价值,其实并非发行量越少就越好。

  还有很多收藏品,其实就是高档工艺品,借助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和宣传度,不良商家在其上大做文章,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进行过度宣传,其中,以电话销售最为猖獗,使得消费者深受其害。

  诱骗对象多为中老年人,在别有用心的操纵下,老年人更易上当受骗,受骗后大部分都于事无补,因为这些销售公司会经常更换电话号码,销售人员更是经常换,不等消费者找上门,他们早就“改头换面”了,很多老年人就算报警,警方也无从查起,很多销售公司根本没有固定地址,电视购物公司更是如此。

  运作流程

  1.通过电视购物、网络等多种方式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2.编造诱骗客户购买假收藏品的销售语言

  3.按照事先编造好的销售语言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客户推销假收藏品

  4.向客户索要一定数额的会员费、金卡费

  5.谎称可以给客户举办拍卖会,使其藏品增值,诱骗客户继续大量购买

  行业运作方式“呈现”一条龙服务,分工合作,部分人负责各种渠道窃取公民个人信息;部分人负责购货渠道,购进一些假收藏品,并且“以假乱真”,为其包装,“配备”公证书等;部分人负责宣传,请“知名人士”代言,在媒体投放广告等;接着就是“销售人员”,每天按照事先编好的“话术”拨打窃取到的电话信息,以网络电话的方式向客户推销产品。让客户交纳一定数额的会员费、金卡费等费用,并谎称可以给客户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名义举办拍卖会,使其购买的“收藏品”成倍增值,诱骗客户再继续大量购买“收藏品”。办案民警表示,每名销售员每天负责拨打电话均在200人次以上,电话内容无非是推销“收藏品”。

  未来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宣传速度,消费者不再相信所谓“重大事件”,对该类宣传的警惕性提高,消费趋势趋于理性化,该行业的的未来发展将会逐渐规范化。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