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可穿戴产业的升级路:从土曼“跳票”到小米成功

2015-05-11 09:57:14   作者:吴燕雨 王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  点击:


  “当时我们对防水的要求很高,目标是在日常生活中洗澡洗衣服忘记手环的存在。”
 
  “米粒”主体正面采用铝合金材质,经过冲压成型、抛光、喷砂等12道工序后,边缘一圈再由数控机床铣出两边。后需要用激光微穿孔技术,在每个直径1mm 的圆形区域内打出91个0.02mm的小孔构成3组指示灯。这一步要求设备要足够好、光的强度、时间的配合都不出问题。经过多种方案尝试,得到一个效果,再逐步配合、尝试。这个问题花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工厂原有的设备也不是早期就固定的,需要对设备的参数进行摸索,这与原材料、用的金属和材质都有关系。
 
  这个过程中,黄汪对工艺抠得很细,不但模具会仔细看,供应链中出现问题也会严厉批评同事。因此在最初的几个月中,供应链的压力很大。
 
  不仅如此,由于小米手环的售价只有79元,成本控制上也花费了大量精力。
 
  一开始,华米也经历了生产成本高于售价的阶段,这个问题直到销量达到100万的时候才得以真正解决。
 
  范斌介绍,在成本控制上,利用小米的销售模式减少了销售成本,而较大的需求量也带来了便利。
 
  “每个产品都要经历这个成本下降的过程,当我们可以每个月给出百万订单时,工厂的人员就会排得很满,流水化作业的效率是很高的。”范斌说,“生产线最大的浪费是不同产品的切换,各种流程都跑完了再重新引进物料。”
 
  随着销量逐渐上升,小米手环的生产工艺也在优化,生产制造成本就有了降低的可能性。
 
  可以说,小米手环成功带起了一条智能手环供应链,而在深圳的InWatch也同样看到了这样的成果。
 
  当时,InwWatch的供应链难题也有很多。2013年的电池技术无法达到如今可以弯曲的水准,为了实现这项工艺,InWatch团队找了很多工厂都遭到了拒绝;此外,为了做出弯曲且超薄的屏幕,他们甚至给拥有此项技术的一家日本公司发送20多封邮件,却全部沉石大海;2014年,为了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表带,他们找了十几家工厂,当时仅有一家可以做,而成品率却只能达到20%。
 
  如今,这些工艺在深圳都有大量工厂可以达到。“我们可能推动了这个产业的进步。” 王小彬表示。
 
  定位
 
  小米手环的成功让黄汪的信念更坚定了一些,在华米的规划中也会有更多的可穿戴产品。而小米手环所带动的产业链为华米生产更多的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同样表现在公司的规模上,如今,华米拥有合肥、北京、硅谷三个基地。其中,硅谷团队中包括谷歌、高通、IBM、因特尔等华人工程师,致力于研究更多的可穿戴设备。
 
  此外,黄汪透露,华米已完成3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新一轮估值超过3亿美元。该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红杉资本、晨兴资本及上一轮投资方顺为资本跟投。
 
  汪伟也有着一样的坚持。“我们希望做手表里的苹果。技术的发展也是可预期的,我觉得在五年左右会有突破。在这五年之内,我们要打磨好自己的团队。”
 
  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前景,汪伟显得很有信心。“联网设备从大型的电脑,到PC、笔记本,再到大哥大、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在逐渐便携化的。这个演变总有个头,这个头就是穿戴设备。”
 
  除了对市场的坚持,汪伟对智能手表也一直有自己的认知。他并不赞同此前有厂商将手表按照手机模式设计,认为手表代替不了手机,不能忽略手表“装饰品”的基本属性。
 
  老汪的坚持或许是对的,Apple Watch的发布,也显示了其产品并不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对行业较为清晰的认知让土曼的团队对汪伟充满信心。“他(汪伟)对整个行业和技术路径的把握一直都是对的。”一位土曼的员工表示。
 
  很多厂商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外观、使用方式上争取追求差异化,针对不同的人群,才能降低风险。比如InWatch把产品定位于“轻奢”路线,特别强调手表外观的装饰性,追求品牌路线。
 
  转型
 
  或许每家公司的定位和路线并不相同,但似乎所有走在前端的公司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同于土曼的坚持,咕咚选择了转型。
 
  申波表示,现在咕咚专注于平台,开发智能手表应用等业务,而这样的想法从最初就已经产生了。
 
  “我们一开始想的是软硬件结合,以服务为主。硬件只是采集用户数据的一种手段,我们寻找一个长久的核心竞争力。”2013年,申波有了撤出硬件的打算,此后的咕咚便更加专注了。
 
  决定转型后,咕咚与百度云展开过合作,通过它的云服务来做存储。之后咕咚搭建了自己的云平台,里面的数据都由自己管理和控制。
 
  如今,在咕咚的业务中,软件的开发不仅应用于咕咚手环,也将应用放在更多的产品上,与Android wear、三星、LG都展开了合作。不仅如此,咕咚更是在刚刚发货的Apple Watch上发布了自己的应用。
 
  不过,这并不代表咕咚将退出可穿戴设备,申波对此表示,“我们撤出的是可穿戴的硬件平台,但这个行业我们肯定还是会继续深挖的。”
 
  这样的转变或许不只有咕咚,在采访中,有更多的受访者流露出这样的想法。
 
  从硬到软的转型似乎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预估,行业中可以看到的变化也在悄然来临。
 
  4月24日,Apple Watch开始发货,这一天不仅对于苹果公司很重要,国内一些可穿戴设备也等了很久。有一些厂商甚至在9月苹果宣布之后,暂缓了产品生产,为了在苹果手表发布后“暴力”学习,拆解各零部件,不让产品技术上与苹果差距太大。
 
  “Apple Watch一定会刺激市场,刺激需求,需求带动供应链的时候,这个市场会不一样。”汪伟表示。
 
  “大公司会经历洗牌,小公司若关注细分领域,机会反而更多。”黄汪说。
 
  “在非常智能的领域,苹果可能占全部的一半,但产业链几乎都是中国的,未来一定是中国的。” 王小彬对此非常自信。
 
  不管是Apple Watch的刺激,还是国内公司的坚定与转型,可以看到的是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变化,从产业链到硬件厂商到消费者,一步步的刺激与需求正在扩大,接下来的一年或更长时间内,产业和公司分别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故事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