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是是航天科技集团主要的骨干企业航天五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1988年成立,注定要承担军民融合的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业务方向:首先是利用航天科技的一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集成的一些技术的能力来发展,所谓数据中心的EPC总体的工程,这是一个主项。第二,围绕住建部的相关政策,发展地下综合管廊。这未来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我们利用航天测试和遥感技术做信息数据化采集平台的建设。第三,在全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信号系统建设的工程项目。第四,楼宇智能化。”郑刚表示。

北京康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刚
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工程建设有着很高的要求。“我们提供的是从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为IDC建设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我们采用EP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业主将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测试、试车以及向业主移交的整个过程委托给唯一的一家公司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工期,有利于控制造价,降低风险、便于协调、保证功能目标的统一性。”
进度控制方面,工程项目不用多次公开招标,可以节省工期。确定EPC承包合同后能尽早完成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合同一旦确定,EPC承包商立即进行项目的报建、报批。尽快完成环保评价、地质勘察报告(或包括在EPC合同中),及时进行长线设备的订货。当确定了唯一被充分授权的业主代表后,EPC承包商将提交资金使用计划,便于业主安排资金筹措,确保项目进度。
项目投资控制方面,造价风险大部分在EPC承包商,对于业主来说, 造价控制相对简单,造价控制重点工作在方案选择及需求的确定上,项目前期即可得到一个确定的造价。设计、采购以及协调失误造成的费用风险均由EPC总承包商承担。
协调更加高效,EPC合同基本特点是业主同一个单位打交道,便于合同各方之间的协调。业主无需解决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以及质检站等之间的冲突、分歧和误解。业主团队只需很少的人手来参与 EPC公司团队的配合,为业主节省时间和金钱。对于运行维护来说,业主也只需与EPC承包商一个单位打交道,减少了 很多环节如各承包商责任界定, 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降低了业主的风险。业主采用EPC模式的重要原因是转移和降低自身的风险,而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说, EPC是高风险的行业,而非高利润的行业。

与传统的设计完成之后才开始招标的项目交付方法相比较,EPC做法可以将项目进度缩短30%到50%。“这与项目的规模也有很大关系,规模越大,节省的时间就越多。”
“蓝汛数据中心就采用了EPC模式,2016年开始施工,2017年竣工,项目总金额1.67亿元包括9栋数据中心机房、1栋互联网交换中心,可容纳15000个机柜,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本项目是在其5、6号建筑内进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建成后可容纳数据服务机柜20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