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理想的网络环境是实现良好在线会议体验的必要条件,但对在线会议体验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网络环境以外的其他因素。
在实时通讯的所有的细分领域中,在线会议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在去年11月的思科合作伙伴峰会上,我有幸与思科新上任的首席营销官ArunaRavichandran进行了座谈。当时她正负责与在线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Webex洽谈合作事宜。对于如何保持Webex Meetings的优势,她提出了这样几点:
1、提供绝佳的会议体验
在线会议解决方案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易用已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最近,思科也提升了Webex Meetings的外观与产品体验,同时实现了很多功能,如通过引入完善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实现软硬件默契配合的同时使会议部署与团队协作平台之间的切换更为高效。

Ravichandran女士坚信,由于思科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家供应商都了解网络环境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思科与Webex Meetings一定能够提供优异的在线会议体验。
她还给出了下列能够证明思科在此领域保持优势的依据:
专为会议设计的全球化骨干网络:自2007年收购Webex以来,思科已经为该服务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全球化专用网络,这使得Webex遍布全球的网络数据中心都支持10到100Gbps冗余链路,且总容量超过1Tbps。而互联网与服务提供商的连接也囊括了15个直通网络与18个可对应连接至440个边界网关协议自主管理系统编号的互联网交换机。通过Webex Meetings实现的在线会议相较于依赖OTT公司的互联网服务进行数据传输的其他友商有着更出色的使用体验。网络所有权对于远距离传输至关重要,因为私有化网络的性能通常是OTT方案的2至10倍。
此外,通过WebexEdgeConnect,思科可为企业提供从其站点到Webex全球骨干网的直通连接,使这些企业能够绕过中转站,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会议推进。绕过中转站的直通连接对于电子邮件传送和网页浏览而言提升可能不太明显,但其为语音和视频带来的提升却十分显着。
2、全球化布局
思科除拥有自己的网络之外,还拥有并运营着遍布全球的22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都是为Webex专门设计和优化的。我不确定其他竞争对手所拥有数据中心的确切数量,但我知道其中的一些是私有数据中心与公有云混合部署。虽然公有云提供商可实现快速扩容,但控制流量的能力受到了明显限制。
Webex平台的流量在思科的网络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比例多于在公共互联网上的传输,这极大提升了客户的服务运行稳定。
3、动态质量控制
尽管原始的音频与视频质量至关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让产品有能力适应网络环境突变以时刻保持高质量服务体验。Ravichandran解释说,Webex有许多算法可以让Webex Meetings从网络拥塞中快速恢复。其性能难以通过纸面数据量化(与数据中心的数量相比),因此我要求思科在相关领域投入资金研发技术,并测试比较Webex Meetings和友商之间的性能差异。最后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Webex在动态质量控制上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
测试开始时两个应用程序都获得足够的运行带宽。正如你期望的那样,这两项产品在720p的清晰度条件下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视频会议使用体验,虽然竞品的帧速率更高,但其消耗的带宽是Webex Meetings的两倍,如下图所示。
在测试中,视频会议一开始我就要求测试人员引入20%的数据丢包,模拟网络拥塞造成弱网环境。测试结果表明,丢包在两个平台上都导致了卡顿的发生。其他友商使用的额外带宽并降低分辨率至360p从而快速恢复画面的流畅。不久之后思科的产品也降低分辨率至360p。然而,一旦将丢包率稳定在20%,Webex Meetings的算法即可迅速提升视频分辨率至720p,而友商的分辨率在几分钟后仍保持360p。二者最终在画面清晰度尤其是那些难以察觉到的细节上存在显着差异。
也许你对我们进行的实验抱有怀疑态度。但是,我们确认了针对二者的测试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结果正如我所描述的那样。
客户必须明白,当网络条件理想时所有的在线会议平台都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至关重要的是在弱网或不稳定网络环境中,由于不佳的动态质量控制算法造成在非理想网络环境中出现单词遗漏、画面模糊甚至由卡顿等问题导致肢体语言的错误传达

都有可能导致会议结果与正确决策之间的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