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中国信科陈山枝:6G呈现三大典型应用场景,星地融合已成为全球行业的普遍共识

2025-03-30 19:34:33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56


  3月30日,今天,以“探索技术趋势,引领产业创新”为主题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中关村论坛期间举行。

  论坛汇聚国内外6G产学研用权威专家与行业领袖,聚焦语义通信、6G与AI深度融合、多样化场景网络架构、星地一体化通信等前沿方向,深入探讨6G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北京6G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鍔犺浇涓�...

  论坛期间,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陈山枝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从1G到4G,移动通信主要解决的是个人消费者的问题;在5G时代,开始更多引入行业用户需求,面向行业应用,但在这方面,5G并没有完全达到业界预期,“5G是移动通信代际演进首次进入行业应用的成长烦恼”。

  陈山枝指出,对于6G而言,首先要解决5G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行业应用,其次要解决面向2030年以后新需求问题。从6G应用场景来看,陈山枝总结了三个典型场景,手机直连卫星、沉浸式体验以及通感智算融合。

  在手机直连卫星方面,也就是星地融合通信技术,也是6G实现全域立体覆盖的重要使能技术。如今,陈山枝博士在2018年最早提出的“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的星地融合技术发展路径已经得到了行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行业共识。在沉浸式体验方面,网络传输速率的进一步提升、显示技术与终端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会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也为6G在消费者和垂直行业赋能奠定了基础;在通感智算融合方面,6G通感智算融合增加了通信和感知能力,也提升了智能与算力,提升运营商在人工智能服务与应用上的创新。

  在谈到当前的产业热点—低空经济时,陈山枝指出,无线网络覆盖是低空经济的基础底座,但低空全域覆盖难以采用一种通信技术实现,“采用5G-A技术进行部分立体覆盖,在稀疏场景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站在技术经济学的角度,卫星是有机会的,卫星天然的支持立体覆盖和稀疏覆盖。”同时,对于飞行器而言,不仅是飞行器与地面站点与云平台之间的通信连接,无人飞行器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也要很重要,主要是解决防碰撞问题,C-V2X技术体制在其中将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阅读: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