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物 >

科大讯飞刘庆峰:峭壁上的听风者

2014-07-09 08:54:57   作者:吴嘉雯    来源:商界网   评论:0  点击:


  风往何处去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但是,风吹往草原还是吹往荒原,谁也说不清。

  站在整合核心源头技术的基础上,刘庆峰看哪里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种乐观主义精神虽然激励着团队,但却迎头撞上了后来的现实,带给刘庆峰极大的失落感与挫败感。

  科大讯飞成立之初,刘庆峰一度认为,语音技术迟早要面对大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应该开发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产品。于是一款名叫“畅言2000”的电脑软件随后问世。

  这是一款能把语音自动转换成文字的软件,甚至还可以让用户通过语音控制电脑。一开始,“畅言2000”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很多退休的老干部,他们对电脑的接受程度低,用键盘打字很慢。

  但很快刘庆峰悲哀地发现,这款产品根本走不动货。他后来总结这次失败:一是因为盗版猖獗,科大讯飞正版软件刚一面世,盗版已经铺天盖地;二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老年人,操作电脑的能力很差,时常因为电脑本身的硬件问题呼叫售后服务,这推高了科大讯飞的成本,跑两三次售后,卖软件的利润就没有了;三是因为团队都是技术出身,缺乏建渠道做推广的营销经验。

  一番试错之后,刘庆峰得出结论:科大讯飞暂不适合大众消费市场,只能转而主攻企业级用户。

  2000年,中国电信的168电话信息平台铺向全国。其原本是人工录音接听,很难应付海量和动态的信息,而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刘庆峰找到合肥电信和上海电信168平台的负责人,对方听了他的介绍也很感兴趣,答应实验成功后再商量合作。

  这无疑给了刘庆峰一道曙光。如果真能跟电信达成合作,一个省会城市的单子就有上千万元,30多个省会城市就能上亿元,还别说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更令他激动不已的是,最终的实验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就在刘庆峰志在必得时,对方却突然拒绝了合作。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科大讯飞只是十几个人的创业团队,注册资金才几百万元,对方出于稳妥,怎么敢把上千万元的单子交给科大讯飞,要合作也是跟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合作。

  刘庆峰彻底傻眼了。原来电信这样的大企业,需要的并不是单点技术,而是系统集成能力和企业综合实力。这对于初创的科大讯飞来说,根本遥不可及。

  天下之大,但何以立足?为了科大讯飞能活下来,刘庆峰只能退而求次,他转念一想:既然电信愿意找华为这样的大企业,那么何不干脆把技术嵌入到华为的系统平台上?#p#副标题#e#

  随即他飞赴深圳,通过多次拜访,终于让华为答应在他们的系统平台上试用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然而,问题随之而来,刘庆峰很快拿到了华为反馈的测试报告:系统兼容性不强、语音合成不自然、连续性差……

  面对这份满是差评的报告,十几个年轻人集体沉默了,更迫在眉睫的是,华为只留给科大讯飞一周的时间解决问题,否则合作免谈。

  在10多年后的15年周年庆典上,科大讯飞轮值总裁吴晓如回忆起了当时这至关生死的艰难一战。“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过办公室。所有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点,几乎不眠不休,终于赶在华为给定的时间节点前解决了全部问题。当时,我走出办公室的时间大概是下午四点半,回到家便倒头就睡,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

  经此一役,科大讯飞不但获得了华为的高度评价和长期订单,更重要的是,在迂回曲折中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即把技术嵌入合作方的系统平台。至2000年底,刘庆峰拓展了包括华为、中兴和联想在内的50多个合作伙伴,这其中跟联想集团的合作,还为后来的第二轮融资埋下了伏笔。

  下篇:花开幽谷中

  华山一条路

  从大众消费市场,到企业客户市场,再到技术授权市场,在一次次的商业模式调整中,刘庆峰从最初的乐观主义里彻底清醒过来——科大讯飞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年内就做到上亿元的规模。

  更残酷的现实是,在核心源头技术的整合上投入了重金,却迟迟未能在市场上真正打开局面,这让科大讯飞的资金链几近断裂,最困难时公司账上只剩20万元。最亮的火把还未燎原,就要熄灭了。

  整个2001年,刘庆峰都在一种莫大的痛苦中煎熬。在他此前乐观主义的鼓舞下,他的创业团队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和唾手可得的高薪,拿着两三千元的月薪跟他玩命奋斗,股东们也投入真金白银并寄予厚望,大家为的就是一个指日可待的结果。

  然而,一些股东和同事试着问他:“庆峰,你不是说今年我们能上亿吗?怎么没做到?”这种有负于人的压力,时常让他夜不能寐。最终,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跟大家说实话:“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脚踏实地。成功一定会来,但绝对不是现在。”

  这一残酷的现实,随即让团队军心动摇。有人质疑,语音产业到底能不能做大;有人提议,语音业务赚不了钱,不如改做网络游戏;还有人甚至说,做房地产来钱快。“我们当时就像迷失在大海里,我作为船长,必须要指明一个方向。”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