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张继承:发展数字乡村一定要高瞻远瞩 需遵循“四化”逻辑

2023-03-23 10:32:21   作者: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评论:0  点击:


  近日,我国发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磅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数字乡村”被再度提及。“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为数字乡村带来了哪些新机遇?近日,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博士后扶贫工程中心主任张继承。

  数字技术覆盖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理解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的出发点。”张继承认为。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就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才有全国现代化,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推进“三农”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

  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中央一号文件”对现代化多处着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式之一——应用数字技术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多个方面,包括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等。“数字技术全面渗透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数字乡村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张继承表示。

  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加持下,数字乡村为众多应用场景提供了支撑,助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ICT企业谋划布局、探索推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产业不确定性问题,在实现“三农”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我国提出要实现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三农”发展。过去,农业发展的顺序是“生产—供销—产品—经营”,而信用的形成与信息密切相关,如果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就很难建立,供销也就无从谈起,从而无法倒逼生产环节提质增效。但在“三位一体”模式下,通过数字化实现信息化,可建立信用、引导供销、倒逼生产,实现全过程的良性循环。

  “数字乡村不只带来了应用环节的改变,更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产业不确定的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生产环节提质增效。”张继承表示。

  “一体化、生态化、市场化、金融化”缺一不可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ICT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展现更大作为?张继承认为,ICT企业应以一体化、生态化、市场化、金融化的视角谋篇布局,用数字技术将政策、资本、技术、市场、资源有效打通并贯穿,通过数字乡村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是一体化。城市和农村是无法割裂的两个部分,要推进数字乡村,就需要站在一体化的角度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无论从城市到农村,还是从农村到城市,都存在大量需要数字技术支撑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要发挥应有作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张继承认为。

  其次是生态化。从大的生态体系出发,将用户需求、产业需求、金融需求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打破原有壁垒,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高效管理,从而提高治理水平、降低治理成本。

  再次是市场化。数字化、信息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然而数字乡村建设并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要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思考数字化价值所在,这是推动产业发展、赋能数字乡村的逻辑出发点。

  最后是金融化。当养殖业和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时,农民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农产品信息不透明、价值存在不确定性,加大了农民申请贷款的难度。引入数字技术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得以降低,投入产出更加清晰,农产品品质更为可控,金融资本因此可以放心地支持农村和农民。

  “发展数字乡村一定要高瞻远瞩,从‘两个一百年’‘三位一体’‘四化’等战略部署出发,而不能为了数字乡村而数字乡村。”张继承最后强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阅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