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市场 >

《通信世界》:2002年通信市场展望

2002-02-2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01年电信市场的风云变幻已经成为历史,但中国电信拆分风波的起起落落、中国加入WTO的尘埃落定、联通CDMA的一波三折……可以说,2001年的中国电信业,是在发展中经受波折,在波折中不断发展的。

  2002年中国电信市场的序幕正在徐徐拉开,人们在关注:2002年的中国电信业,将会展开怎样的角逐?
  1月12日,在中国通信界的最高学府—北京邮电大学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世纪中国电信业发展”论坛,信息产业部有关官员、电信行业知名专家、国内主要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电信设备供应商,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和电信技术发展趋势、电信服务、政府管制等方面的专题探讨。
  “2002年,中国电信业将与世界经济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面临的困难将会更大。在新的形式下,中国电信业将如何发展,政府将如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更大的发展,世界电信业的滑坡会不会对中国电信业造成冲击?电信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1世纪,中国电信业将何去何从?”在北京邮电大学MBA联合会“新世纪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论坛上,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司长张晓铁的话引发了人们太多的思考。

  2002年电信市场监管重点

  会议的发言者之一、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吕廷杰分析说,目前中国电信业出现了两大热点:一是中国加入WTO,二是中国电信拆分重组。无论是加入WTO还是电信重组,这两大热点无疑将对今后国内电信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谈到WTO对电信业的冲击,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岩认为,电信企业应该冷静面对WTO,因为中国的电信市场向WTO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放程度随15年的入世历程不断深入,入世不会对我国电信市场、产业造成突然的冲击。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对于国际市场的开放,将由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WTO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为切实履行我国政府在加入WTO时所作的承诺,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废止原《从事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市场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12月11日信息产业部),颁布《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2001年12月21日国务院),颁布《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1年12月26日信息产业部)。
  刘岩副司长说,我国电信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建成一个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规模巨大的通信网络。2001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3500亿元,增长16%。新增电话用户9500万户,达到3.24亿户,固定电话用户目前达到1.79亿户,主线普及率达到13.9%;移动电话用户目前已达到1.45亿户,普及率达到11.3%,用户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总带宽每4个月翻一番,达到6Gbit/s。
  与此同时,我国的电信业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效竞争局面还未形成,电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电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等,应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的改革。
  刘岩副司长进一步介绍了我国电信改革下一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打破垄断,公平竞争;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增强国际竞争力。针对目前电信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的局面,要进一步打破垄断,建立充分有效竞争的电信市场架构。对原有电信公司继续扶植,鼓励新公司进入市场,并支持采用新技术建立新的通信平台,打破本地网垄断,特别解决接入网的带宽瓶颈,逐步形成几家具有综合业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电信企业集团,提高我国电信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实力。另外,还要加快电信立法,健全统一、高效的电信监管体系,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地独立行使职责。
  加强电信监管将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主要的电信监管内容及依据包括:
  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监管内容是基础电信与增值电信市场准入,主要依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等;
  二、电信网间互联互通
  监管内容是互联协商、协调、裁定和强制执行,主要依据《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专用电信网与公用电信网联网管理规定》、《电信网间互联争议处理办法》等;
  三、电信资费管理
  监管内容是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主要依据《电信资费管理办法》(待出)、《电信网间通话费结算办法》等;
  四、电信资源管理
  监管内容是频率、码号、卫星轨道位置等的规划、管理、分配、使用,主要依据《无线电管理条例》、《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电信网码号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待出)、《无线电频率评选(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待出)等;
  五、电信服务质量监督
  监管内容是制定标准、监督检查、处理用户投诉,主要依据是《电信服务标准(试行)》、《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电信用户申诉处理暂行办法》、《电信服务质量报告制度》、《电信服务质量公告制度》、《电信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评价制度》;
  六、电信建设管理
  监管内容是电信网规划、建设项目管理,主要依据《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通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细则》(待出)、《国际通信出入口管理办法》(待出)、《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待出)、《电信建设管理办法》(待出)、《通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管理办法》(待出);七、电信设备进网管理
  监管内容是终端设备、无线电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入网,主要依据是《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
  八、电信安全保障
  监管内容是电信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主要依据《刑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信息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待出)等。
  21世纪前5年,中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刘岩副司长说,到2005年,产业规模将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7%。我国电信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是,国内光缆总长度达到250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50多万公里,基本覆盖全国城乡;固定交换设备总容量超过3亿门,移动通信交换设备总容量超过3.6亿户;到2005年,电信业务收入达到9200亿元,是2000年的3倍左右;电话用户总数超过5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0%,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2.4-2.8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2.6~2.9亿户以上;上网计算机4000万台左右,ISP/ICP达到5000个,数据、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以上,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15%。

  未来电信技术热点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技术发展对人类进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电信起源于19世纪末,以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发明为标志。但电信事业真正蓬勃发展是在20世纪,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出现对电信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刺激的作用。
  信息产业部邮电科技委常务委员、原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总裁熊秉群首先回顾了电信新技术发展的历程,他认为,由于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形成了当今世界的信息技术,而微电子、光电子、软件、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加快信息技术发展。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类的经济、科技、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的各方面,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方式。所以说,信息技术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了。
  熊秉群说,我们在探讨具体的通信技术发展时,还要知道市场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他认为当前通信业务与经营出现了如下新特点:从以固定电话为主的经营走向了多种手段与多种业务经营;从垄断经营走向了竞争;从单一国家经营走向了全球一体化。
  对于通信市场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熊秉群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最终用户的需求,最终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团体等。在信息社会到来后,他们需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更方便、更便宜、更可靠地获得更多的不同媒体(包括语音、数据、静止与活动的图像等等)的信息,与所需要交流的任何对象(人或组织)方便地交流更多的信息。同时,对通信工具的功能要求更多,除通话外,还要有更多的用途,例如电子商务、电子货币、远程医疗等等。
  其次是运营商的需求。随着垄断的打破,更多运营商进入电信市场,他们需要提供更多类型的业务和服务以赢得更多的用户;需要建立更可靠、更安全的网络,以求得用户的满意;同时也要努力降低成本以提供廉价的服务。所以对他们来说,既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又要尽量使用原有资源。
  制造商要适应这两种用户的需要,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除提供具有新功能、新业务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产品,还要能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熊秉群认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移动通信和其它通信;以分组技术为基础的IP、ATM及其它新技术;以DWDM为主的光通信,和以高速集成电路IC、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宽带通信网络;以软件技术为基础的开放的、灵活的、低成本的新设备和新业务。
  在此基础上,熊秉群认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三大热点分别为:
  一、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由于没有线路的限制,使得通信终端安装简便和可以流动。无线通信的发展,首先是移动通信。由于IC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进步,才有今天手机如此之高的普及率。20世纪80年代手机是贵族用品,那时预测手机用户数只是固定电话的1/10,现在预测手机的数目将会是固定电话的2倍。最近还有预测认为,我国今后移动通信的年平均增长率仍将保持24.5—27.7%,预计2004年将超过固定电话,2005年达到2.5—2.9亿用户。
  但是用户的快速增加,移动电话的广泛使用,再加上因特网和多媒体的发展要求带宽必须增加,这就使得频谱不够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提高频谱利用和增加带宽,必然要从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即宽带的、频谱利用率更高的系统。但是究竟第三代移动通信在什么时候能真正使用还很难说。有人认为,在最近3年内,如果哪个运营商去建设第三代系统,就要破产。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拿那么多钱去把第二代全部扔掉,重新建立一个三代。当然很多制造商说,他们的产品可以平滑过渡等等,但是这样会扔掉相当多的设备,更不要说软件的更新(这也是十分昂贵的)。现在国际电联通过的3G标准有三种:WCDMA、cdma2000和TD-SCDMA,各自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TD-SCDMA,其频谱利用率很高,上下行带宽可以动态分配,有利于因特网的使用,具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到底哪一种能成为主导,这不只取决于技术,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很难预测。
  此外,由于无线通信安装简便,在小范围内也可以提供足够的传输带宽,所以还会在电话局到用户的“接入网”中得到广泛使用。
  二、因特网发展迅猛
  因特网的用户增长迅猛,其业务发展每半年增加1倍,主机每年增加一倍,预计五年内IP(即因特网)的业务量将会超过现有电路交换的语音业务量(按通信时长计),而且由于价格低廉,在因特网上将越来越多地传输电话。但这种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服务质量下降;IP地址严重不足(预计2005年现有的IP地址将枯竭)。服务质量(特别是语音通信质量差)和网络安全不能保障的问题是IP的重大缺点,并妨碍了IP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IP地址不足,新的IPv6标准被提出了;为解决QoS和网络安全问题,各种新协议、新技术都在积极研究、开发,例如:MPLS多协议交换、软件交换改为硬件交换以及防火墙和各种加密方法等等。

  IP与ATM的竞争与融合?

  目前的主流的看法是,分组交换技术比传统的电路交换优越,特别是在数据传输中。而分组交换有两种不同的技术:IP和ATM。最近几年,IP和ATM争得不亦乐乎。熊秉群讲到他曾经到美国新奥尔良参加国际通信会议,有一个最热门的会场,其主题是:“ATM—下一代的交换”。曾几何时,IP的发展盖过了ATM,似乎ATM就要消亡了。但现在看,ATM有着不少优点,特别是QoS比IP好,仍在发展,看来,他们之间竞争很厉害,但也可能会融合。

  三、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因特网的迅速兴起,使原有的以语音通信为主、使用电路交换的公用电话网(PSTN)受到了巨大冲击。为适应新业务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PSTN必然要发生变化。几年后,传输信息中数据与多媒体将超过语音,分组交换的优点将大大突出,未来的网络必然从电路交换走向分组交换。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现有的电信网必然会与IP融合,即现有的PSTN与IP将逐步融为一个网络,这就形成了所谓的NGN,即下一代网络。NGN目前也很难定义,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永远都会有“NGN”。

  现在的NGN应该有以下特点:NGN必定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交换为基础的网络;业务与呼叫的控制可以分开,高效率提供各种新业务(当然包括多媒体);网络具有开放性,与不同设备可以互通。软交换是NGN的关键技术,是提供NGN控制功能的实体,是NGN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目前,各大电信制造公司都在积极地研究开发这项技术,但还处于探索阶段。
  光通信将继续在网络中扮演重要的作用,在各层网络中都有应用。光通信的发展除了容量之外,其重要趋势是形成光传送网。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设备(OXC)不久将投入应用,同时具有波长变换和波长选路能力的光网络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光电变换器件也因技术进步变得更便宜,光纤到户将成为现实。
  NGN既吸收了IP技术的优点,还应该能解决现有网络的缺点。所以它必然与现有的Internet网有很多的区别。NGN应当是把现有的电话网、因特网、广播电视乃至移动通信网都融合为一个方便用户的高质量、高可靠的网络。
  最后熊秉群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新的通信技术与系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软件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中软件的开发已占系统开发工作的80%左右,而各种新业务的发展更离不开软件。更为重要的是,软件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因而软件技术的发展,开发的水平的高低,对未来通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电信:加快上市步伐争取全业务

  在去年国内通信业重大新闻事件评选中,许多人将中国电信的拆分重组列到了第一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机构改革成为通信业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观望:2002年的中国电信,将如何发展?
  中国电信企业策划部李志刚主任总结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了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2001年中国电信的服务比过去有了较大提高。据信息产业部统计,中国电信的用户投诉率由2000年的79%降到了去年的41%。
  二、中国电信开始真正摸索集团化运作,主抓了五项集中管理制度,现在集团内部公司化运作的程序已经基本理顺。
  三、主抓了五项机制创新,力图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市场需要、适应现代企业运作的业绩考核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目前此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四、主抓了流程再造工作,对于中国电信这样一个老企业来说,内部虽然有很多管理制度,但这些管理制度基本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运作效率很低,中国电信目前主抓的流程再造工作,就是要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目前初见成效。
  李志刚主任说,从去年3月份开始,国家就在考虑中国电信重组方案,所以中国电信将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上。
  到去年年底,中国电信的总资产达到9400亿元左右,去年总投入为1080亿元,收入达到1815亿元。去年中国电信的收入增长率仅为6%,主要是因为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政策环境的影响,二是受电信资费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去年中国电信新增电话用户3500万户,是全球电话发展用户数的40%,目前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1.82亿户;互联网用户新增1690万户,总数达到3200万户。
  目前新的电信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中国电信今年将主要以下列五方面工作为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市场经营工作,做好市场细分。通过市场工作的加强,使每一位用户感受到不同价值的服务。
  二、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积极影响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
  五、建立一个不断进取的学习型企业。
  对于新的电信重组方案,目前,中国电信正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保证电信重组方案的顺利实施,争取让重组后的两个公司尽快到位,正式开始独立运营。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电信正在积极开展两项工作:一是正在争取上市,中国电信希望通过成功的资本运作,加快企业内部的改造;二是争取尽快成为全业务公司。不管时间长短,中国电信会努力实现这两个目标。
  李志刚主任表示,中国电信原计划是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现在从新的形式看,实现这个目标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电信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老的国有企业焕发出生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这将是中国电信不断努力的方向。

  中国移动:以服务推动市场发展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1亿位客户在北京产生,中国移动由此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1年11月,全国电话用户达到3.17亿户,其中移动用户总数达到1.4亿户。
  中国电信业正在走向全球化,面临新的形势,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部长王晓京在发言中谈到移动通信产业出现了如下的新特点。
  全球化、多业务正在成为各大电信公司的重要策略。目前电信公司的全球化表现在资本的相互渗透和控制、国际化标准的实施、互联互通及全球漫游等几个方面。目前中国移动GSM已经开通了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漫游,基本上实现了“全球通”的功能。由于多业务具有很大的优势,电信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可以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使得业务之间可以交叉互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如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基本上都开展多业务经营,因此,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移动面临的都将是重量级竞争对手。
  IT产业中的一些泡沫破裂,但移动通信仍保持快速发展。王晓京副部长分析了其中的原由:因为移动电话具有机卡分离的特点,实际使用者拥有卡的数量超过了使用者的人数,有调查显示,在我国16岁到40岁的用户中,手机卡的拥有率是115%;同时,移动通信的可移动性和个人化的特点,以及移动业务与数据业务的结合,使得移动通信发展迅猛。但是目前中国移动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所占比例仍较低,大约只有5%,其中绝大多数是短消息业务,而且,短信息业务有70%是免费的。
  提供优质服务是现在企业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不只是运营商,销售商、设备制造商也在努力进行服务延伸,提供优质服务也可直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面对电信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王晓京介绍了中国移动现阶段的市场策略。
  作为服务性企业,追求“客户满意服务”是中国移动的宗旨。中国移动将不断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达到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服务企业的目标。
  为此,中国移动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要满足客户需要,能给客户以惊喜,使客户感到中国移动提供的服务和其它服务是有差别的,让他们觉得接受中国移动的服务是一种享受,这样可使客户产生依赖性,最终愿意付钱。在以后,中国移动南方几个省份的分支机构将不再设有营业厅,而是全部改成客户服务中心,这是中国移动提高服务的具体做法。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提供优质网络也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表现,目前绝大多数的客户对网络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由于提供话音、数据和因特网的综合业务是将来移动业务发展的方向,中国移动在保证优质网络服务的同时,还将不断地提供优质业务以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满足需求是本能,创造和培育需求是本事,为此,中国移动在继续提供如数据传输、声讯和秘书服务、特定环境应用等新业务的同时,还将不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如移动商务、资讯信息、个人娱乐、位置服务等,以及努力推出移动多媒体、宽带服务的服务。
  目前来看,移动数据业务市场需要进一步的培育,而移动多媒体和宽带服务现在可能仅是一种表演。只有服务才是移动运营商生存和发展之本。

  中国联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思考

  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处于衰退期,国际资本市场也处于低谷,但很多的经济学家和一些来华投资的企业家都说,中国是个例外。最近,中央经济工作刚刚结束,会议对我国2001年经济工作做了一个总结,特别是对2002年整个经济形势做了全面的分析。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4%,今年我国还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有预测认为,200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达到7%。
  中国联通市场部总经理孙敬波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特别是通信行业发展更快。他认为,到2005年中国的移动用户数量能达到3亿是完全可能的。他说,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正处于增长高峰期,平均每个月用户增长数量为500万户。目前我国虽然有近1.5亿户的移动用户,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还是相对较低的,可见中国移动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到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能达到全国人口的25%,如果人手一部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达到3亿户。此外,现在固定电话用户有1.7亿户,根据经验有一个简单的算法,一部固定电话将产生两部移动电话用户,到2005年甚至之前,我国3亿移动电话用户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谈到电信市场的竞争问题,孙敬波总经理认为价格战只是低层次的竞争,价格战引起了整个ARPU的下降,使得中国联通的整体业务增长速度缓慢,更为重要的是,电信市场的价格战,影响了世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看法。本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ARPU下降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分析师和投资者们认为ARPU下降得太快,超出了他们预料。更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是,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上,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进行竞争,为什么会有价格战?
  中国联通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企业在扩展市场时,肯定有竞争,目前国内的竞争尚处于低层次的竞争,价格战还是一种低层次竞争的手段。孙敬波说,作为移动运营商,大家的目标应该是把通信市场的蛋糕作大,共同发展,促进中国通信市场的良性发展。
  中国联通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时,投资者和分析师常常提到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是多少?手机价格怎样?按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每个月话费能有多少?哪些人群和家庭现在能够用得上固定电话?哪些能用得上移动电话?个人的话费支出在收入中占多大比例?孙敬波认为问题虽然很简单,但这些确实是影响国内电信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影响了资本市场,投资者更注重效益,对于中国联通的财务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成本、利润等问题。目前,资本市场对联通的CDMA,更加看重未来的发展,联通的CDMA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应该有好的效果来回报投资者。
  孙敬波总经理说,中国加入WTO,中国联通也面临着压力、机遇和挑战。国外电信迟早要进入中国,外部的竞争会越来越大,同时中国联通也将逐步走出去,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运营公司。面对WTO带来的机遇,中国联通将更好地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技术,联通CDMA网络开通后,已经开始和一些外国的运营商进行合作,如韩国的SK、日本的KDD等,包括进行人员的培训、网络测试问题、网络优化问题等交流,效果很好。
  2001年年底,电信业又进行了大的重组,在短时间内应该是几大运营商并存,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而且将相互渗透。
  孙敬波说联通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国际上一流的电信运营企业,这个目标任重道远。在全球财富500强中,有23家电信运营企业,500强对营业额、成本率和各种效益指标都有要求。对中国联通来说,营业额这项指标尚能符合要求,但其他的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联通提出了要遵循“两新、两高、一综合”的发展战略,即“新机制、新网络”、“高技术、高增长率”和“发展综合业务”。联通的发展重点是移动、数据和国际业务。当时市场竞争的重点已经从“硬件”(设备)向“软件”(提高服务质量)转变,联通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指导业务发展,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论坛为政府、专家、运营商和制造商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论坛上,各方代表总结我国通信业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未来通信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推动我国电信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我们期待着,2002年对于中国通信业,又是一个丰收年。

通信世界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