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主小行星带除了聚集小行星,还有一些称为「主带彗星」的罕见天体,一直认为能在相对温暖的地区携带水冰。 现在,韦伯望远镜通过观测主带彗星 238P/Read 首确认水蒸气特征。
小行星和彗星都是太阳系常见小天体,但两者外观差异明显,小行星多是尘土飞扬的干燥岩石体,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 彗星则由冰构成,飞向太阳途中才因受热出现剥离的气体尘埃尾巴,家乡是遥远的古柏带及欧特云。
然而天文学家后来发现主小行星带中,有些罕见小行星带有像彗星的尾巴与光晕特征,因此又分类为主带彗星,容易和遥远的彗星搞混。
天文学家相信主带彗星尾巴由水蒸气组成,现在利用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近红外光谱仪观测主带彗星 238P/Read,首次拿到确凿证据证实此观点。
丰富的水资源对地球而言至关重要,地球生命因水繁荣,但环顾太阳系其他行星成员或系外行星光谱,会发现这些行星大多相当干燥,因此地球如何有水仍是个谜。
韦伯望远镜这次观测结果影响深远,除了证明早期太阳系的水可透过冰形式保存于相对温暖的主小行星带,也更推动地球水是彗星从太空运送过来的理论。
不过二氧化碳通常约占彗星挥发性物质 10%,238P/Read 却找不太到二氧化碳踪迹,科学家提出两种可能性,一是 238P/Read 形成时含二氧化碳,但因温度升高而散失; 另一是 238P/Read 可能形成于太阳系特别温暖且没有二氧化碳的区域。
位于主小行星带的主带彗星又小又暗,有了韦伯望远镜才终于得出过去求证的结论。 其他主带彗星是否也缺乏二氧化碳? 既然韦伯望远镜已确认小行星带附近能保存水冰,接下来透过小行星采样任务跟进探索,将带来许多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