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1993年进入商业应用,短短几年间,全球范围内到处都是“网络经济”。对于互联网络,可以说人人都懂;可是谈到网络经济,又似乎人人都是外行。Internet制造了太多的“不可思议”,也违反了公认的“金科玉律”。本文作者在网络经济的领域里进行过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据说是“有一些粗浅的见解和想法”。我们还是来看看他的“网络经济新范式”。
---- 新经济现象可谓是一种经济范式的变革。英国苏克塞思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1988年提出这样一种理论:经济范式的变革是技术创新引起的,并由此产生新一轮经济长波,使经济周期趋于平缓。按照这个思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诞生,1993年互联网进入商业性应用,又产生了电子商务,这可能就是经济范式的更替。当然,这种新的经济范式只是“初露端倪”。
----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效配置的基础设施就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输网络。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相应地形成了物质网络、能量网络和信息网络。
---- 物质网络是传递商品的网络,从最早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空运网正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写照。这类网络的传输过程是非连续的。物质网络中还有一类是连续的,如传输液体物质的自来水管网等。
---- 能量网络是传递能量的网络,如输油管网、天然气管网络。除了这类典型的能量网络外,还有一类高级形式的能量网络,其传输内容是不可见的,比如输电网。一般来说,能量网络是连续的。
---- 信息网络传输的内容是信息,从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到现在的因特网都属信息网络。按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说法,信息网络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信息网络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信息网传输的是模拟信号,高级信息网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就是传输的内容都由“0”和“1”数码组成,也可称之为比特流。
---- 上述三类网络的平衡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水平,会保证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和效率的提高。任何一种网络的落后或不匹配,都将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
---- 当然,这三类网络决不是截然分开的。物质网络可以运输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比如邮件),能量网络也可传递信息,比如电力网也可用来“载波”。一般说,物质、能量、信息网络向下兼容。当我们把这些网络放在一起的时候,传递的内容依次是:固体产品、液体产品、气体分子、电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些内容越来越微观化和虚拟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模拟信号将全部数字化变成数字信号。从复杂固体物质,到简单的气体分子,再到电磁场,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到完全由0和1 组成的比特流,所有的网络均可被归为两类:原子网络和比特网络,其中电磁场形成的网络,是原子网络到比特网络中间的过渡。从网络的性能分析,比特网络是网络的高级形式。
---- 从传输介质看,原子网络的介质是道路、管道,比特网络的介质是金属线、光纤和空中频道,比特网络的建设费用低,占用的物质资源少。
---- 从网络覆盖范围看,原子网络的节点是地理上的城市,覆盖面是平面,比特网络的节点是家庭和个人,覆盖面是立体空间,所有的人都可被包括在特定的比特网络中。
---- 从传播速度看,原子网络是机械速度,比特网络是电磁速度和光速。
---- 与原子网络相比,比特网络具有最大的传递效率。比特流可以压缩传播,现在信息压缩技术可以将信息的压缩比达到十万分之一。比特网络目前采用的是所谓的IP包交换协议,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
---- 更为重要的是原子网络和比特网络的传播的物理机制不同。原子网络(包括电磁场网络)服从牛顿定律: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其动力学机制是由高到低、由密到稀,这些规律在经济学中表现为稀缺性规律和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但是比特网络不服从牛顿定律而只受量子规律的限制。例如,信息容易拷贝,可以多次消费,信息传递的动力学机制是“马太效应”,而非由密到稀,同时光速不变和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原理则是比特网络的运行极限,这些规律在经济学中的表现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 传统经济范式中,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原子网络当然居于主导地位。比如现在我国就大力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铁路网、公路网和电力网。对于象美国这样生产力发达的国家,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已非常强大,服务于提高物质产品交易效率的第三产业以及精神产品就变得非常重要,包括教育、医疗、娱乐产业、传媒产业、软件产业、金融服务业等将占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将依赖比特网络,而不是依赖原子网络,那么经济范式也将从传统经济进入新的网络经济。
---- 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活动中,如果将活动过程细分,可以发现随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是大量的信息流,比如,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谁,交易过程的谈判,生产规模的预测等等都是信息过程,生产的规模越大,消费范围越广,信息活动增加越多。因此物质生产也必须依靠比特网络和原子网络的配合运行。如果围绕物质生产和交易的信息过程非常有效率,将能部分取代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无序流动。比如,在中国,有资料表明,由于信息不畅,每年有大量同样的化肥进出四川,仅交通费用就浪费十多亿元。如果比特网络发达,这样的浪费就完全可以避免。比特网络的运行将提高原子网络的效率。
---- 在发达国家中,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易越来越重要,比如出版业、电影业、游戏业、传媒业等等。在传统的经济中,这些产业总是要物化成原子产品才能进入流通。比如,图书总是要变成印刷品或光盘。这些物化的产品事实上是浪费了资源和降低了流通效率,如果这些产品只存在数字产品,在比特网络中流通,就根本不需要物化形式,当然也不需要原子网络。比特网络将在这些方面取代原子网络。
---- 在服务业中,比如金融业、咨询业,甚至包括政府部门,交易的对象本来就是信用和智力产品,它们的物化形式就是各种证券、报告和文件等。这些物化形式若转换为电子形式,从业人员就可以在家办公,从而节省大量的社会资源。在这方面,比特网络的重要性将高过原子网络。
---- 对美国的新经济进行分析以后,还可以发现比特网络和电子商务存在着互动关系。比特网络和电子商务就好比一辆汽车的两只轮子,这两只轮子要同时转动,而且要转速匹配,网络经济才能平衡发展。
---- 网络经济产业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修路”的产业,二是“运货”的产业,如果比特网络是路,电子商务就是货。具体地说,以美国在线为代表的公司是“修路”的,以亚马逊网上书店为代表的公司就是“运货”的,以雅虎为代表的公司则介于二者之间。所以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投资要交替进行,不可偏废一方。
---- 因特网作为经济活动的平台有三大特点:时空压缩、双向互动和虚拟空间(cyberspace)。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当他拥有一台终端连上因特网时,地理因素的作用对其活动的限制便大为缩小。这就是时空压缩。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传统联系,存在着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网络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双向互动的。在比特网络上,厂商、消费者、政府、非赢利机构甚至个人都在建自己的站点(site),这些站点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虚拟空间。
---- 由于比特网络上述的三大特点,使网络经济的新范式具有以下表现:
---- 总之,网络经济将有别于传统经济,这种区别是质变,其效应将在未来的时代里逐渐展现出来。
利用数据库营销赢得新顾客 2002-01-30 |
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工具——邮件营销 2002-01-30 |
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2002-01-30 |
建立CRM数据库的几个原则 2002-01-30 |
客户关系管理简介(中英文对照) 2002-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