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基本呼叫处理(BCP)
基本呼叫处理(BCP)是一个特殊的SIB,用于处理普通的业务呼叫和触发智能业务。 在CS-1中,没有必要或不用刻意把BCP在GFP上的应用完全模块化,但应当确保在GFP上必需的BCP能和其他的SIB联合起来,为CS-1的业务和业务属性提供全面支持。
在整体功能平面上,BCP和整体业务逻辑(GSL)有两种类型的接口:
POI避免使用一连串的SIB就可以实现指定的业务,POR确定了业务的结果。
CS-1业务的灵活性是通过定义BCP和GSL的特别POI和POR接口来提供的。这种灵活性允许用一连串的SIB来表示基于起始点和返回点的不同业务。
下图是一个整体业务逻辑(GSL)的模型,用于理解BCP在GSL中的位置关系:
BCP提供的基本呼叫功能包括:
CS-1定义了以下起始点(POI)
1) 呼叫发起:这一起始点指明是用户发出了呼叫请求但还没有指明目的地址(也就是摘机但没拨号)。
2) 地址收集:这一起始点指明收到用户发来的目的地址。
3) 地址分析:这一起始点指明通过分析输入的地址确定地址的特征(如是被叫集中付费电话)。
4) 准备完成呼叫:这一起点指明网络准备要接续这个呼叫。
5) 忙: 这一起点指明呼叫的被叫忙。
6) 无应答:这一起点指明呼叫的用户超时无应答。
7) 呼叫受理:这一起点指明呼叫已被击活,但主被叫之间还没接通。
8) 击活状态:这一起点指明呼叫被击活,主被叫之间已接通。
9) 结束呼叫:这一起点指明呼叫已被拆除。
CS-1中定义了以下返回点(POR)
1) 以现有数据继续呼叫:这一返回点指明BCP 将不作变更,继续呼叫处理。
2) 以新的数据进行呼叫:这一返回点指明BCP 将更改一种数据后,再继续进行呼叫处理。
3) 通过处理:这一返回点指明BCP把呼叫作为刚刚到达呼叫处理。
4) 清除呼叫:这一返回点指明BCP将要清除呼叫。
5) 激活呼叫方处理:这一返回点指明BCP具有对呼叫单方的呼叫控制能力。
6) 发起呼叫:这个返回点指明呼叫将要发起,这个呼叫可以是独立于现有呼叫的,也 可以是和现有呼叫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