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信新奇军

2003/11/21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中国居然一直是视频会议产品的市场策源地,尽管我们使用的产品曾经一度为国外厂商所垄断。

两个协议的交锋

  美国AT&T公司是视频通信产品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它曾经在电话网络上做过试验,结果失败了——视频传输速度为两秒钟1帧。

  此后国际电联(ITU)制定了H.320协议,该协议第一次在ISDN上实现了视频传输。基于该协议的视频会议产品,很快便成为主流产品。


  不过,H.320视频会议产品的天然缺陷影响了其市场规模。用户除了需要购买昂贵的交换设备(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多点控制单元)和终端外,还需要支付昂贵的专线建设费用——H.320只能通过专线来实现。四五个H.320终端(会议点)加上一套交换设备,价格大约在一千万元以上,如果加上专线建设,工程总费用还要高出几十个百分点。

  H.320产品在国外并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国内市场虽然乐观一些,但也没有形成规模。当时,国内主要用户为政府、军队等部门,在金融、教育、企业等领域几乎没有应用。这是1996年之前中国视频会议产品的市场状况,也代表了全球的状况。

  1996年,国际电联决定不再继续H.320的研究,改为基于IP包交换技术的研究,并很快推出了H.323协议。1997年前后,以色列的Vcon公司发布了第一个H.323终端,采用了另一家以色列公司Radvision开发的H.323协议栈。当时,除了微软的Netmeeting外,这是全球第一个基于IP的多媒体视频通信产品。

  1998年8月,H.323协议第二版发布,Vcon同时进入国内市场。当年年底,美国VideoServer公司发布了基于H.323协议的全球第一台MCU。2000年,VideoServer更名为Ezenia。2001年,它在美国宣布退出该市场。但直到2002年年底,VideoServer在中国市场上依然十分活跃。

  1998年,H.323终端和MCU刚刚完成商品化时,还是H.320产品的天下。当时,H.320产品在中国内地大约有六七千万元的市场规模,而H.323产品的市场仅只有其5%左右——H.323产品并不为市场和业界看好,大部分视频通信产品生产商都不敢把命运压在其上面。

  当时,全球有四大视频通信终端生产商:Polycom(宝利通)、Vcon、Vtel和Picturetel,有三大视频通信MCU生产商:Accord、Radvision和VideoServer。2001年2月和10月,Polycom先后收购了Accord和Picturetel,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Radvision由专做协议栈软件改行做硬件,VideoServer则逐渐式微。随着日后竞争的加剧,各个公司的产品线都逐渐走向全面化,除了终端产品外,还提供MCU、网闸等系列产品,逐渐从卖产品转向卖方案。

  1999年到2001年期间,正是H.323与H.320激烈交锋的时候。国际上视频领域的大厂商基本上都进入了国内市场,暂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几乎没有游戏规则。据悉,某公司的H.323产品,在中国内地第一单是电力系统某项目,结果,该产品调试了三年,还是一堆废铁,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H.323产品还远没有构成对H.320的威胁。当时,做H.320产品的国内企业主要是中兴通讯,它几乎占有了当时H.320市场份额的80%,红极一时。国内一些公司也在尝试着研发H.323产品,但步履谨慎而缓慢。

差点卖给以色列

  鼎视通就是其中一个赌H.323牌的新兴公司,它的创始人是熊胜峰、戴少华。

  熊胜峰有个同学在VideoServer公司中国办事处,通过这个同学,他了解到视频会议产品的“利润大得有多可怕”。一直关注这个领域技术的熊胜峰,决定自己也试一试。

  熊胜峰把他的想法跟清华同学戴少华谈,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鼎视通公司的雏形——现在全称北京鼎视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与国内许多视频通信领域的创业公司相同,鼎视通也把明天“赌”在了新技术的应用上;但与大部分同类创业者不同,鼎视通既没有深远的背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可谓“出身白丁”。

  “如果走对了路,算我们判断正确;如果这条路越走越窄,那怕走到死胡同,我们也不会后悔,只能说我们判断失误。”2000年年中,他们决定把宝压在H.323上。他们同时另辟蹊径,采用嵌入式设计,以前同类的产品,都是在普通PC机上插入ISA卡或PCI卡的设计。

  到2000年7月份,熊胜峰和戴少华基本上完成了鼎视通视频会议MCU的设计,但他们还需要验证一下自己的设计,特别是对操作系统部分,那是他们最不熟悉也最没有把握的部分。

  于是,熊胜峰和戴少华凑了两万元,买了一台华硕笔记本电脑,请了一位Linux高手来在该操作系统上验证他们的设计。三个月后,Demo做了出来,十分成功。

  两人本来想把这个设计卖给以色列的Vcon公司,还为此一起投奔其门下打工。但当时,Vcon公司已经确定其研发策略是在Radvision协议栈上继续研发,而不是像他们建议的那样推倒重来。

  尽管两人可以直接向以色列本部汇报,但仍是通过北京办事处来协调,而办事处在研发上的发言权很小,所以,两人的想法基本上无法在Vcon兑现——尽管两人还专门为此去了趟以色列。最后,他们离开了Vcon公司。

  2001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鼎视通正式注册成立,李华军也正式成为三个创业者之一。3月,鼎视通的样机就送到江苏省水利厅的一个项目中去竞标,这是一台1U的嵌入式MCU。

  当时,鼎视通的所有竞争者是清一色的外国品牌,作为惟一一个国产品牌,它的测试结果令用户十分吃惊:在支持24个终端(会议点)的系统中,鼎视通是惟一一个“跑”到1.5MB带宽的产品,其他产品最多只能“跑”到768KB。

  尽管当时用户的网络环境比较差,但还是能明显看出鼎视通产品的图像质量远优于国外竞争者。

  但是,鼎视通失去了这一标。原因很简单,用户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品牌,甚至担心鼎视通将来可能会倒闭后,无法继续提供售后服务。

  不过,用户私下里告诉熊胜峰:鼎视通的产品其实很不错,特别是一些新功能,国外产品根本没有。用户甚至承诺:如果鼎视通能“活”过两年,他们一定买它的产品。这对一个刚刚成立几个月的小公司而言,无异是一种奢望,就连信心十足的创业者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后来的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结果,鼎视通不仅“活”过了两年,还在两周年庆典之后迎来一个意外的大飞跃。

人无我有

  2001年8月和9月,鼎视通连中三单,都是在教育行业:一个是北京广播学院,一个是武汉电大,一个是新疆电大。在这三单的竞标中,鼎视通的价格优势和功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一个新功能。

  当时,这个新功能只有鼎视通有,竞争对手都没有,它就是远程控制视频通信终端的摄像头,即:用户在多点会议中通过终端发送控制信号来调整远程摄像头的方位。当时,鼎视通MCU支持的是Vcon终端、Polycom终端、TandBerg终端,这些终端品牌在国内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

  因为这个功能不是H.323协议的标准功能,鼎视通只好先行一步自主开发了。也许正是因为H.323协议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间,鼎视通才可能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甚至比国外企业先行一步,成为许多应用功能的创始者。加上对中国用户需求的贴切把握,它比国外同类产品有了更多独有的功能,其中,鼎视通的主席控制和电视墙服务器就是两个最成功的例子。

  所谓主席控制,就是在视频会议进行时,如何来管理与会者的发言。国外与国内的情况完全不同。

  在国外,一般会议都属于讨论性质,主持人或主席只是一个会议组织者或协调者,与会者一般可以随时发言,机会比较平等,所以,视频会议产品也采用语音激励方式,即:谁发言,画面自动切换到谁那里。

  在国内,一般会议则属于上传下达性质,主持人或主席往往具有控制会议进程的权力,与会者不能随便发言,发言机会一般不是对等的,所以,视频会议产品无法采用语音激励方式,需要一个控制台来控制会议进程。也就是说,需要像电视台的导播那样一个角色,但这个角色又不能是局外人,必须身处会议当中(否则,他怎么知道该谁发言,不该谁发言)。于是,就有了电视墙服务器,它就是一个控制台,通过电视墙上不同的电视显示各个会场的画面,然后根据会议进程,切换发往各个会场的画面。

  鼎视通是从上海市某社保项目发现电视墙服务器这个需求的,当时,用户要求在视频会议的中心会议室看到所有会场的情况。

  有些竞标者知难而退了,有的则提出一些折衷方案,典型的有:每个会场配备两套会议终端,中心会议室配备多台会议终端与所有分会场采用端到端的连接。这个折衷方案的明显问题是:整个工程造价费提高。用户最终没有采纳折衷方案。

  鼎视通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这方面的研发。熊胜峰想,实际上各个会场的信号其实已经传输到MCU中了,只是无法提取出来,如果采用一个专用服务器来提取这些信号,然后再把它传输到电视墙上去,岂不更有效?!这就是鼎视通电视墙产生的来龙去脉。

  2002年,鼎视通电视墙服务器拿到了第一个大单,它属于春兰集团视频会议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包括47个终端,搭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视墙:拥有46台电视机。

  2003年四五月“非典”期间,鼎视通连续接到大单,在同业竞争中,甚至打败了国外一些传统老牌产品,除了因为其产品价格具有较大优势外,其切合中国用户需求的独有产品功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春兰集团这个项目中,用户告诉熊胜峰:外国人都很自负,不愿意为中国用户专门开发一些特殊功能,而中国的产品则不同。也许,这就是中国国产品牌的未来出路吧。也许,现在这些独有的功能还仅是竞争中的一招“杀手锏”,以后未尝不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主要MCU产品

Polycom的MGC-100

  MGC系列产品是具备多媒体处理器和H.3××互通网关功能的MCU,并遵从国际电联ITU-T关于56Kbps至2Mbps速率的视像会议及多点多媒体桥接设备的相关标准。MGC-100可在单一平台上实现IP、ISDN和ATM网络的互通,可直接接入H.323(IP)网,支持H.320(ISDN)网络,在单一平台上支持整合的多标准协议,所有支持的网络都可访问和使用MGC-100先进功能,无需外接网关。

VTEL的VBridge 6000

  VTEL公司的VBridge 6000是为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专门设计的MCU,该设备运行在IP网络环境下,实现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多点控制功能。VBridge 6000的主要功能有:多点会议控制,多种音视频切换方式:广播、点播、分会场轮流巡视、四画面分割显示,支持主席控制方式,同时支持多组会议、会议召集,支持远端摄像机遥控,支持多MCU级联。

中兴通讯的ZXMVC8500

  中兴通讯的ZXMVC8500是支持H.323的MCU,是能够满足所有多媒体会议需求的网络平台,依照H.323及T.120协议设计,集多点控制器与多点处理器于一身,最多可以同时为48个终端服务。主要特点有:接入同一会议的终端可采用不同的声音编码算法,内置音频网关允许POTS用户直接拨入会议,支持H.261/H.263的高品质图像,每路对话最高速率可达1.5Mbps,支持MCU拨出及终端拨入的会议组织方式。

鼎视通DST H.323 MCS

  DST H.323 MCS是鼎视通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高性能媒体交换设备,提供在分组交换网络平台之上的多种媒体交换服务。单台设备可支持最多128路视音频并发连接,可支持最多8个并发会议,支持64Kbps到3Mbps的多种速率连接,通过两级星型级连,可实现高带宽、超大规模会议应用,可通过网关设备接入H.320设备。支持内置数据桥接方式,支持外置数据服务器方式。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相关链接:
鼎视通视频会议系统在云南电力的应用 2008-08-05
DST H.323 MCS 4000 2007-02-27
鼎视通助力招商证券 2006-11-20
DST H.323 MCS进驻意大利驻华大使馆 2006-04-07
鼎视通Broad5顺利登陆日韩 2006-04-07

分类信息:     文摘   技术_视像通讯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