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终端测试大纲
周雪岭 刘勇 2004/03/24
前 言:| 一、系统准备 | ||
| 测试方法: | 终端设备从加电至可进行呼叫的时间。 | |
| 测试结果: | 加电启动时间 | ( )秒 |
| 二、操作平台 | ||
| 测试方法: | 打开终端,检测其使用的操作平台。 | |
| 测试结果: | 操作平台 | Windows平台( ) 专用平台( ) |
| 三、必备部件 | ||
| 测试方法: | 系统正常工作时,除编解码器、摄像机、麦克风、遥控器和普通电视外,是否必须使用其他外设,检测终端标准配备的控制设备。 | |
| 测试结果: | 键盘 | 无须( ) 必备( ) |
| 鼠标 | 无须( ) 必备( ) | |
| PC显示器 | 无须( ) 必备( ) | |
| 四、镜头方向控制 | |||
| 测试方法: | 上下左右调节终端摄像头,观察其是否按指令动作,同时图像是否随之变化,以及摄像头所能调节的范围。 | ||
| 测试结果: | 上/下 | 是( ) 否( ) | 范围: |
| 左/右 | 是( ) 否( ) | 范围: | |
| 五、镜头变焦功能 | ||
| 测试方法: | 调节终端摄像头的焦距,观察图像是否随焦距的变化而正确的变化,以及焦距所能调节的范围。是否能自动聚焦。 | |
| 测试结果: | ZOOM + / - | 是( ) 否( ) ( )倍 |
| 自动/手动焦距 | 是( ) 否( ) | |
| 六、镜头预置位功能 | ||
| 测试方法: | 将镜头设置不同的位置并保存,然后使用预置功能调出这些预置位,观察位置是否正确。 | |
| 测试结果: | 预置位数目: | |
| 七、镜头保护 | ||
| 测试方法: | 观察镜头工作的特征。 | |
| 测试结果: | 防尘保护外罩 | 是( ) 否( ) |
| 云台随意转动 | 是( ) 否( ) | |
| 八、远端镜头遥控 | ||
| 测试方法: | 终端点对点呼通后,是否能实现远端镜头遥控。 | |
| 测试结果: | H.323 | 能( ) 否( ) |
| H.320 | 能( ) 否( ) | |
| 九、音频、视频设备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采用的音频、视频输出设备。 | ||
| 测试结果: | 接口类型 | ||
| 视频 | 复合视频输入 | >=4( ) < 4 ( ) | |
| 复合视频输出 | >=4( ) < 4 ( ) | ||
| S-VIDEO输入 | >=2( ) < 2 ( ) | ||
| S-VIDEO输出 | >=2( ) < 2 ( ) | ||
| VGA输入 | 具备( ) 不具备( ) | ||
| VGA输出 | 具备( ) 不具备( ) | ||
| 音频 | 音频输入 | >=4( ) < 4 ( ) | |
| 音频输出 | >=3( ) < 3 ( ) | ||
| 十、网络接口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标准配置同时支持的网络接口。 | ||
| 测试结果: | 以太网 | RJ-45 | 支持( )不支持( ) |
| 带宽 | |||
| ISDN | BRI | 支持( )不支持( ) | |
| 带宽 | |||
| 专线 | V.35 | 支持( )不支持( ) | |
| 带宽 | |||
| 串行数据 | RS-232 | 支持( )不支持( ) | |
| 多种网络接口同时支持 | IP/ISDN/专线/数据 4种 | 同时具有( )部分支持( ) | |
| 接入方式 | 设备标配( )外接附件( ) | ||
| 十一、呼叫管理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配置音频、视频标准及会议速率。 | |
| 测试结果: | 音频编码算法 | 指 定 :能( ) 不能( ) |
| 自适应:能( ) 不能( ) | ||
| 视频编码算法 | 指 定 :能( ) 不能( ) | |
| 自适应:能( ) 不能( ) | ||
| 图像清晰度 | 指 定 :能( ) 不能( ) | |
| 自适应:能( ) 不能( ) | ||
| 呼叫连接速率 | 指 定 :能( ) 不能( ) | |
| 自适应:能( ) 不能( ) | ||
| 自动应答开关 | 有:( ) 无:( ) | |
| 十二、音频控制配置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音频输入、输出特性。 | |
| 测试结果: | 输入增益调整 | 能 ( ) 不能( ) |
| 每路输入独立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输出增益可调 | 能 ( ) 不能( ) | |
| 每路输出独立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自动应答后静音开关 | 具有( ) 无 ( ) | |
| 回声抑制 | 具有( ) 无 ( ) | |
| 每路输入独立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背景噪声抑制 | 具有( ) 无 ( ) | |
| 每路输入独立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自动增益控制 | 具有( ) 无 ( ) | |
| 每路输入独立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VCR伴音自消功能 | 具有( ) 无 ( ) | |
| 十三、视频控制配置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视频输入、输出特性。 | |
| 测试结果: | 摄像头亮度人工调整 | 能 ( ) 不能( ) |
| 摄像头亮度自动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摄像头焦距人工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摄像头焦距自动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摄像头白平衡人工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摄像头白平衡自动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VGA输出主视频活动图像 | 能 ( ) 不能( ) | |
| VGA输出辅助视频活动图像 | 能 ( ) 不能( ) | |
| VGA输出VGA输入端口图像 | 能 ( ) 不能( ) | |
| VGA输出清晰度调整 | 能 ( ) 不能( ) | |
| 主/辅视频输出画中画显示 | 能 ( ) 不能( ) | |
| 主/辅视频输出双显示器显示 | 能 ( ) 不能( ) | |
| 十四、传输协议 | ||
| 测试方法: | 终端是否支持及同时支持H.320/H.323/H.331网络协议。 | |
| 测试结果: | H.323 | 能( ) 否( ) |
| H.320 | 能( ) 否( ) | |
| H.331 | 能( ) 否( ) | |
| 同时支持 自动适应 | 能( ) 否( ) | |
| 十五、音频参数配置 | ||
| 测试方法: | 两个终端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互通,测试所支持的音频及视频格式。 | |
| 测试结果: | 音频格式 | 是否支持 |
| G.711 | 是( ) 否( ) | |
| G.722 | 是( ) 否( ) | |
| G.728 | 是( ) 否( ) | |
| G.722.1 | 是( ) 否( ) | |
| 自动适应 | 是( ) 否( ) | |
| 十六、视频参数配置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采用的视频标准及适应方式。 | |
| 测试结果: | 视频格式 | 是否支持 |
| H.261 | 是( ) 否( ) | |
| H.263 | 是( ) 否( ) | |
| H.264 | 是( ) 否( ) | |
| 60场/秒动态图像(H.263++) | 是( ) 否( ) | |
| 60场/秒全屏显示 | 是( ) 否( ) | |
| 自动适应 | 是( ) 否( ) | |
| 十七、会议速率配置 | ||
| 测试方法: | 检测终端设备采用不同会议速率的连接情况。 | |
| 测试结果: | 64/128/192/256/384/ 512/768/1152/1920 | 是( ) 否( ) |
| 3Mbps—广播级图像质量传输 | 是( ) 否( ) | |
| 自动适应 | 是( ) 否( ) | |
| 十八、唇音同步功能 | ||
| 测试方法: | 一端从一到十报数,报数同时用手指示意,远端观察唇音同步效果。 | |
| 测试结果: | 差( ) 好( ) | |
| 十九、编码延迟大小 | ||
| 测试方法: | 不同厂家使用相同传输线路,在中心站点将摄像头对准一指针秒表,远端站点将主视频输出环路到发送视频源,中心站点即可看到实际指针时间与编码传输时间之差。 | |
| 测试结果: | 计时结果: | |
| 二十、回音抑制功能 | ||
| 测试方法: | 不同参测厂家将系统MIC与扬声设备等距摆放,并将输出音量调至接近,播放录音或读一段报纸,检查是否有回音。 | |
| 测试结果: | 差( ) 一般( ) 好( ) | |
| 二十一、噪音抑制功能 | ||
| 测试方法: | 发端念一段报纸,MCI旁摆放带风扇的机箱,或开启室内空调、风扇等发声设施,在设备上开关噪声抑制开关,在另一端倾听噪音大小对比,应有明显区别。 | |
| 测试结果: | 效果差,无差别( ) 不明显( ) 效果好,明显( ) | |
| 二十二、自动增益功能 | ||
| 测试方法: | 保持环境安静,在距麦克风远近不同的地方讲话,远端倾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应无明显区别。 | |
| 测试结果: | 效果差,明显( ) 不明显( ) 效果好,无差别( ) | |
| 二十三、异常断电稳定性 | ||
| 测试方法: | 终端设备处于呼叫连通状态下,用非正常的方式关机(突然断电),再加电后立即重新建立呼叫连接,考察终端工作情况。 | |
| 测试结果: | 终端工作情况 | 正常工作( ) 有异常现象( ) |
| 一、多点会议建立 | ||
| 测试方法: | 建立4点会议。 | |
| 测试结果: | 远端呼叫中心 | 支持( ) 不支持( ) |
| 中心呼叫远端 | 支持( ) 不支持( ) | |
| 逐点呼叫建立会议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快速群呼建立会议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呼叫中带宽自动分配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多点连接状态显示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二、多点会议最高速率 | ||
| 测试方法: | 以不同速率建立4点会议。 | |
| 测试结果: | 3点会议—1M | 支持( ) 不支持( ) |
| 4点会议—768K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三、多点分屏会议图像质量(连续性) | ||
| 测试方法: | 以不同速率建立4点会议,分屏显示,观察图像质量。 | |
| 测试结果: | 128K | 连续( ) 一般( ) 动画( ) |
| 256K | 连续( ) 一般( ) 动画( ) | |
| 384K | 连续( ) 一般( ) 动画( ) | |
| 768K | 连续( ) 一般( ) 动画( ) | |
| 四、多点分屏会议图像质量(清晰度) | ||
| 测试方法: | 以不同速率建立4点会议,分屏显示,观察图像质量。 | |
| 测试结果: | 128K | 清晰( ) 普通( ) |
| 256K | 清晰( ) 普通( ) | |
| 384K | 清晰( ) 普通( ) | |
| 768K | 清晰( ) 普通( ) | |
| 五、多点会议混合模式接入 | ||
| 测试方法: | 以不同视频编码模式接入4点会议。 | |
| 测试结果: | CIF/4CIF | 支持( ) 不支持( ) |
| CIF/XGA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双路视频图像传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六、内置H.320/H.323网关功能 | ||
| 测试方法: | 建立IP点对点连接后,将ISDN终端加入 | |
| 测试结果: | IP/ISDN终端混合加入 | 支持( ) 不支持( ) |
| 七、内置MCU级联接入特性 | ||
| 测试方法: | 建立与外置MCU连接后,将其他终端加入内置MCU。 | |
| 测试结果: | H.323下可级联 | 支持( ) 不支持( ) |
| H.320下可级联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八、建立四点会议 | |||
| 测试方法: | 以不同速率建立4点会议,分屏显示,观察图像质量。 | ||
| 测试结果: | 主席浏览其他会场 | 四分屏状态 | 支持( ) 不支持( ) |
| 全屏状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主席会场任意指定发言会场广播 | 支持( ) 不支持( ) | ||
| 语音激励切换发言会场广播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全屏显示与分屏显示快速切换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指定广播模式与语音激励模式快速切换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任意删除某点出会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拒绝某点加入会议申请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九、语音接入功能 | ||
| 测试方法: | 建立多点视频会议。 | |
| 测试结果: | 呼入普通市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呼出普通市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呼入IP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呼出IP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电话会议接入及交换 | |||
| 测试方法: | 建立多路电话/视频会议。 | ||
| 测试结果: | 接入容量 | 0视频+5路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2视频+3路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3视频+4路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4视频+1路电话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一、VGA 输入/输出端口 | ||
| 测试方法: | 测试VGA输入/输出端口的即插即用和实用性。 | |
| 测试结果: | 具有VGA输入端口,PC即插即用 | 是( ) 否( ) |
| VGA输出端口可输出远端主摄像头动态图像 | 是( ) 否( ) | |
| VGA输出端口可输出远端PC动态高清晰图像 | 是( ) 否( ) | |
| VGA输出端口可输出远端PC静态高清晰图像 | 是( ) 否( ) | |
| XGA 信号图像无损传输1024x768像素 | 是( ) 否( ) | |
| 二、动态双路视频传输--视频源选择 | ||
| 测试方法: | 从所有的5路视频端口中任选2路向对端发送 | |
| 测试结果: | 2路动态视频传送(主会场图像+DVD图像) | 能( ) 否( ) |
| 2路动态视频传送(主会场图像+XGA图像) | 能( ) 否( ) | |
| 无须添加任何硬件 | 能( ) 否( ) | |
| 无须添加任何软件 | 能( ) 否( ) | |
| 三、动态双路视频传输--视频清晰度 | ||
| 测试方法: | 实现双视频源后,观察其清晰度及独立性 | |
| 测试结果: | 2 路视频可独立编码 CIF+CIF | 能( ) 否( ) |
| CIF+4CIF | 能( ) 否( ) | |
| CIF+XGA | 能( ) 否( ) | |
| 2路视频占用带宽可动态自适应调整 | 能( ) 否( ) | |
| 四、广播电视级的视频传送 | ||
| 测试方法: | 对比CIF与ICIF传送效果 | |
| 测试结果: | ICIF(60场/秒)模式传送效果优于CIF(30帧/秒)模式 | 能( ) 否( ) |
| 五、IP数据共享式PC图像调用于传送 | ||
| 测试方法: | 调用网络内任意PC机显示画面并传送至远端 | |
| 测试结果: | 可调用任意PC机画面本端显示 | 能( ) 否( ) |
| 可传送调用的PC机画面至远端显示 | 能( ) 否( ) | |
| 一、网络管理安全性保障功能 | ||
| 测试方法: | 检查终端所支持的管理保障协议 | |
| 测试结果: | 远程登录权限验证 | 支持( ) 不支持( ) |
| 使用者登录权限验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菜单使用权限验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系统软件升级专有密码验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流广播接收权限验证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流广播远程启动权限设定 | 支持( ) 不支持( ) | |
| 共享式PC图像传送PC访问权限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二、视频传输安全性保障功能 | ||
| 测试方法: | 检查终端所支持的安全保障协议 | |
| 测试结果: | H.323下的地址转换 (NAT) | 支持( ) 不支持( ) |
| 支持内嵌式DES(64位)加密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支持内嵌式AES(128位)加密 | 支持( ) 不支持( ) | |
| ISDN内嵌信源加密 | 支持( ) 不支持( ) | |
| TTL值设定(防止广播风暴)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抗病毒侵袭(编写实验程序) | 支持( ) 不支持( ) | |
| 抗大量数据攻击(用实验程序向终端网口连续发大流量数据包) | 支持( ) 不支持( ) | |
| 三、自动降速:以IP为通讯试验环境,检验自动降速效果 | ||
| 测试方法: | 呼叫连接后,拔出网线,在10秒内插回,会议不中断 | |
| 测试结果: | 无须重新拨号,保持加密状态 | 能( ) 否( ) |
| TANDBERG视频会议终端产品优势列表 2004-03-25 |
| 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 2004-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