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VoIP

IP电话、短信挑战传统电信业务

安梓 2003/03/06

  IP电话与短信息服务都是这两三年间电信运营商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新型电信服务,相比一些传统的语音服务,二者因为在资费上具有低廉的优势,给消费者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换个角度,在电信运营商及一些从事此类业务的企业眼中,二者带来的却是迥然不同的经济效益,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IP电话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短信业务则是一块香饽饽,且正逢其时,众人争而食之。说得更直接点,IP电话业务量的飙升是以直接分流掉原先的语音服务利润来实现的,而短信息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

  从记者掌握的资料和数据来看,中国电信募股前夕,对外界公布2000年的国际业务收益为51.77亿元人民币,但受IP电话的冲击,2001年只有33.92亿人民币,下跌了34.5%。相形之下,短信息服务却炙手可热,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移动手机短信的发送量是159亿条,2002年超过500亿条,营业收入达50亿元人民币,各类的内容提供商(SP)因此寻找到了网站的“钱”途。短信甚至发展为一个新的产业,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仔细考察这二者背后的潜台词,颇值得思考。

  在记者看来,IP电话的市场竞争是最充分的。1999年3月14日,中国信息产业部批准中国电信、联通、网通和吉通四大运营商开展IP卡业务。按照时间的顺序,中国电信于1999年4月28日开通IP电话17900和17901;同年5月17日,也就是世界电信日,中国吉通开通了17920和17921;6月28日,中国联通开通了17910和17911;到1999年年底的12月28日,中国网通也开通IP电话17930和17931,形成了“四虎相争”的景象。从1999年5月,吉通网络通讯公司推出第一张IP电话卡以后,几大运营商在这块市场上的竞争风起云涌。最后以电信、联通、吉通、网通各自分得65%、20%、10%、5%的市场份额告终。1999年底,中国联通率先推出企业IP主叫业务。之后电信介入,借其“百年老店”的庞大数据资源和网络优势,一下子就抢占了整个市场的50%-70%份额。2000年的世界电信日,中国移动开通IP17951长途业务。到2002年2月28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的批准,中国铁通也推出了17998的IP业务。至此,能够开展IP业务的运营商已经达到6家。同年6月28日,由于中国电信的平台太大,中国信息产业部又给了它用于省一级地方的IP电话入网号17908和17909。从此,在IP电话业务领域,“六角大战”的格局开始升级。

  “六角大战”的直接结果就是IP电话价格一路直线下降。以去年下半年来竞争的重点IP公话为例,由于联通、铁通来势凶猛,国内长途的价格很快地就落到了每分钟0.3元的低位上,除此之外,IP主叫电话的资费也低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春节前夕,一些地区联通、铁通的长途资费标准甚至低过了每分钟0.2元,几乎和市话相同。中国电信在开通IP电话以后,除了这个业务量飙升,其他业务如DDD国内长话业务和IDD国际长话业务却是明显下降了。而下降的数据,电信长话部门的人员始终没有透露,只是告知每年这两部分的业务量是以10%递减,一些地区DDD和IDD业务量的降幅高达30%、甚至40%以上。“事实上,中国电信不愿发展IP,但又不得不发展IP。IP电话是一把双刃剑。”上海电信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对媒体如是说。这样的情形同样出现在其他的电信运营商身上。很大程度上,运营商在用IP电话的资费提供传统的长途语音服务,在电信业务利润趋薄的形势下,IP电话确实成了运营商一个难以言说的痛处。

  与此截然相反,短信息市场却一片红火。中国移动发表的相关报告称,2002年从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上得到六七百万美元的收入,到2005年这个数字更将高达近5700万美元。在以手机短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蓬勃发展过程中,除了移动运营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内容提供商SP。据了解,目前与中国移动签约合作的SP已经有300多家,其中已成规模的SP大约有15家,它们虽然只占签约总数的4%,而它们的收入却占总收入的80%。大约有8家SP月收入达到700万至1000万元,从信息费看,月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有十余家,而且有的SP的收入还在以每月20%的速度递增。手机短信的成功正是产业链成功黏合的结果。中国移动早在2000年12月就推出了“移动梦网”计划,它倡导在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起一种多赢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就是产业链的形成,它迅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如今,手机短信业务可谓丰富多彩,手机用户通过简单按键就可获得诸如新浪头条新闻、天气预报、股票信息、交通定位等等的短信,甚至还能进行移动QQ聊天。

  由于传统的国际、国内及港澳台长途业务正在受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IP电话的冲击,中国电信开始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去年,电信看到短消息市场火爆,推出了固定电话短消息--“家家e”计划。但由于终端不成熟,缺乏有力的ICP支持,该业务至今没有起色。即便如此,数据业务仍被证明是电信潜力最大的业务。中国电信在数据领域已经积累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但数据业务收入在电信总收入中的比重不到10%,可谓潜力巨大。以互联星空为标志,中国电信在新的经营模式和观念上展开了行动,而非IP电话领域被牵着鼻子走仓促应战的被动做法。

  同时,据记者了解,短消息自身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目前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手机厂商等,正把目光投向多媒体短信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信息,短消息就获得了如此大的商业成功,而多媒体短信息一旦推出,短消息会抢走更多传统业务的饭碗。

  面对数据市场的新变化和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电信运营商们应致力于建立服务新机制,以期能够快速地了解用户需求,同时与各类SP、终端生产商合作,通过组合与业务捆绑,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乃至是针对某类甚至某个用户的个性化电信服务,从而以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提供手段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电信运营商们应该未雨绸缪,在新业务开发上狠下功夫,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巨人。

中国通信信息(www.cci.cn.net)


相关链接:
SIP缺陷使VoIP设备不安全 2003-02-26
Avaya跃居IP语音通信市场领先地位 2003-02-25
三菱即将推出IP移动电话 超长待机时间 2003-02-25
个性化服务使吉通公司IP电话比上年增收60% 2003-02-24
北电启动运营商VoIP计划 2003-02-19

分类信息:  市场动态_与_电信  市场动态_与_voip  电信_与_vo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