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银行     [相关厂商信息]

信用卡移动电话上“安家”

2003/09/03

  快捷的移动支付、日常的小额购物,正在因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信用卡公司的努力而发生微妙的改变。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信用卡正在尝试脱下传统的塑胶外衣,转而将移动电话作为新的家园。

移动信用卡惠及多方

  移动电话运营商、信用卡公司和零售商等都在酝酿此类计划,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可随时、随地、随意使用的新型信用卡。

  这项服务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受益者包括从电信运营商到银行等诸多参与者。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坚信,这种服务会催生新一代消费群体,他们将使用信用卡来支付日常的小额消费,而不再借助袋中的零钱。

  同时,移动通信运营商也将此视为网络业务的发展契机,它不仅仅将增加数据流量,更重要的是将使手机进一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中心。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最发达的几个地区,日本和韩国等市场在手机与信用卡的结合应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信贩是日本最大的信用卡公司,该公司新业务计划与开发负责人Narukawa认为,这种新的模式将完全取代塑胶信用卡。日本信贩目前拥有1,530万日本信用卡用户。

  日本信贩已经与移动通信巨头NTTDoCoMo走到一起,共同开发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系统使用DoCoMo在市场上畅销的i-mode手机,通过它向与收银机连接的专用红外读卡机发送红外线信号,目前这一系统正处于测试阶段。

  Narukawa还专门在一家音像店作了演示,通过手机菜单调用了信用卡功能,并将信号发送到红外终端上。仅仅用了两秒钟,Narukawa的Visa卡数据就传输到收银机上。收银机随后就打印出了Narukawa的CD购物收据。

  Narukawa指出,日后的数据传输时间会减少到1.8秒以内。该系统定于明年4月在全国部署,目前约有100家零售商参与了这一系统技术的试运行。据介绍,插入收银机中的专用红外线终端售价仅为90美元左右,而且应用简单。

  据悉,DoCoMo和KDDI等移动通信运营商都与手机厂商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以此保证手机能够支持这项服务。DoCoMo宣布,所有的新手机都将支持信用卡功能。KDDI也计划在明年面世的新手机中加入这项功能。虽然DoCoMo和KDDI都没有设定具体的用户数目标,但分析人士认为,这种系统到明年年底的用户数有望达到数百万。

发展模式困扰参与者

  但目前的问题是这种新型的付费模式如何付诸实施,又有多少用户愿意接受这种新服务?走在前面的试销厂商正在全球各地寻找这一答案。

  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手机的日益普及并未有效改善消费者懒于使用信用卡的情况。以日本为例,该地区的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78%的高水平,但信用卡使用率却相当低。日本的信用卡或借记卡消费仅占个人支出的约5.6%,远低于美国的31%左右。日本的老人更是把信用卡消费视为欠债。

  不过对喜爱时尚的年轻人来说,移动信用卡服务或许将有所作为。许多日本年轻人对手机都非常热衷,有数据显示,一些手机用户每月的手机费用甚至会达到200美元。

  另外,这种新型服务的实现方式也是众说纷纭。一些厂商力主让手机直接向收银机发射红外线识别信号;而另一些却希望在手机中嵌入特殊的晶片,便于用户的扫描仪识别;还有一种观点是主张采用毫无新技术可言的系统,即由银行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信,提供信用卡交易授权即可。

  大量的主张也反映出这一新服务对整个行业的重要性。Visa国际组织亚太区电子商务部门高级副总裁柏马克说:“这就像一场纸牌游戏,人们都不希望将宝仅仅押在一方。”

  在新加坡,电信监管机构资讯及通信发展局(IDA)主张推行数个不同的测试项目,目的是防止运营商控制新的支付模式。IDA希望用户无论采用哪家运营商的服务,都能使用移动支付系统功能。

  其中一种方案是,由相关的几家公司联合提供一种“移动钱包”晶片。该晶片被配置在用户的手机中,包含用户的所有信用卡信息。用户能通过无线接入协议访问指定影院的网站,购买电影票,通过输入密码来激活信用卡功能。

  另一个项目由信用卡公司、银行及运营商共同实施,通过短信和电话银行功能来完成交易。消费者在等候交费时,可以致电电话银行服务中心,获得授权号码,从而可让系统直接借记消费者账户,或者向信用卡收费。数秒后,他们就可收到仅在10分钟内有效的授权密码。收银员将该密码输入到普通的付款终端上便能完成交易。

  在菲律宾,当地的电信运营商Smart通信公司正与万圣卡合作,持卡人只要发送短信到运营商处便可实现手机预付卡的充值。这是此类应用中最简单的一个项目,在菲律宾大受欢迎。目前有三十多万菲律宾人在使用这项服务。

  但是,移动信用卡服务的多种操作方式却为信用卡公司带来了烦恼。他们表示,目前还没有找到通行世界的统一解决方案。技术水平和信用卡消费模式的差异意味着信用卡公司必须投资于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寻找出适合某个市场的方案。正如Visa国际组织的柏马克所说:“技术因市场而异。”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链接:
手机收发电子邮件有突破--无需上网不限型号 2003-09-02
运行在移动数字网络上的移动多媒体方案 2003-08-25
随时随地找到你 2003-08-25
青牛搭建中国移动1259061信息服务平台 2003-08-25
手机银行技术应用探讨 2003-08-25

分类信息:  移动增值_与_银行     热点专题_移动增值_文摘   文摘   行业_银行_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