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演进与发展趋势

刘韵洁 2008/04/08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

  这次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演进的趋势,另外一个是发展的趋势。发展指的是像邬院长讲的是国外今年的发展思路,以及对于我们的一些启发。

  刚才,什么是下一代的网络,邬院长已经讲得很透彻了,但是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我首先说一下,NGN这个概念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很多网络有人说,10年以后是不是NGN,这都可以适用。我们暂且按照ITU-T的定义,它这个NGN,我们觉得从它的这个定义的区别来看,有几个技术的问题。 第一个区别是分组技术,什么是分组技术?IP技术也是分组技术?采用什么样的协议、编址这些东西都需要归档。你说现在的IP技术也是分组技术,也有协议和编址这些东西都要归档,那么也是NGN。那么,刚才邬院长说的欧洲、欧盟、美国,都对网络融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一些要求和标准。

  第二个就是网络的结构,功能的结构表示了QoS,那么,这里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隐含着安全的问题。另外,就是要给用户任意接入不同网络的能力。现在我们做不到,这需要整个的政策、管理的方面都要做这些工作。不管哪个网络接入之后,我可以今天用电信的,明天用网通的,后天我用移动的。实际上,这个要求是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便利。但是,这一点上,企业和运营商都没有关注这个方面的情况。

  另外就是普遍的移动性和服务的一致性。这个我不讲了,大概从定义来讲,可以归纳出5个方面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首先要分析我们的IP网络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就是演进的思路。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现实,10年之内,或者是20年之内,可能IP都是为主的。以IP的网络的方式提供业务,我基本上认为10年以内不会有新的技术来取代。但是,新的技术出来取代新的IP网,我认为在10年,甚至是20年之间才可以出来取代IP网。所以,我认为现在的IP网的演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解决现在的问题,寄希望于10年、20年以后革命的路线,我认为运营商、用户、业务是等不及的。

  但是,IP网存在什么问题?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不可控、不可管,无法管QoS,还有安全问题和可扩展性的问题。今天,我重点介绍前面三个问题。就是不可控、不可管,无法解决QoS,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我认为,首先分析现在的IP网,为什么不可控不可管,无法保证QoS?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网络没有测试功能,没有感知功能。路由器之间不能交换网络的状态信息。咱们大家经常说,IP网是一个傻瓜的网,没有智商,这是造成了IP网不可控、不可管最根本的原因。原来是通过加大带宽、缩短时间,有人认为加大OSPF就可以解决网络的不可控、不可管的问题。那么,既然这个网络的状态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网络发生了故障,但是这个网络的路由器感知不到这个故障。所以,网络没有流量工程、没有操作维护管理、资源管理功能,这是造成了网络不可控、不可管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ATM为什么是可控、可管的?就是因为它有了这些功能。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说不能解决,就是刚才邬院长讲的,在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让它承担这么繁重的任务这么多的业务。所以,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证明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解决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在路由器的接口上把这些功能增加到路由器里面去。并且增加一些网络管制的控制功能,这样可以增加一些网络的测试功能,对于网络的断口和整个的利用率还有状态的情况,随时都可以感觉到。根据这样实时的状况来计算路由,这个网络肯定是可控可管的。但是,现在又有了进一步的技术,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多说了。

  那么,路由器越来越可以解决用户的需要。比如说我这个手机,我们两个人通话的时候说见面,把视频引进来,或者是有一个数据的业务,一个OSPF里面可能有4个不同的业务,那么这个IETF里面有文稿解决不同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思路是2001年的思路,那么直到2005年才开始对于IETF接纳为标准。像华为、思科都认同这个改造的功能,但是后来愿意改,有一个厂家看完了之后说我1年就可以改出来,但是到现在已经10年了,这个改造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这些工作是不断地在做。这些厂家这些功能都有,实际上他们只是完成了一部分。

  这个不是现在的图,这大概是10年以前的图,10年以前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能不能把这样一个网络在物理平台上提供?这是几十年在网络融合方面,演进的例证。但是,这些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所以提出了下一代的NGN,又把多业务作为重要的概念提出来。可见,对于网络的融合,这是一个前赴后继在追求的梦想。

  怎么样用一个网络平台实现多个业务?能不能实现多个业务?实际上,经过了实践的证明是可以实现这一点的。在一个物理网络平台上,通过设计多个逻辑虚拟的专用网,每个逻辑虚拟专用网对应一种业务,每一种业务有自己的QoS和自己的路由表,而且这些网之间是隔离的,可以设立不同的专网,所以,这样的网络经过了实践证明,它的QoS和调度管理是非常方便的。

  比如说CDMYS建设这个网的时候,从基础到实践是很方便的,但是我们建一个IP承载网,没有5、6个月是不可能的,但是建这样一个网1个月就可以开通。所以,这样带来的好处,与用户的需要相符,因为他需要这种多业务。

  这个是英国BT21世纪网,他从一个传统的电信运营公司,怎么样过渡到网络的融合?它是5个业务5个网,这样一个小的点是代表一个网,逐步过渡到5个业务3个网,然后过渡到5个业务1个网。这是21世纪网演进的图。

  这是澳大利亚电信的演进图,也是多个业务多个网,现在也在往一个业务一个网的方面去演进。这是承载网上的融合,承载网有时间证明,好多的电信运营公司都朝这个方向努力。

  刚才邬院长了,原来的业务网都是垂直的,都是一个业务有一个承载网,而且一个业务有自己的控制,有自己的用户的鉴别、呼叫控制包括应用和终端,都是垂直的。将来,如果通过IMS的结构,它可以把统一的规划控制,数据不是统一的,但是总的来说是支持统一的业务。就是,终端和业务是可以分离的,所以这样的架构,无疑是下一代网演进的时候很重要的演进的思路。

  这个,也没有像现在的IMS这样被大家取得这么多的没有意义的共识。但是,除了刚才讲的互联网这个问题怎么控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之外,我认为无非就是两个方式,当然了,这个方面是我遐想的。有没有可能把IMS的功能,延伸到对互联网的可控、可管这方面?就是呼叫、接入控制这方面坚固起来做一些工作。

  另外一个是移动和固定网的融合,这是一个演进的路线图,我认为这也是大家认同的发展趋势,这个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线带宽是无限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不仅带宽很宽,而且成本很低。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刚才邬院长讲的,无线的应用是无限的,但是它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怎么办?要解决固定和移动的融合。这个融合,我认为现在有两个步骤。

  目前的步骤,通过UMA,就是无牌照的接入,这个大家都清楚。我在一个屋里我用一个双模的手机,比如说有Wi-Fi的网,那么我是Wi-Fi,我是GSM的手机,那么我进入这个屋之后,我Wi-Fi的CDMA,就切换到了GSM,用户根本感觉不到。所以,如果我们的Wi-Fi普及的话,就可以大大地节约资源。那么,将来3G的成本能不能降下来,也可以对于3G的应用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这是国外的一些运营商在试验的一些应用。

  下面,我想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革命的一些情况。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这个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我认为不亚于任何重大技术发明。而且,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但是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刚才总结的思路,是可以解决眼前的一些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要1000万条代码,越搞越复杂,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案。

  这些问题,自然而然人们就提出来了,我面对10年、15年以后,我现在要不要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这个事情是很自然的,因为不管IP技术还是其他的技术,都不可能是万寿无疆的。咱们回忆一下,没有一个技术是万寿无疆的,总要有一个新的技术取代它,除非社会不进步、技术不进步,只要社会进步、技术进步,就必然有新的技术比原来的技术更好。10年解决不了,20年就会解决,20年解决不了,30年就会解决,但是这个问题是必定会被IP网现在的网络会有一个新的技术来取代它。但是,不是现在,也不是10年就可以把IP网抛弃掉的。

  这是美国,刚才也讲了,日本、欧盟都在启动下一代网的建设计划。

  这个大型网络的问题,牵扯到了技术的问题、经济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这个因素很多。但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这个互联网要面对的情况,跟原来的情况不一样,包括传感器的网络、异构的网络。所以,创新的机遇和空间就会很大。

  当然,这个网络是从一个通道变成了一个平台,是人们之间交流和业务的平台,这都是未来网络设计的最终的目标。另外,革命的设施保证经济计划,它提出了要跟互联网将来融合,要合二为一。它不会把互联网给抛弃掉,它不会否认互联网。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今天采用的不是IP的技术,咱们是什么技术呢?明天可以看出来是什么技术。

  实际上,这个东西在做什么呢?它表面上,它是一个试验网,实际上我认为它在建构一个未来网络的共性。这个网络,实际上它在为未来的电信业的网络在做一个试验。

  这是GENI的设计,我们通过这个设计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网络是融合的。他们业务的网络、计算机的网络等等都是融合的,另外它是采用虚拟技术的。这个GENI的虚拟技术,它所谓的可重构,实际上我理解构造在物理层的虚拟。这个图大家会看到,搞IP.5的人回想一下,大概近8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图,但是没有传感器。它这个虚拟网是用户群的虚拟网,跟这个图画得非常类似。我完全同意邬院长的意见,现在的GENI原来是在空中夸夸其谈,现在我认为GENI的计划已经落地了,已经在脚踏实地地在按照他这样的设计在开发他的设备。

  但是,物理层的虚拟,这是一个可重构的概念。现在这个概念,实际上在X.5就已经提出了,但是X.5没有实现物理层的虚拟。现在,ITU-T现在没有到15组,现在可能移到了15组,已经有了物理层的概念。所以,GENI是把现有的标准集合起来。但是,它回避了一些频率的问题。它提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就是资源的虚拟化,就是把网络资源虚拟成若干个聚合。每个聚合里面有若干个类似于智能网的功能部件一样,我理解就是资源的功能部件。比如说用户需要一个业务,首先要有一个用户业务的控制模块,根据你的业务需求,要算出你的业务需求的资源。

  但是它还有一个事情,它既是动态的感知用户需求的变化和资源占有的变化,它会随时地从网络调度模块改变你的资源的状况,使得你的网络QoS有资源可以使。但是,网络调度模块,再根据这样一个需求,到聚合的资源管理模块,去调度整个网络的资源。当然了,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些资源不是很相似。

  但是一个启发,从GENI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他们有一个完整地实施方案。能不能成功我们不好说,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所谓的我们等10年、15年以后,仍然像原来IP网建的时候,引进大量厂家的设备,我们就会错过很多的机会。我认为我们国家现在无论是国力还是技术的力量,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有所作为。不一定跟他一样,但是我们要有一个新的思路、做一些准备。我的汇报到此,谢谢大家!

http://www.catr.cn



相关链接:
诺基亚西门子刘莉:全业务时代的融合解决方案 2008-04-08
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008-04-08
如何建设基于IP架构的MSAN承载网 2008-03-21
下一代网络将为“两层”架构 2008-03-17
广东电信NGN专用承载网建设 2008-03-12

分类信息:  电信_与_NGN及软交换技术     行业_电信_文摘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