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呼叫中心排班  呼叫中心排班软件

话务压力模型及其应用

于遂君 2008/06/20

笔者简介

  笔者从事呼叫中心行业工作超过10年,熟知呼叫中心各项流程和标准,了解呼叫中心运营的各个环节,曾参与中国电信某省会城市10000号系统的建设,擅长于质量管控、实时管理、运营分析、绩效管理,对于如何建立一个高绩效的呼叫中心深有体会,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一个国家级的外包呼叫中心(下文简称NCC)负责运营分析工作,这是中国首开先河的重点试点项目。

  NCC是呼入呼出双向型的客户关系中心,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下面是半年多来NCC的月人工通话均长(下文简称ATT)变化图(图1):


  从上图可见:NCC的ATT自07年11月至08年5月,以今年3月为拐点,呈现先降后升,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势,不能简单归结为新人上线,事实上NCC从2007年7月开台以来每个月都有一批新人上线。那么3月份后的上升走势是否合理?导致上升的主因是什么?如何调控?

  下面将分析话务压力、脚本话术、业务熟练度、业务周期与流程、话务构成等因素对ATT的影响,并提出控制对策。

一、话务压力对ATT的影响

请先看月度ATT和人工话务量的关联图:(图2)


  月度人工话务量没有考虑到长短月、长假期(如2月与5月)的影响,条件不对等影响两者的环比关联效果,让我们取月度的日平均人工话务量来对ATT进行关联。

请再看月度ATT和日平均人工话务量的关联图:(图3)


  由于月度的日平均人工话务量没有考虑到排班人数的影响,条件不对等影响两者的环比关联效果,让我们引入“日人均话务压力”的概念——一个Agent上一个7.5小时的标准班次要承接的日人均话务量,来对ATT进行关联。

请进一步看月度ATT和日人均话务压力的关联图:(图4)


  水落石出!我想大家已经非常直观的明了话务压力对ATT的影响了:在某一定范围内,ATT随日人均话务压力呈近似反比例变化,即日人均话务压力越大,ATT越短。3月的日人均话务压力最大,另外前台还实施了“简单话术”应答,事后专人呼出的对策,所以ATT在历月中最短。

  随着日人均话务压力的增大或减小,ATT会否一直随着缩小或增大呢?量变的范围是什么才健康呢?如何控制这个范围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为了进一步直观地说明问题,让我们把日人均话务压力升序排列,并按比例调整作为横坐标,以ATT为纵坐标作散点关联图:(图5)


从上图可见:
  1. 人均话务压力在80~120区间,ATT在215~190呈线性下降;

  2. 人均话务压力在80以下,ATT并没有依线性进一步增大,而是从215秒“扭头”下降,说明ATT受到了某种有效制约;

  3. 人均话务压力在120以上,ATT也没有依线性明显缩小,而是在190秒处于一种平缓趋势;
  事实上,接通话务量×ATT=通话强度,它虽因人而异,但都存在一个生理极限现象。现场主管通过实时监控将话务压力传递给Agent,会使Agent的情绪发生变化,进而有意识地调整语速、动作频率,但调整幅度会受到生理极限的制约。当通话强度逼近Agent的生理极限时,Agent就会出现情绪急躁甚至失控,质量下滑,出现诸如语速过快、服务用语缺失、查询错误、解答不完整等现象,给客户带来并不愉悦的服务体验。所以,现场主管在及时向Agent传递话务压力的同时需要察觉和照顾对方情绪。

  所以,在其它影响因素稳定的情况下,当人均话务压力小于80或大于120的时候,ATT应该保持在这两个压力点对应的时长附近(即190~215秒,如A1和B1线走势)我们暂且认为这是合理的波动范围;若出现A2线走势,浪费的必然是人员效率;若出现B2线走势,牺牲的必然是服务质量。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将ATT分别和工时利用率和质量评分绘制关联图;

  4、AB点间对应的工时利用率范围是70~85%,COPC高绩效标准范围74~88%(不同行业性质的呼叫中心有所不同)。当ATT大于215秒时,平均工时利用率低于70%,是企业不能接受的人力浪费,这是典型的人浮于事的现象,运营者应该想法提高人员利用率,如进行专题培训,开展增值服务,主动向客户揽活。当ATT小于190秒时,工时利用率向85%逼近,运营者应该考虑分流话务,增加人力。 (如下图6)

  5、AB点间对应的质量评分范围是82~79分。当ATT小于190秒时,质量评分有加剧下降的趋势,包括软技巧欠缺、解答不完整、查询错误等现象。当ATT大于215秒时,质量评分不再明显上升,排除疑难个案,还需怀疑是否存在业务流程出现问题或Agent通话控制能力不足。(如下图7)



综合1~5点,小结如下:   ATT=(3600*81%)/(105/7.5)=2916/14=208秒
  ATT=(3600*85%)/(120/7.5)=3060/16=191秒

  当前Inbound的平均排班产能约是11.3call/小时,剔除空闲时长后的平均实际产能约是12.8 call/小时,所以若取话务压力点120,对应产能16是一个当前KPI满分的“极限值”,会对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控制对策】

  在综合支撑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只需关注各队列ATT是否在合理的波动范围,否则就要找出主因进行调控;若某方面的支撑条件发生变化,要评估它对ATT的影响度,重新评估相关队列ATT的合理波动范围。

【后话】

  若ATT只受话务压力影响,两者关系应出现下图虚线描述的模型ATT形状,而事实ATT的波幅相对小很多,说明ATT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制约,后文再续。(图8)

作者供稿 CTI论坛编辑



相关链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公司客服中心郑昭华专访 2008-06-17
我的高考作文:呼叫中心中的石头、沙子和水 2008-06-17
浅议客服中心的报表管理规范 2008-06-11
呼叫中心排班三步走之预测篇 2008-06-10
宏盛科技排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008-06-10

分类信息:  运营管理_与_呼叫中心排班技术     运营管理专栏_文摘   技术_呼叫中心排班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