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做精内容 探索盈利——浅谈国内手机报的发展策略

2009/03/23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中国移动与新华社联合推出的两会手机报赢得了用户的一致欢迎。在公车上、在地铁上、在步行的路上,记者经常看到人们拿着手机浏览“两会”信息。在平日里,看手机报也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上班族的必修课。据统计,目前中国移动手机报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中国联通的手机报用户也在1000万左右,并且用户规模还在迅速扩大。两大移动业务运营商都把手机报作为重点业务来发展,均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手机报的渗透率。但从目前来看,手机报仍处在市场导入阶段,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手机报能盈利吗,如何盈利?各地电信运营企业也正在思考这些问题。

  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手机平台来展示给用户。目前手机报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四种:基于彩信平台的手机报;基于WAP浏览的手机报;基于客户端的手机报;基于3G网络平台的手机报。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报都以基于彩信平台的订阅为主,同时以WAP浏览为辅助,随着3G的发展,将来必然会朝着3G平台承载手机报方向发展。相对于传统报刊,手机报的优势在于随时随地可看和互动性强,劣势在于屏幕小、信息量有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想盈利,手机报就必须扬长避短,在内容、渠道等方面下工夫。

  首先,必须把手机报的内容做精,扩大用户群。手机媒体因为其技术上的优势,确实改变了一部分人接收新闻的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手机报要想盈利,必须用内容征服更多的读者。目前的手机报内容还停留在传统报纸的简单复制阶段,读者从手机报上得到的只是第二天报纸内容的只言片语,很快就会丧失阅读的兴趣。更何况,手机媒体的承载能力有限,一条彩信最多只能容纳4000个字,手机报新闻因而就成了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这样的新闻对于读者的理解其实是存在障碍的。因此,手机报要想争取更多的读者、争取盈利,必须在内容上多下工夫,要改变传统报纸的编排方式,创造适合于手机媒体快速阅读特点的编排方式。在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上形成新的风格,整合图片与文章的内容、结构,以适应那些通常处于移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深度阅读的读者。另外,手机报运营方也可发挥渠道优势和一些传统媒体合作,提供内容更丰富的手机报。

  其次,增强个性化、互动性,发挥手机报的优势。在信息方面,手机报可以尝试推送一些个性化的信息,不要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让人视为“鸡肋”。个性化信息要求运营方对消费者的习惯和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可以通过短信等形式做些调查,然后联合内容提供方推送读者喜欢的信息。在新闻发送上,也不一定非要选择定点发送,可以向定时发送和随时发布即时新闻的综合的方式转变,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提供准确信息,不断提高手机报的时效性、互动性。同时,手机报应该利用春节、“两会”等重大节日和事件增加与读者的互动,比如:利用春节收集读者原创短信,利用“两会”收集民意等等。

  最后,在盈利渠道上,随着3G平台的逐步建立,运营方要逐渐改变单靠订阅费的方式,逐渐建立起广告平台,并加载手机音乐等增值服务。目前手机报的盈利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收取读者的订阅费,其中一些手机报的资费是包含在话音套餐里面的,这点盈利是微不足道的。而手机广告利润丰厚,但由于手机是私人物品和承载能力有限等因素,手机报的广告平台一直没有建立起来。随着3G的到来,网络能力和终端承载能力将大幅提升,建立广告平台是扩大盈利的主要途径。手机报运营方要建立适合自己的广告平台,并且要为读者制造需求,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不至于对手机广告反感。3G时代,运营商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经验,通过邮件、彩信、游戏加载企业LOGO等方式向读者推送广告信息,使广告精准发布,有效传播;同时,要与广告客户达成一致,制作适合手机发布的广告版本,让读者喜闻乐见。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链接:
Visa的移动支付计划 2009-03-23
基于小额支付的空中充值系统的设计 2009-03-23
广告+订阅+增值=日本手机报成功之道 2009-03-23
TCS公司总裁专访:位置服务 蓄势待发 2009-03-23
Ovum:新兴市场和数据业务成两大引擎 200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