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变味的三网融合

董军 2009/08/31

  三网融合,一开始就被理解为一场战争,在融合之中互相侵蚀。外部的恩怨,内部的纠结,结果就是遍体鳞伤。在融合的过程中,广电是愈战势愈弱。内忧+外患,广电人十余年改革步履沉重,从积怨到自省,广电人急需思路。

  历程

  无为十年


  “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广电、电信、互联网三个领域的人士坐在一起讨论三网融合的事,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在讨论。”8月23日,由广电发起的下一代网络融合与发展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主持人的开场白颇为感慨。

  “广电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应该找一些专家,找一些业外的同志给我们把脉,广电到底怎么发展,往往是旁观者清。”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副主任郭炎生的观点代表了现在多数广电人的心情。十年的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很多话题广电人都懒得再说,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强拧的瓜

  “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这也是整个社会给广电出的一个新的难题,你如果没有作为,肯定是在网络融合的时代被融合掉。”这是广电系统内对于三网融合普遍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三网融合刚刚提出的时候,也确实很有道理。

  三网融合一提出,各家的理解都不同,也没有理解里面的深刻内涵。“在考虑融合的时候,大家更多的还是考虑怎么保护自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认为。

  正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主动出击是必然的一个手段。双方近年一直在尝试突破界线,跨入对方的领域,尤其是电信的尝试更为大胆。因此,双方近年在一些边缘业务上摩擦不断,比如IPTV、网络视频等业务。

  对于电信的大胆入侵,广电人颇为不平,一位江苏有线的人士怒问道:“电信法就快要出台了,根据这个法律的修改稿看,将来广电网上很多业务都会受到电信法的管制。国家有没有可能出台一个广播电视法,让我们的业务也有法可依。广电网明明是很好的网,但没有法律的保护,我们就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这几年围绕三网融合争论最多的就是双方准入的问题,这也成为双方恩怨的关节点。

  因为技术与业务发展不成熟,大家对三网融合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而双方的心态又处于抵触状态,这样情况下的融合就如同强拧之瓜,不但不能实现融合,反而会造成大量矛盾。

  内部矛盾

  伴随着三网融合进行的就是广电体系内部的改革。但这是让广电人颇为伤感的话题。网络整合没实现,事业体制没改彻底,服务意识没有建立。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广电改革这么多年成效不大,而且与电信的差距越来越大时,一位地方有线公司的老总抱怨道:“问题当然在广电总局。总局就是央视的总局,省局就是省台的省局,市局就是市台的市局,各自一块利益。而工信部就是全国的,是整个行业的工信部。他是从整个行业出发去制定政策。”另一位地方有线公司老总则认为是总局不给政策,“让我们提供服务,又不让我们收费。我们只能赔着干。”

  而总局则认为是下面各级网络公司维护自身利益,诸侯割据,各自为战,不愿整合甚至阻碍融合。总局的领导谈到这个问题都会唉声叹气且无可奈何。

  还有一股怨气指向更高的领导层,认为政策对电信有利而对广电非常苛刻:“总是强调广电的公益性一面,让我们投入又不让我们赚钱。”

  不合不行

  为什么2009年提出三网融合要有实质的进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蒋看来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服务趋同,业务趋同,技术也在趋同。

  互联网提出下一代网络是NGI,电信提出下一代网络是NGN,广电提出下一代的网络是NGB。其实三家网络的架构越来越趋同,而且实现的功能也在趋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认为在过去十几年,三网融合已经很自然地完成了第一步:电信网主动融入互联网做得非常成功,取得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使得中国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国。而未来几年就是第二个重要阶段,要看广电网如何融入互联网。

  “网络融合意味着什么?网络融合不意味着生产关系的调整,网络融合主要是生产力的突破。融合的最终目标,主要不是改善电信网和广播网的生产关系,而是极大提升互联网的生产能力。”李幼平的观点得到现在一部分广电人士的认可,融合是“合”,而不是“打”。只是双方要在合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而不是在合的过程中削弱对方来成长自己。

  随着广电人认识的转变,三网融合的方式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未来三网融合不是简单地竞争,而是创新的原动力。

  观察

  三网融合首先要解决监管问题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如果按照传统的监管规定,一些业务要由电信与广电分别监管。而两个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监管中难免扯皮甚至互设障碍。数字电视的机顶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数字电视平移是广电的事,但数字机顶盒以及机顶盒中关键的CA认证归信产部管,一个大卡还是小卡的标准使得双方争论不休。数字电视已经平移5000多万户,但机顶盒却还处于混乱的初期阶段,成为数字电视下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样的现象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视频、IP电话……争端处处可见。

  技术的进步使得电信网络、广电网络、互联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网络的全业务模式已成必然趋势。但因为部门利益的人为区隔,现有的监管体系使得融合进展缓慢,客观上也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和新业务的拓展。在2008年大部制的改革中,广电与电信的合并呼声很高,这种合并的呼声正是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变化。

  国务院2009年提出三网融合要有实质性进展,但现阶段三网融合最大的障碍就是监管。7月份电信法修改草案再一轮征求意见,根据这个版本的电信法广电依然无法涉足电信增值业务。如果这一法案出台,无疑以法律的形式将广电挡在了三网之外,也与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不符。

  技术进步了,监管还停在原地不动。解决三网融合,首先应该解决监管问题。根据三网融合的趋势以及业务形态,应该统一网络监管机构。同时另设内容监管机构,对内容的合法性进行把控。

  三网都融合了,业务都趋同了,难道监管还要分而治之吗?

  当局者说

  一个广电老兵眼里的融合之路


  2006年底退休的陈晓宁至今心有不甘。在他工作的最后几年中,一直为形成一张全国的有线网络而拼命。这张网寄托着广电网络整合、体制改革以及与电信竞争的众多希望。

  但他没能实现这个目标,广电网络的整合、体制改革依旧是在广电内不断扯皮的话题。更令他难受的是,广电努力改革了十几年,却与电信业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雄心壮志到满腹积怨,再到不断自省。陈从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中心主任一职退体后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会长,虽然不再当权,但他时刻不忘反思总结,难道广电真的就没救了吗?

  积怨

  困惑起源于三网融合的概念。这个概念提出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说清楚什么是三网融合。而且随着技术与媒体的变化,三网融合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而概念不清,正是导致广电在三网融合进程中一直固步自封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初的概念是三网合一。在上世纪90年代,广电被戴上了重复建设的帽子,有观点认为不应该重复建网。这个帽子一戴就是十几年,非常沉重。但在有线电视网络之后建设的网通、联通、铁通就都不是重复建设吗?”陈晓宁觉得这顶沉重的帽子使得后来广电的工作迟缓。

  为了躲开“重复建设”的干扰,1999年广电参与发起成立网通公司,企图借道发展新业务,陈晓宁是当时的经手人之一。但由于广电不是大股东,受到内外压力,此后并没有享受到网通的成功滋味,相反却培养出又一个竞争对手。

  2001年又一次绝好的机会擦肩而过。当时南北电信分拆,当时的信产部主动提出分给广电经营权,先单向开放3年,但广电对此事没有回应。“机会一闪就过去了。多难得的机会呀,广电没接这个球!”而这一次错失良机之后,广电再没有合理合法经营电信业务的机会。这也成为困扰广电至今的大难题。

  面对电信的竞争与压力,陈晓宁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立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这家公司被媒体称为“中国有线”,是有可能崛起的一个全新网络运营商。2002年,虽然准备充分并获得总局的支持,但这家公司还是“被流产”。陈晓宁特别强调了这个“被”字。这里有非常复杂的原因,陈晓宁不愿再提。庆幸的是,在多年努力后,“中国有线”于2005年终于挂牌,当时在业界引起很大的震动。在陈晓宁退体之前,终于成为这家公司的首任总经理。国家开发银行给了20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让中国有线去搞网络整合。

  挂牌只是第一步,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但谁都知道中国的有线网络被分成2000个小网,都是独立的运营主体。这是一潭浑水,也是广电最大的内耗根源。到陈晓宁退体,离自己的目标依然很远。“电信是3大公司,我们是2000家公司,但没有一家能跟人家比的。”中国有线现在的命运是“被旁置”,陈晓宁依然强调了这个“被”字。就在中国有线“被旁置”期间,电信已经扛着红旗抄了广电的后路,开始大力发展IPTV。

  自省

  广电人总是愿意将电信作为假想敌,并总是拿两个行业的情况进行对比: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电话用户是8000万户,收入是200亿元。有线电视用户是6000万户,收入是60亿元。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差距被迅速地拉大:电话用户是3亿户,收入是2000亿元,而有线电视用户是9000万户,收入只有150亿元。此时的广电系统已经意识到差距,并开始有意识地提出改革思路。但到2009年,新的数字让他们更加惭愧:电话用户已达10亿户,收入达8000亿元,而有线电视用户是1.5亿户,收入是350亿元。

  在数据面前,广电人的牢骚能说上3天3夜:政府给电信什么好的条件,而广电是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

  “这就是10年的结果。我们在争来吵去,人家在大踏步地前进。如果我们还是像现在这种局面继续在争论,下一个10年会是什么样的?”“汗颜!”提到三网融合工作,作为有线电视的一位老兵,陈晓宁用这两个字形容自己的心情。三网融合进程中,电信网主动与互联网的融合已很有成效,但广电网始终独立其外。十余年时间,不仅没有解决外部的竞争状况,连内部的改革进展也不尽人意。

  十几年的改革与竞争之后使得广电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到现在为止,有线电视仍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运营机构坚持事业性质,在陈看来,这样的体制根本无法到市场经济的大海里游泳。

  2005年的一次参观让陈颇受打击。当时电信的IPTV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直接抄了广电的后院。陈来到一个农村参观,他很不理解:有线电视收8元,而IPTV收10元,农民有了有线电视,还要再花10元买IPTV。农民回答说:“你们有线电视都是按上班族的时间安排电视,好的节目都安排在八九点钟,你们是给城里人办的电视。而我们农民是按照天气来决定作息的,下雨、下雪我们就不出门了,就想全天看电视,我可以一天看10集《亮剑》。”

  愕然加惭愧。电信就这样扛着红旗进了广电的阵地,而广电人都没搞明白自己的阵地是怎么丢的。“我们做了一辈子电视,却根本不知道农民用户要什么。”一位广电内部人士也给记者举了另外一个例子:电视台一般都把儿童节目安排在五六点钟,以为那是孩子收视最集中的时段。但开通点播电视之后发现,儿童节目点播最集中的时段在晚上七点到八点,与自己的设想完全不同。“电信是千方百计为市场做服务,而广电是守着家门口唯我独尊。”

  趋势

  不可逆流新媒体化


  “今天不以互联网为三网融合核心,非要自己建网,做成专网,是走不通的,用户也不会答应。”工信部科技委委员侯自强对广电的NGB并不认同,认为广电NGB的构想依然是专网的思路,而这与整个行业趋势不符。

  未来的网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易观国际李瑞祥认为应该具有这样的六大特征:双向、宽带、交互、全业务、多功能、全媒体。

  在大量的采访当中,记者发现经过多年三网融合的争论、探讨与磨合,大家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对趋势的共识:网络本身呈现IP化特征的趋势,而内容则是显现出新媒体整合的趋势。

  网络的IP化

  “三网融合的核心网不是别的,就是互联网。”侯自强认为网络发展的趋势就是向互联网靠拢。

  侯自强的观点得到广电系统内很多人的认同。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宝丰认为,从全球趋势来看,下一代网络的建设进程都朝着全业务方向发展。这也是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所说的“服务趋同、业务趋同、技术趋同”的大趋势。

  华数赵志峰认为向互联网靠拢不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融合不是要把对方的基础业务作为自己的增值业务来运营,而是将开创全新业务、开创蓝海作为目标。”未来谁能在全业务的互联网上创造更多的价值,谁才更具有竞争力。

  内容的新媒体化

  据悉,中央电视台正在筹办“国家网络电视台”,连央视都行动起来了,这表明,广电已经意识到电视媒体变革的迫切。“网络电视台在将来肯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的产物,它基本上保留了电视的界面和功能。更重要的一条,它赋予每个人以话语权,具有新媒体的交互能力。”侯自强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老百姓的作用不同:传统媒体是权威领导、理性说明,新媒体是草根表达、情绪疏导。新媒体就是要让受众参与进来,你明不明白可以提问,不认同可以讨论,想不通可以发泄。

  虽然广电承担特殊的“喉舌”的功能,但经过互联网洗礼的用户不再一味接受“灌输道理”。侯自强认为未来的舆论场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网络电视台做一套报道的时候,要考虑电视怎么做,互联网怎么做,播客(视频分享)、博客怎么做,手机怎么做。这里有唱主角的,有打边鼓的,一套完整的东西都设计好了,媒体就形成联动了。”

  CNN已经开始做出这样的转变。它的一支采访队伍就要同时支撑三张屏:电脑、电视、手机,形成三屏联动,而不是三屏合一。这要求三屏要各有特色,内容不是简单重复。

  一直在努力尝试互动业务的卢宝丰告诉记者,他们所有的视频应用,包括衣食住行都在尝试提供三屏联动的服务。

  8月17日中国移动(77.65,-0.60,-0.77%)开启网络商店,而这个商店就是吸收了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向全世界的开发者开放。“用户要从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用电视就是要靠各种应用。应用谁来做?绝不是仅靠广电的人来做,应该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做。”天柏集团吕品认为在新媒体的变革中,开放是第一要素,广电人需要有开放的心态,也要有开放的平台来包容。

中国经营报



相关链接:
曾会明:八问“三网融合” 2009-08-28
三网融合应以社会经济效益为重点 2009-08-27
NGB或将成为三网融合加速器 2009-08-27
加速宽带应用 融合型家庭网关举足轻重 2009-08-26
全业务运营从多媒体电话MMTel开始 200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