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融合程度决定电信运营商IM业务市场竞争力

2009/09/17

事件背景

  有报道称从今年11月起,中国移动飞信业务将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开放,这两家运营商的用户将可以申请并使用飞信业务。但记者从中国移动飞信业务负责人处得知,此事尚在内部讨论阶段,中国移动对此"未有具体时间表"。该人士同时表示,如果真要向电信、联通用户开放,取消飞信号与手机号的绑定将是趋势。

易观分析

  中国移动于2007年推出移动IM“飞信”,并在2008年把飞信业务定为关键业绩指标,把累计用户数、活跃用户数作为考核指标。随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也推出移动IM产品。即时通讯市场竞争加剧。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运营商推出业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互联网的威胁,提升自身的为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实力,扩大现有的增值服务市场。而采取IM的模式是因为客户端是引导和方便用户使用业务的综合平台,客户端下游能统一用户界面、整合电子渠道,承载各项业务,形成与门户的互补,上游横跨各类终端。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从发展的角度看,仅做管道工已不能满足移动增值业务突破的需要,运营商需要通过IM类服务扩大目标市场的覆盖领域。

  从生存的角度看,管道服务正在被边缘化,话音、短信业务正在被IP技术旁路化,数据服务的核心地位日趋明显,运营商需要通过IM业务建立一个跨越固定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服务交付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从用户粘性角度看,通过将移动通信相关服务与互联网沟通平台、内容服务提供平台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无缝通信服务,增强用户满意度,提升忠诚度。

  从渠道价值看,IM业务可以相对容易的构建完善的营销渠道和计费渠道,并能够辅助电信运营商构建固定和无线相统一的广告平台、构建全新的数字内容销售渠道。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发现,电信运营商IM业务尽管拥有品牌影响力、推广资源、用户基础、电信业务融合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几点问题:

  首先是注册需要与手机号捆绑,提高了用户对IM业务的使用门槛,不利于用户的无障碍规模化发展,且手机号注销后IM业务随之消失,增加了IM使用风险。

  其次是IM业务好友无法和手机联系人实现统一联动,操作环节复杂,影响用户体验。

  第三是部分IM业务仅能实现文字短消息发送,PC版语音互通功能缺失,只依靠免费短信业务来增加用户规模和保持用户粘性,难以实现最终战略目标。

  最后是缺乏自由寻找、选择并加入陌生网友的平台,未能充分将即时通讯软件的人际关系拓展交往功能,加之缺乏强有力的营销措施,运营商IM业务在对IM业务有强烈需求并且付费意识最强的年轻人之中吸引力不高。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IM用户市场空间已经处于严重饱和阶段,QQ和MSN借助先发规模化用户优势分别牢牢占据了绝大部分个人娱乐和商务办公市场份额, 从新进入的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来看,阿里旺旺通过电子商务协同优势保持了用户快速增长和良好的使用粘性,而百度HI借助百度搜索、社区、贴吧等一站式服务也在IM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因此新进入的IM业务必须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有效的营销推广策略,才能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并保持高度用户粘性。

对运营商的建议

  首先,探索与手机号捆绑与非捆绑两种自由模式,并通过实现IM和移动通讯好友及业务方面的实现便捷化联动,借以鼓励用户将手机号与IM业务进行捆绑,一方面降低使用门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改善用户体验较好的提高用户网络忠诚度。

  其次是在营销推广方面,除继续稳固原有的短信业务,利用独有的资源保持对用户注册和使用吸引力外,学习开心网的病毒营销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并以话费、活动赠品或短信业务、上网套餐等多种方式灵活激励,快速增加用户规模,占领IM市场。

  第三要通过IM平台将电信业务和互联网应用进行融合,围绕用户互联网和电信业务需求,集成游戏、SNS、搜索等业务于统一的服务界面,开发方便用户工作、生活和娱乐的诸多应用,有效扩大用户群;增强用户黏性。

  最后是寻求用户使用方便和监控管理的平衡点,一方面鼓励移动电话和飞信的自由捆绑,对于捆绑用户提供适当使用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限制IM用户每天短信常用数量,以防止垃圾短信投诉问题的产生和自身成本的无限制增加。

CTI论坛报道



相关链接:
城池战:手机报的下一个主战场 2009-09-16
毅航通信:多媒体交换机进入“魔盒”时代 2009-09-15
易观:中国电子书市场应该内容与终端并进 2009-09-15
中国电信在线应用商店优势背后仍面临困境 2009-09-14
“移动阅读”前景看好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