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对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挑战

2006/04/05

  Skype是一种由Skype Technologies S.A 开发的“快速追踪”(FastTrack)第三代混合P2P技术,即“全球索引(GlobalIndex)”技术,提供简单的免费即时通讯的网络电话软件。

  2002年创办的Skype公司因VoIP业务而引人注目。这个总部位于卢森堡、仅有100多名员工的小公司在2005年9月12日被eBay公司以26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虽然之前已经有不少人预计Skype、Vonage 等迟早要被其他公司收购,但如此高的价格出乎意外。

  Skype 公司于2003年8月推出首个产品,但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已经成为 VoIP 的顶级提供商,注册用户超过5400万户。Skype为全球数千万人免费提供以软件为基础的PC到PC话音服务。同时,他们还通过提供PC 到普通固话和移动电话的收费电话服务。

市场呼唤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Instant Communication)源自ICQ。4位以色列籍年轻人在1996年7月成立了Mirabilis公司,并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ICQ(目前ICQ已经归AOL旗下所有),意为“我在找你”——“I Seek You”,简称ICQ。从1999年腾讯推出QQ算起,即时通信在中国的发展已有6年左右,目前已经过了萌芽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行业增长率达到50%,已经形成了收入规模为10亿人民币的不可忽视的市场。

  目前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都同时为即时通信用户。国内面向个人的即时通信产品主要为腾讯QQ,微软MSN,网易泡泡,搜狐Q,新浪UC,ICQ,雅虎通等。企业内部即时通信的需求不容忽视,企业员工可以利用即时通信系统随时查看各部门在线人员,沟通各分支机构,即时传输文件,进行远程视频会议,群发手机短信等。

  相对于传统的电话、E-mail等通信方式来说,即时通信不仅节省费用,而且效率更高。艾瑞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即时通信软件的最高在线人数已达550万人,到2005年底已突破800万人,2006年则将突破1200万人。随着互联网尤其是宽带用户数的迅速增长,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即时通信用户数量还会猛增。

Skype在即时通信价值链中的优势

1.Skype的技术优势

(1) Skype采用了端对端的加密方式,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Skype采用了数字签名的方式在信息(语音、即时消息、文件)发送之前进行加密,在接收到的时候进行解密,即使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其他节点进行中转,也完全没有可能在中途被窃听,保证了数据无法被篡改。

(2) Skype可以穿透防火墙

  大多数的Voice-over-IP应用程序不能穿透防火墙和NAT(网络地址转换)。 Skype不是一个典型的VoIP程序,它运用的是P2P技术,几乎可以在所有的防火墙或者NAT之后工作。

(3) Skype使用简易、功能强大

  传统的电话您只能听到介于300Hz~3000Hz频率的语音。Skype可以听到所有频率的语音,从最低沉的到最尖锐的;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互联网技术系统可以有和Skype一样高的呼叫连通率;现在VoIP应用程序配置很困难,不熟悉网络和计算技术的用户几乎无法使用,Skype无论在软件还是硬件方面,用户都无需做任何手工的设置,通常只要注册一个账户就可以立即登陆,开始语音通话;除了话音之外,Skype还支持即时消息、搜索、文件传送。

(4) Skype可以最大可能的节省资源

  Skype可以根据双方的连接情况自动选则最佳的编码方式。语音通话的时候平均占用带宽大约是3~16KB/S,实际占用带宽会根据对方的带宽情况、网络状况,以及CPU性能等有所不同。当空闲的时候大约只需要0~0.5 k/s的带宽,主要是用来更新好友在线信息。Skype不利用服务器的资源,而是通过网络中的其他用户机器来进行中转。为了不过多占用做中转的用户的资源,将速度限制在了500K/S以下。

(5) Skype能够跨平台使用

  Skype目前有完全适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Pocket PC和Mac OS和Linux操作系统的版本,语音通话、文件交换等数据传输都可跨平台进行。Skype所采用的底层技术保证了其可以很容易的移植到不同的终端设备上,更加适应终端设备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6) 语音通话质量有保障

  Skype为每个加密的呼叫智能地搜索最好传输途径并动态的及时选择最佳途径,使得语音呼叫的接通率、语音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超过传统的电话网络。

2.Skype的业务类型

  Skype的业务类型分为基本型和增值型。基本型业务更像是“软件电话”,用户使用计算机内置的话筒和扬声器进行通话。如果想用普通电话的话,则要购置一个适配器,并且把适配器通过UBS接口连到计算机。Skype增值型包括SkypeOut与SkypeIn,它们只能在Skype有PSTN网关的地方才能够使用。使用Skype的软件及Skype网络是免费的,但是Skype与PSTN互通的SkypeOut与SkypeIn要收费。SkypeOut需要单独与Skype签署合同并购买“预付费”卡,卡的最小面值是10欧元。SkypeIn业务实际上是虚拟号码业务,是一种Phone2PC的电话,Skype用户可以得到已开通此业务城市的本地号码,如10个欧元可以租用一个香港电话号码三个月。

3.Skype的盈利模式

  基本型的Skype是免费的,只有与PSTN互通时才收费,那么,Skype靠什么来挣钱呢?每一个连到Skype网上的PC机都承担“迷你”服务器的角色,Skype每增加一个用户,费用不到一美分,而且一旦用户登录,新增加的计算机会令原有的P2P网络更为强大有力,用户自己的IT资源则成为网络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需要中心处理器。而传统电话网则是把连接工作独自包拦,在电信网里要有一个巨型的呼叫处理设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设备也只是负责一个区域),并且在加入新用户时,还要有建立话费账户、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等工作。毫无疑问,Skype的成本要低得多。Skype的收费业务主要是SkypeIn与SkypeOut,它们的价格取决于Skype与为他们起始和落地呼叫的当地运营商的谈判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国家,Skype的资费会远低于传统的PSTN的资费,价格上有很大的吸引力。Skype目前的收费用户虽然只有100万户左右,如果将来它的几千万的用户中有5%最终成为收费用户的话,Skype的收入就十分可观。此外Skype公司对语音邮件等服务也要收取费用,自2004年7月开通这些附加服务以来,给公司带来了1800万美元的入账。

  除了收费业务外,Skype还向一些厂商出售技术“许可”,Skype已经开始把他们的软件授权给3G手机厂商,另外,WiFi的公司也对Skype非常感兴趣,Motorola与BenQ已经在研发Skype WiFi电话。

Skype 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1.价格优势分流固话用户

  按照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资费标准:市话前3分钟为0.18元,此后每多1分钟0.09元;而国内长途折合每分钟0.7元,使用IP卡拨打每分钟0.3元;国际长途根据地理远近费用不同,如果拨至美国,资费标准为每分钟8元,即使通过IP卡,每分钟仍需要1元多人民币。与之相对的是,通过Skypeout打国内固定电话的资费为每分钟1.7欧分,折合人民币0.16元;国际长话依然是人民币0.16元。Skype为首的VoIP网络电话通话费用仅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的10%,对于国际长途电话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1/30~1/40。巨大的价差使VoIP网络电话服务对固话运营商产生巨大冲击。如果让消费者选择,结果不言而喻。所以,至今中国版的Skype只有电脑之间(PC2PC)的通话的功能,并无电脑到电话之间(PC2Phone)的通话功能。

2.分割移动话务量已成趋势

  日前,VoIP领域创新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IPdrum公司在伦敦正式推出了移动通讯产品IPdrumMobileSkypeCable。IPdrum的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电话打Skype免费电话。据悉,该技术可以实现将Skype的来电呼叫转移到固定电话或者手机上。通过SkypeOut给非Skype用户打电话无需支付漫游费进行境外通话。Skype已经越来越接近移动语音的技术模式,慢慢将移动的通信体验方式传递给它的消费者。因此,Skype对移动话务量的分流指日可待。

3.难以与运营商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

  对待Skype的发展,运营商只要两种方式:一是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封杀,但目前技术上无法实现;二是联合Skype共同发展以求双赢。在美国,一种合作方式是传统运营商为VoIP提供传统的落地接入服务,赚取通信费用;一种是传统运营商主动提供这种服务。在中国提供接入服务可能与美国不太一样,因为这类通话工具对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占用比较大,所以对运营商来说不是很合算,而且对固话业务收入造成很大影响,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市场准入问题。因此短期内运营商与Skype运营者很难在合作模式及利润分享方面达成一致。最后导致目前的状态就是,各走各的路,这是Skype对运营业务产生分流的一个关键原因。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链接:
eBay:Skype交易即将完成 不受诉讼影响 2009-09-24
skype取消“一国通”套餐 用户电话资费猛涨 2009-09-18
Skype难获技术控制权 前途未卜 2009-09-07
eBay以20亿美元出售网络电话 2009-09-03
赛门铁克发现可窃听Skype通讯木马 2009-09-01

相关频道:  电信_与_voip           文摘   行业_电信_新闻   技术_voip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