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专题>>>虚拟运营

虚拟运营商趋势分析

2002/07/29

  2001年7月19日文汇报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名字——鸿联九五,或许是为了迅速消除人们“你是谁”的疑问,它用更醒目的字体标明了自己的身份——“虚拟运营商(VNO)”。一夜间,虚拟运营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年过去了,事情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最近的消息说,电信基础业务转售许可证的发放仍在研究试点阶段,而国内虚拟运营商的一面旗帜??润迅通信似乎也在媒体上降低了出镜频度。究竟是产业链的不完善还是运营模式的不成熟造成的,业界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虚拟运营商必将获得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这个涉及基础网络、业务内容、管理运营、品牌渠道、营销、服务创新的价值链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目前的挫折应该只是暂时的。

  解剖“鸿联们”

  鸿联九五隶属于邮电国旅集团,要了解像鸿联这样的运营商,最好从它的业务开始:它提供95000呼叫中心;9500移动短信;95互动TV;基础电信业务代理;带宽的批发代理、主机托管、放号与维护等业务。

  鸿联完成如此丰富的业务,是由它所拥有的以下众多资源支持的: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业务经营许可证、电话呼叫中心业务许可证、中国移动SMS全国统一服务代码“2315”、电话信息服务全国统一特服号“95000”和“95001”以及拥有全国各地的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的70余家分公司和10000余条以上的中继线路、多条省际电信业务专线、160G的光纤传输带宽等遍布全国的电信综合业务技术平台。

  如果说传统运营商拥有的资源是物理上的网络,那么鸿联这样的虚拟运营商拥有的资源是强大的营销、分销网络,鸿联在全国各地成立了70余家地区鸿联九五公司、控股九五资讯公司、参股国政网公司和九五在线公司。目前,该平台已成为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的可统一共享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兼容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等技术服务形式。

  国内另外几家具有典型虚拟运营商特点的实体是润迅、中国邮政与腾讯。润迅从寻呼起家,通过品牌宣传、800家“润迅概念”手机连锁店的建立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电信运营经验进入VNO领域;中国邮政在黑龙江与联通的合作如火如荼,已累计为联通代理放号76.5万,占当地联通总用户数的46%;而腾讯正欲凭借其著名的中文网络寻呼机“QQ”、OICQ与中国移动的合作进入个人通信领域,事实上,移动QQ已成为Monternet中最大比例的一部分业务收入。

  “外包”——电信运营的趋势

  考察以上这些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VNO的出现其实是电信价值链细分的必然结果。随着电信的开放、技术的发展,各种垄断都必将被打破。这种看法十分透彻,因为分工与合作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精髓。基础网络的投资是巨大的,而且电信技术更新太快,面对如此高大的进入门槛,后来者不可能轻言建网;另一方面,用户需求的变化总是相对缓慢的,业务的实现也“丰俭随意”不必依赖于技术,这十分有利于超脱于技术之外引导用户的需求。因此,会有更多的运营商青睐业务的发展。

  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需要而非用户市场的需要促成了电信外包趋势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运营商受制于资本市场,力求提高ARPU值时,这样的直接后果是考虑把一部分业务和运作维护批发外包出去以降低经营的成本和风险,加速投资回报,以便集中更多的精力在网络升级和技术进步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拿自己开刀并非传统运营商的本意,然而这对急于分一杯羹的虚拟运营商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好消息。“外包”趋势的实质是“软硬分开”,这与当年微软携手Intel击败苹果、IBM何其相似。或许若干年后,现在的网络运营商成了电信领域的Intel,而虚拟运营商就成了电信领域的微软。电信版的“WINTEL”美梦正在进行中。可问题是,谁来卖PC呢?

  “融合”——电信网络的趋势

  微软与Intel谁也不卖电脑,那是Compaq、Dell的事。可目前网络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的分工却是:大家分头,一起卖电脑。显然,这样的状况不会持续很久。

  说到底,“软硬分开”的结果是将一个人的风险分摊到两个人头上,对整个行业来讲并没有减少风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目前的电信行业总体利润迅速下滑、资本市场掌握生杀大权、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行业内普遍人心惶惶。在这种大环境下,虚拟运营商站出来分担网络运营商的一部分业务,后者会欣然接受。

  与电信业务价值链的细分趋势相反,电信网络正在以极大的热情面对融合的趋势,比如正在进行中的“三网融合”、NGN等。虽然重复建设是竞争初期多运营商格局的必然产物,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融合才是未来的选择。业务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对现有网络的不满,都希望看到一个既简单又能承载所有业务、既要高效率又要保证QoS、既要便于统一管理又要便于模块化管理、甚至对所有协议保持透明的“完美的网络”。

  如果这样的网络融合得以实现,将再次改变电信运营模式,“WINTEL”的比喻将不再适用了。那时,价值链的分工是这样的:设备商、软件商负责提供软硬件设备,网络运营商负责网络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虚拟运营商负责把网络卖出去。

  价值链越分越细、网络却在融合,问题是,如何协调好这两种看似背道而驰的趋势,从中挖掘出每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

  必需正视的问题

  价值产生于“合”,能量释放于“分”。中国电信市场的情形较国外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电信开放刚刚开始时非理性的能量释放。能量释放是一种消耗,虽然“看上去很美”,却并没有产生价值,等烟消云散之后留下的肯定是一片狼籍。现在又有了一个“奥运商机”的美妙诱惑,更不会有人去为萧条早作打算了。

  事实上,今年1到5月的全国电信投资已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71%,电信业的危机正在逐步显现。首先虚拟运营商的产生,主要是市场发展推动的产物而非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这说明了今后运营模式的潮流之一:超脱于技术之上;其次,网络运营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产业融合完成之前,他们不得不面对“自我竞争”的压力;第三,市场进入规范化操作之后,国家对电信的各类扶持政策(包括融资渠道)将有可能取消,竞争将更残酷。这对设备商同样是个坏消息;第四,当前过量建设的后遗症将逐渐显露。有数据称中国目前的传输网利用率不及40%,即使这样仍有众多项目等待建设。

  当然,机会总是与威胁共存的,比如业务对最终用户的透明化将越来越体现在无线接入、自由选择网络上,同时个人信息的加密与网络安全会提到更高的层次,网间结算的工作量将成倍数增加等。数据类设备、VoIP类设备、无线设备、关口设备等将大行其道。

  网络融合是第一步,下一步应该是整个产业的融合??毕竟,相对垄断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破除垄断只能通过法律和政府干预。也就是说,竞争是不稳定平衡,相对垄断是稳定平衡。既然价值产生于“合”,那么就让我们去关注产业中那些融合的时刻。

  虚拟运营商的未来

  国内有关媒体的一篇评论为VNO的长远发展指出了四个必备条件:品牌、分销网络、创新能力、营销经验。

  品牌,对于虚拟运营商比网络运营商更重要,因为个人用户选择VNO的唯一理由是享受到的服务比传统运营商好、具有品牌价值;而强大的分销体系和营销能力是完成对网络运营商承诺的前提。由于VNO不仅仅是将网络运营商的资源“原封不动”地转售出去,因此,在网络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技术创新,开发出适合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增值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设想的信息化社会,只要拥有品牌与网络,不管这个网络传输的是什么,你都可以成为一个虚拟运营商。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链接:
虚拟运营:另一条电信道路 2002-05-30
虚拟电信运营商为企业E化搭台 2002-05-15
有了虚拟运营商企业e化二次革命 2002-05-13
记者观察:虚拟运营商何时成气候? 2002-04-23
有地位没身份?虚拟电信运营试水移动互联 2002-04-09

分类信息:  虚拟运营_与_网络文摘     热点专题_虚拟运营_文摘   外包专栏_文摘   文摘   网络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