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视像通信  视像通信产品

视频会议量需而定

陈代寿 2003/03/17

  视频会议的应用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视频质量很低,只能实现低速率传输,而且图像模糊,声音波动大。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带宽不断增加)和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越来越普及。现在的计算机功能相当强大,能够进行完整的视频捕捉,因而只要能提供足够的带宽,普通PC或专用视频会议设备都能传输高质量的视频会议。

  典型的视频会议应用模式有三类:基于企业LAN或WAN实现、基于服务提供商的专用网络实现以及通过Internet实现。

  仔细考虑应用需求

  用户在决定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前,需仔细考虑它的用途。例如,如果商品销售人员和客户处在不同的国家,这些客户相距很远而且分散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和维持商业链,采用视频会议显然不经济。

  用户还要考虑是否有会议需求。用户需要的是完整的视频还是一般的图像传输,也就是说,视频会议传输有无必要。如今很多企业并未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而是改用共享幻灯片(如微软的PowerPoint),或运用Webex(Webex通信公司提供的一种Web会议软件)会话方式,来取代视频会议系统,因为一些远程会议的陈述报告并不需要完整的视频传输。如今市场上有很多设备已能提供类似会议功能,如Electronics for Imaging公司的eBeam系统具备画板功能,它通过共享一种白色画板,能够很容易实现研讨会性质的远程学习。这类设备需要带宽较少,存在的QoS管理问题也少,而且对Internet时延要求也不高。

  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应做好备份规划,因为越是重要的商业会议,出错的可能性越大。一种做法是,为会议建立呼叫桥接记录,即进行语音备份。当Internet在某处的上行传输中出现拥塞时,视频会议会出现声/视频波动现象。对一般演讲或陈述来说,图像传输中有一些图像失真,不会影响整体效果,但语句中断或完全丢失则会造成话音完全变样。因此,这种电话备份方式无疑大大提高了话音传输的可靠性。

  如何进行系统配置

  要想成功运行视频会议系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如系统安装、带宽保证、时延以及视频生成等。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视频会议系统的安装是最费时费力的环节。大多数视频会议都是远程会议,如果让用户自己来安装会议终端不太现实,因而只能靠网络主管以远程方式来完成。

  其次,需要为参与视频会议的每个站点设置访问权限。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防火墙对用于视频会议的端口进行了阻塞设置,因而需要对防火墙重新进行配置,以适应视频会议的需要。此外,一些老式防火墙不能识别H.323视频通信,也不支持此类通信输出;即使是支持H.323协议,也必须保证在安全设置中允许H.323通信通过防火墙。

  第三,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在多视频会议用户间会引发问题。如果在NAPT内仅有一个视频会议用户,只需将所有必需的端口信息转发给其余用户的内部IP地址即可;但在NAPT内若有多用户,情况就变得相当复杂了。有些NAPT方案支持H.323,只能在内部网中对呼叫进行初始化,而不能实现NAPT之外的用户与Internet用户间的会议会话。

  为接收位于NAPT之后的多用户或动态连接用户的呼叫,需设置能够处理NAPT遍布的VPN通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VPN通道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因为基于Internet的视频流很容易被捕捉和重放,如果视频会议软件不支持加密,则必须设置VPN。当然这也有缺陷,增设VPN通道会加大视频流传输负荷,并增加系统时延。

  第四,带宽在视频会议应用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LAN通常能提供足够带宽,因而不存在带宽问题,而Internet就不一样了。在美国,一些视频会议用户采用33.6kbps拨号接入方式连接到AOL,但这只能获取约0.5帧/秒的传输速率。较好的视频传输起码需要128kbps ISDN或T1连接进行。带宽越高,视频会议效果越好。

  最后需要解决时延问题。进行视频会议应用前,应在预先规划的时间段内,检验信息包在各会议站点间的巡回时间开销,因为Internet通信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变化很大。时延是相对保持一个常量,还是波动幅度较大,都需要进行测试。时延波动太大,或包丢失严重,都会导致视频传输质量低下、系统性能下降。稳定的时延不会对视频通信流造成多大影响,而时延变化多端才是造成流媒体传输抖动的关键因素。

  需要指出,解决时延问题比较困难。基于LAN或稳定的WAN连接进行的数据传输比较易于控制,可以运用DiffServ(服务区分)机制,在内部网中对视频通信进行优先级划分。当然,这是以网络具备足够带宽,配置视频会议系统不牺牲其它临界应用为前提。

  对于Internet通信传输,可在上行连接中引入QoS机制,只是真正的数据分级处理是个未知数。此外,还需要引入通信压缩机制,如Packeteer公司的PacketShaper、Allot通信公司的NetEnforcer,以增加视频会议的带宽;或者在LAN端引入QoS控制机制。这类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保证其它Internet协议,如HTTP和FTP不“挤占”视频会议通信带宽。

  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视频会议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仍存在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如带宽、降低时延和在客户端增设防火墙,另外还有图像质量以及如何将与会人员及时组织起来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视频会议的推广应用

  目前,视频会议应用最大障碍在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应用。因为如今的企业LAN/WAN和服务提供商网已能提供足够带宽,并具备相关QoS控制机制,而对基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应用来说,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另外,在企业边缘网,由于缺乏QoS控制机制,理想状况下只能获得平均16帧/秒的传输速率,即普通电视帧速率的一半,因而只能实现“点对点”视频会议。

  要使视频会议成功实现,需预先进行规划和测试,如果公司确需视频会议应用,应仔细考虑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链接:
IP视频服务将进入高潮 2003-03-14
视讯商机扑面而来的诱惑 2003-03-14
H.320与H.323谁是视频的未来? 2003-03-14
网通视讯到底会怎么做? 2003-03-14
综述:国内IP电视会议市场孕育巨大的商机 2003-02-28

分类信息:     文摘   技术_视像通讯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