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语音应用>>>语音识别(ASR)  语音识别产品

 

嵊州农民用电话“听网”

2002/05/09

  新华网杭州5月9日电(许群、费栋) 浙江省嵊州市是中国的“长毛兔之乡”。最近,该市谷来镇农民钱立君在长毛兔养殖方面出现了难题,他饲养的长毛兔出现了尿频尿急的现象。于是他立即通过电话将自己的问题反映在了嵊州市的农业网站 “嵊州市农业在线”上,嵊州市农技专家张庆云立即在网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钱立君只要再拨通电话就能从网上得到解决长毛兔尿频尿急问题的答案了。有趣的是,整个过程农民钱立君和农技专家张庆云都没有直接见面,也不是在同一个时间通话,一切只通过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脑切换就完成了。

  通过电话拨号上网已非新鲜事了,但让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通过电话去上网(实际上是“听”网),这却不是件易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嵊州市农业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设计开发成功的“农业网电话文本语音交互式信息处理系统”。这一技术选用普通电话作为信息终端,实现电话与因特网“无缝”连接,将语音数据转换技术与因特网结合起来,让农民通过电话“听网”,使没有电脑的农民也可以通过电话学到网上农技知识,遇到技术难题可以用电话在农技信息网上得到解答,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基本解决了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农业110”,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在中国,对农民来说,向来有“三低一高”之说。“三低”是指农民的素质低、文化水平低、经济承受能力低,“一高”是指社会对农民的要求太高。一方面社会要求现代农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另一方面农民又受自身素质和经济承受力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受困于“缺信息,缺技术,缺市场”的难题。其实,嵊州市早在1998年就开始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并于1999年底,被农业部列为浙江省唯一的一个“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试点县。至今年3月23日,网络虽已改版3次,内容越来越丰富,为农服务也有实效,基本用先进的手段代替了传统的服务方式。但网有了,真正能上网的农民并不是很多。主要是广大农民文化程度低,电脑在农村还不够普及。上网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之事。

  如何让为农服务的信息、技术、市场真正走进平常农民家庭,真正起到帮助农民解决结构调整和增收问题的作用?嵊州市解决农民高要求与低素质之间的矛盾,还是在开发成功“农技信息网语音转化系统”以后。不久前,记者在嵊州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亲眼目睹了这一系统的神奇之处。在嵊州市农业局信息中心宽敞的多媒体教室里,市农业局陈建局长亲自为我们做了演示。只见他用普通电话拨通了农业网信息电话3111110后,电话那端就传来了清晰的话务小姐的声音:“你好,这里是嵊州农业在线信息中心。网站动态请按1,注册用户请按2……”,在陈局长按下1键后,电话里又传来话务小姐亲切的声音:“信息联播请按1,农业气象请按2,政务公开请按3……”,接着再按下1键,电话里就传来了用标准普通话播放的农业新闻:“今年,绍兴市农业结构调整……”。也就是说,农民通过电话就可以知晓新近发生的农业消息,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同时,为了方便群众查询,市农业局还专门编写了服务卡。上面罗列了网站动态信息编码和常用语音信箱编码。如111代表农业新闻,121代表今日气象,172代表人才需求,101指农业局,104指水利局等等。看完了这个神奇的“电话听网”,陈局长又向我们演示了如何用电话进行“话网信息转化”。首先他以超级用户的名义在网上发布了“新华社记者来访”的消息(用户发布消息有权限限制),60秒钟以后,系统自动将文字信息刻录成了语音,此时再拨通电话进入农业新闻栏目,你就会收听到这则消息。接着,他又通过电话语音输入了一则求购信息,同样60秒以后,网上最新动态栏里就出现了这条一分钟以前刚刚提供的消息,说明语音已成功地转化成了文字数据信息。陈建局长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项电话文本语音交互式信息处理技术是中国科技大学发明的专利,但真正开发应用于为农服务信息网站,嵊州市是第一家。

  “那么网上如此众多的信息,农民有没有选择的权利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局长回答:“当然有。前提是你要成为注册用户,这是个发展方向。我们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农民通过注册来选择性使用,现在是免费的,将来可能会逐步收费。”他还告诉我们,一些简单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传到你的手机等通讯工具上,做到随时随地一有消息在第一时间让用户知晓。他当场给我们做了这个实验。先是以超级用户的名义在网上发布了求购大青梅的消息,然后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作为联系方式。接着他又在网上的供应信息栏中发布了某农民有大量大青梅出售的消息。消息一发布,手机的短消息铃声也随之响起。这就意味着求购者收到了系统发过来的有关大青梅出售的消息,这样所有注册过的求购者就可以直接与出售者联系了。

  当记者还在为刚才所看到的一切“啧啧”称赞的时候,陈局长又向我们演示了用电话进行网络投诉,用电话进行网络咨询求助等一系列的话网信息交换技术。若非记者亲眼所见,真难想象这项技术能够使信息交换如此快速、便捷、准确、直接,难怪这么一个县级农业信息网,日常访问量都在千人以上。从今年3月网站正式开通至今短短几个月时间,访问人数已达到 101457人。诚如网站上的调查表显示,在有598人参加的调查中,有49.33%的人认为自己对该网站已比较了解,21.24%的人认为自己对该网站已有一般了解,也就是说70%以上的嵊州农民已经习惯了这种新型的“听网”方式。

  记者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标志性的口号很让人亲切。如“有难题,找农情网站问一问;要服务,打31 11110听一听;想致富,到农业网站转一转。”如“用传统电话让农民畅游因特网,让传统语音联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网站里的农村论坛,农情热线等栏目也异常火爆。一方面,由于信息中心建有比较完善的基层工作站和信息收集、发布网络,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问题能及时上报;另一方面,农技人员通过及时回答农民问题,也掌握了农村的各种动态,扩大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有的高级农技师还在网上开辟了自己的专栏,及时解答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据陈局长介绍,为了满足农民的咨询,农业局组织了全县70多位农业专家举办咨询栏目。

  除此之外,嵊州还是“越剧之乡”农民们还可通过电话点播自己喜爱的越剧视听节目。用陈建局长的话来说:“这个系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低端电话技术和高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主动、双向、易学、经济,同时多媒体发布增强了它的可看性多部门联动解决了它的交互性,多终端互通加强了它的实用性。”难怪在去年11月9日的中国农业博览会上,温家宝副总理在嵊州市农业局的展台前被这个“话网交换技术”深深吸引,在听完陈局长的介绍后还饶有兴趣地亲自进行了试用,一边笑一边赞不绝口。

  陈建局长最后告诉记者,在解决了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后,农业信息化还面临着信息资源持续开发和网站赢利模式问题。信息源的收集不能仅仅是农业局或是信息中心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政府各部门、全社会的事情。尽管目前市政府每年给信息中心拨款30万元,用以网站维护,但这远远不够,网站的支撑需要投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探求新的赢利模式。对农民的使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培训的问题,还有个观念转变的问题,要按市场化要求逐步接受有偿服务,现在,注册用户收费还只是一个尝试,道路还很长。

  陪同我们参观的科技副市长张宏评价说,“话网交换技术”的推广运用,不仅解决了过去因特网最为头痛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了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早已网破线断的传统服务网络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还将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提到我们的眉睫上来了。农民每分钟、每秒刻都在向我们提出问题,要求及时解答;而政府各机构、部门、甚至具体的人员是否正确的及时的解答和反馈都明确记录在案,对部门、个人服务质量和工作业绩的考核有了依据。嵊州市党委、政府已有了考虑,准备加大投入,在此网的基础上,把它办成政府网站。

新华网 2002/05/09



相关链接:
日本研制电脑软件回答多语种紧急电话 2002-04-26
言丰科技助力东北地区电信级语音系统 2002-04-25
言丰科技勇夺新加坡首届全国资讯通信奖 2002-04-24
科大讯飞举办语音合成应用效果巡回研讨活动 2002-04-24
NMS宣布加盟德州仪器公司第三方计划 2002-04-23

分类信息:  其它_与_语音合成TTS  其它_与_语音识别ASR  语音合成TTS_与_语音识别A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