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CRM  CRM产品

 

CRM乍暖还寒

高丽华 2001/04/16

  CRM还是个新事物,发达国家实施CRM的失败率也超过半数,国内企业在实施时更要找准自己的症结,选择好的产品、路子和策略。

  “以客户为中心”时代的到来让商业社会再次忙作一团,早先的“以产品为中心”过时了,需要重新构造。这一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的迁移,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捧红了一项新的IT应用—CRM(客户关系管理),CRM市场以每年40%的速度成长,并迅速影响到我国。记者注意到,“CRM”已成了近期国内IT媒体出镜率最高的词汇(本报4月16日将在《产品与技术》版块推出相关专栏),3月27日由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在上海举办的“CRM在中国”大型研讨会亦出现了“爆棚”—原定300人的会议去了500多人。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高级顾问登台讲演的第一句话是:乘飞机前有人提醒说,上海很冷,需要加件毛衣。但是我进入会场却感觉这里很热。

  CRM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应用系统。它采用互联网、数据仓库、呼叫中心等对客户资源进行“一对一”的集中式管理,以帮助企业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潜在客户,留住老客户,被称为21世纪企业赢得客户的“桥头堡”。身处“入世”前夜,承受着将与国外强手短兵相接压力的中国企业,更是对这项应用热情有加,这也正是Gartner Group高级顾问声称“这里很热”的潜台词。

  不过,如同美国市场调研公司IDC的专家所提醒的那样,中国虽然已经进入了CRM应用的春天,但春天是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春风依然料峭, CRM应用还有许多障碍,主要是实施CRM的三个关键条件还有待打磨。

  第一个条件是对客户资源的集中式管理。这个条件要求建立客户信息共享系统,客户一个订单进来,市场、销售、财务、仓库、计划、供应、服务等相关部门应该同步得到信息,财务部门据此调查客户的信誉状况,物流部门据此核查库存和供应链的情况,服务部门及时拟定跟踪服务的措施……在这里,健全的客户信息系统犹如一部牵一发动全身的引擎,能让企业各部门在第一时间同时进入状态,整体应对业务。

  第二个条件是生态环境。IDC的专家尤其强调“生态链”,认为CRM必须有供应链、资源配置、生产制造等相关系统的配合,才能产生应有的市场效果。譬如一家制衣厂商发现某种面料的连衣裙很好销,但如果原材料供应商不能同步提供这种面料或供货价格很贵,制衣商就只能望订单而兴叹了。IDC为此提出一种叫ERM(企业资源管理)的概念,提倡SCM(供应链管理)、CRM、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联动。

  三是战略与企业文化要同步跟进。SAP的专家认为:“CRM第一是理念和战略,第二才是技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也许技术的改变只需要半年,文化迁移却需要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IBM的专家说,在他们帮助客户实施CRM时,客户除了接受相关的技术,更对IBM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和规章感兴趣。

  比照上述条件来看国内企业,问题就出来了。譬如缺乏CRM专业知识,选择产品有盲目性;缺少对CRM的全面认识,专注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准备和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寄希望于个别部门和少数人的作用,殊不知CRM的成功应用需要“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乃至电话接线员”的通力协作,等等。由于这些原因,不少企业的CRM应用效果不佳就在情理之中了。CRM还是个新事物,发达国家实施CRM的失败率也超过半数,国内企业在实施时更要针对自己的症结,选择好的产品、路子和策略。

  好在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企业特别是CRM厂商的强烈关注。在3月27日的“CRM在中国”大型研讨会上,40多家CRM厂商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卖点,但有一个原则为大家公认,那就是“分步实施”的原则,即找一个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又最容易见效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一步一步向前走。国能科诺商用软件公司总经理卢曙认为,看一个应用方案是否成熟,实施周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现在企业竞争最讲究的是“快”,快了才有机会。为什么早几年国外有些实施ERP的企业破产了?原因就是系统过于庞大,致使实施周期过长,掉进了“IT黑洞”。他说他很高兴看到这次像Oracle、SAP、康柏这些国际大厂商也在提倡“分步实施”。 美国艾克国际科技公司则借用“窄谱原则”说明分步实施的必要性。“窄谱”是相对那种包医百病的“广谱”而言,即对症下药,从客户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入手,让用户早日见到效果,树立起信心。

计算机世界》2001/04/16



相关链接:
确保CRM成功的因素 2001-04-16
利用CRM留住“客户” 2001-04-16
CRM—21世纪企业赢得客户和市场的桥头堡 2001-04-16
数据挖掘在CRM中的作用 2001-04-16
开放系统融合CRM前、后端 200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