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NGN

追寻IP Centrex核心价值

策划:雍忠玮 李智鹏 执笔:雍忠玮 200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固网NGN产品线副总工任建军:发展IP CTX最重要的,不在于市场或者客户定位问题,也不在防御与进攻的区别,而在于是否能够解决“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这两大问题。
中兴通讯软交换系统部南京研发中心主任包斌:对于运营商而言,推广IP CTX业务的核心动力是通过该业务巩固其大客户的凝聚力,这样,在下一步运营商就可以将其他的业务例如视频通信、跨网多种通信应用也提供给大客户。
《计算机世界》报《网络与通信》版主编林江艳针对终端的提问,将有关IP CTX的发展讨论范围扩大到整个产业链。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GN产品支持中心业务拓展高级经理张海荣:无论系统设备商是否生产终端,都有可能寻找一些终端产品的合作伙伴。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网络交换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鲍敢峰:运营商应该在没有实施面向大客户的IP CTX应用前,先考虑将网络搭建的关系理顺。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多业务网络部产品营销经理孙金灼:虽然NGN的应用中IP CTX的吸引力最强大,但是目前,大运营商即便推动IP CTX业务,也是将其作为防御小运营商争夺其地盘的策略,一是防御小运营商的IP CTX业务,二是防御IP PBX对运营商大客户市场的侵蚀。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产品事业部驻京代表贾燕峰:和以前的PBX、Centrex相比,软交换技术带来的革新性的变化是,更多的业务类型得以通过IP CTX业务进行,从语音扩展到数据、图像,乃至融合多种能够应用的多媒体。
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发展部产品经理王政光:虽然在单个的软交换域内进行IP CTX业务没有太多问题,但是到达其他软交换域是否依然可行,目前还难以确定。

。。5月初,信息产业部就数个标准再次组织了小范围讨论,虽然最终结果没有确定,但是由通信标准研究所牵头的对于IP Centrex、Web Conference,以及IP话吧业务规范的讨论,表明对“基于NGN和Softswitch(软交换)上的应用”的关注,已经从“能做什么”转变到“先做哪些”的阶段。

。。《计算机世界》报在7月中旬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名为“寻找IP Centrex核心价值”的业务探讨会,将几家能够提供NGN核心解决方案及IP Centrex业务的公司聚集到一起,其目的正如会议主题所示,是为了——

。。鉴于大客户对利润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各大运营商都开始着手将基于NGN的一些新业务部署到现实应用中,特别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固网运营商,为了在获得3G牌照后获得和移动运营商竞争的能力,正在寻觅IP Centrex这一业务的用武之地。

两大优点促成应用先锋

。。事实上,设备提供商们并没有因为IP Centrex(以下简称IP CTX)的优点明显而将其提升到过高地位。无论是爱立信、朗讯,还是华为、中兴,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立场:IP CTX是基于NGN或软交换的“基本业务”之一。

。。“基本业务”并不代表不重要,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多业务网络部产品营销经理孙金灼就表示,“虽然NGN上有很多很到位的应用,但就当前各种业务的赢利能力及吸引力看,IP Centrex的吸引力是最强的。”

。。根据通信标准研究所“IP CTX业务技术规范”(讨论稿)的描述,“IP CTX业务是构建在软交换系统上的Centrex(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该业务的群内用户可以是软交换域内的普通语音用户、多媒体用户等所有种类的用户,也可以是与软交换域相连接的PSTN、2G、3G移动网内的和其他软交换域内的用户。”
。。基于宽带IP数据承载网络的IP CTX业务,有着超越PBX、IP PBX、Centrex的优点,主要体现在“IP性”和“广域性”上。

。。首先,从接入终端看,基于宽带数据网络的IP CTX将传统的以语音为主的应用扩大到更多领域,进而带来的是整个应用模式的变化。“和以前的PBX、Centrex相比,软交换技术带来的革新性的变化是,更多类型的业务得以通过IP CTX进行,从语音扩展到数据、图像,乃至融合多种能够应用的多媒体。”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络产品事业部驻京代表贾燕峰说。并且,伴随着接入方式的增加,新的终端形式也通过IP CTX业务介入进来,“例如基于该业务的可视电话、可以在网内网外使用的Wi-Fi/GSM双模手机、蓝牙/3G双模手机,甚至是可以基于PC机的视频应用等。”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网络交换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鲍敢峰说。

。。其次,从应用范围看,软交换为核心的IP CTX业务,可以跨越不同“电话域”开展小号直拨(群内分机)等业务,这是传统的基于PSTN网的Centrex业务难以做到的。“就目前而言,PSTN还无法实现跨域的群呼业务,而基于软交换的IP CTX业务,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例如中兴公司的软交换,就已经实现了‘小网通’在浙江宁波和北京之间的区域跨越。”中兴通讯软交换系统部南京研发中心主任包斌说。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NGN产品支持中心业务拓展高级经理张海荣也认为:“虽然现在跨广域的IP CTX业务在交换机设备上还存在着兼容性问题,但从NGN的演进看,IP CTX将在市场导向下逐步走向成熟,而其广域性的问题也会完全解决。”重要的是,对于软交换域内的用户,都可以定义为某个Centrex群的用户,而与该用户采用的协议无关,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采用包括H.248、MGCP、SIP或H.323等诸多协议在内的任何一种形式,在不同地方以不同IP地址注册到NGN中。

市场短期不会认同

。。虽然IP CTX业务的优点已经非常明确,但就目前而言,IP CTX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所获的认同程度还不是很高,据美国某调查公司针对IP PBX及IP Centrex市场的调查数据看,2004年第一季度全球IP PBX市场增长达10%,为8700万美元,同时期IP CTX市场增长只有3%。“不过这一增长还有待改变,因为现在正是IP Centrex的启动期间。”贾燕峰说。

。。共识已经达成:运营商冀希通过IP CTX业务对抗IP PBX业务的威胁。采用PBX和IP PBX的企业,因为内部通信的免费,基本上不用向运营商支付任何与内部通信相关的费用,这使运营商大客户的ARPU值迅速下降。“对于运营商而言,推广IP CTX业务的核心动力是通过该业务巩固其大客户的凝聚力,对于IP CTX内部的群用户,通信是免费的,而运营商试图向大客户提供跨地区、跨域的这种通信服务,并由此收取相关的服务费用而不是通信费用,这也是争取获得大客户的关键业务之一,这样,在下一步,运营商就可以将其他的业务例如视频通信、跨网多种通信应用也提供给大客户。”包斌说。在企业自行采用PBX或者IP PBX业务(安装相应的小型交换机即可实现)后,运营商必须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才能够继续保有这些客户。

。。而在NGN和软交换没有足够成熟之前,几乎所有的电信设备商都不敢给予IP CTX业务超越IP PBX或Centrex业务的市场地位。

。。在中国市场推广IP CTX业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技术的影响力却是三个问题中相对最不重要的。

。。最主要的就是资费问题,尽管运营商及其大客户都能够意识到内部通信免费能够为客户内部运维带来的节约,但另一方面,IP CTX业务需要为每个终端配备长短两个号码,而对于长号码,当前运营商还必须收取至少包括座机费在内的费用。“中兴通讯的一个分组网络用户就遇到这样的问题。该客户是一个宾馆,每个房间内的座机费对其应用IP CTX业务而言,并不能够形成成本上的节约,这与固定运营商资费政策不够灵活有很大关系。”包斌说。

。。除了客户使用IP CTX业务的资费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运营商开展IP CTX业务所面临的相互结算困境,如何解决群域之间的结算?南北分治的中国固定通信网络不具备移动通信网络所具有的天然跨域的特点,无论是基于哪一个软交换域,一旦从电信网络进入网通网络或者反而行之,商务群域之间的计费问题就难以解决,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基于软交换的、针对集团性客户的结算政策,这也会使“在商言商”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乃至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之间极易产生结算纠葛。

。。技术方面的主要压力,并不来自协议问题。目前,针对IP CTX业务的主要协议都已经有了标准版本,但是不同厂商从商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必然会采用不同的协议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路线; 与此同时,国家标准、运营商标准、企业为获市场先机而做的相关特别开发以及产业联盟,都会使标准协议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细节上的变化,而这些细节上的变化正是导致软交换难以互联互通的关键原因。“虽然在大唐高鸿的软交换域内进行IP CTX业务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到达其他软交换域是否依然可行,现在还难以确定。”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发展部产品经理王政光说。事实上,所有参与讨论的厂商都抱以类似观点,即目前IP CTX业务在语音方面的问题已经解决,而跨域的软交换这个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上的业务也就难以很好地实现。

。。“软交换”业务平台的问题使IP CTX难以迅速获得市场认同,预计IP CTX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只有等待NGN的成熟。而在中国,还另外需要政策的明确化,这一点将更为重要。

运营商定位依旧模糊

。。与会者均来自设备提供商,它们虽然也关注运营商的客户(即客户的客户),但更关注运营商在面对IP CTX业务时是什么样的态度。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多业务网络部产品营销经理孙金灼认为,目前在国际上努力推动IP CTX业务发展的,不是大的主流运营商,而是一些新兴运营商。“就我个人的观点,大运营商即便推动IP CTX业务,也是将其作为防御小运营商争夺其地盘的策略,一是防御小运营商的IP CTX业务,二是防御IP PBX业务对运营商大客户市场的侵蚀。”他表示,就目前而言,IP CTX业务之于IP PBX,类似于公交车之于私家车,当用户对QoS保证没有过高要求时,已经可以采用IP CTX业务,而对于具有高保障要求的客户,显然不会采用IP CTX,例如军队(高保密性、拥有自主PSTN网络)、铁道(拥有自主服务网络提供商中国铁通)、银行(高保障性,不会尝试新业务)等,而这些问题,又已经超出技术本身的范畴了。

。。目前有可能在中国积极推动IP CTX业务的运营商,主要是南中国的中国网通、北中国的中国电信,或者虚拟运营商。“中兴通讯目前考虑的运营商市场,主要针对三类市场,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虚拟运营商,或者二类运营商。”贾燕峰说。2003年中小企业市场通信费用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市场是IP CTX业务的希望所在,并且,无论是具备或者不具备自有承载网络,二类运营商都拥有大量客户,甚至这些二类运营商的客户是通过非正常的市场竞争获得的(例如挂靠在国资委下的二类运营商),发展IP CTX业务对于它们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所以电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将这一块市场看做很重要的IP CTX业务拓展领域。

。。但是也有人认为,IP CTX业务的根本,还是具有跨域多分支机构的大客户才是主体市场所在。“从国际上的情况看,这一点更为明显。”张海荣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客户新加坡电信为例做了说明。作为一个跨多个国家的主流运营商,新加坡电信的IP CTX业务用户囊括了柯达、通用电气等国际化公司,而新加坡正在为这些企业提供高保障的IP CTX业务。“这说明IP CTX业务用于大客户不仅可行,更有可能成为收益巨大的一项业务。”

。。不同厂商在运营商IP CTX业务“落位”何种市场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固网NGN产品线副总工任建军认为,发展IP CTX的根本,不在市场或者客户定位问题,也不在防御与进攻的区别,而在于是否能够解决“用户体验”和“降低成本”问题,“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产业链条也就可以打通了。”他表示,不仅要使IP CTX业务切实可用,而且应当考虑尽快使这一业务能够成为便捷的应用。“例如电话会议,建立包括语音、视频、多媒体在内的电视电话会议,而且是不繁杂的实现,是传统的基于PSTN的PBX无法解决的,从运营上看,这是IP CTX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华为公司已经建立了一个包含多个厂商的产业联盟,任建军表示,IP CTX业务不能够单独由一家厂商发起或者完成,在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诸多厂商的参与,“包括华为在内,不可能由一个厂家把这些业务做全,这是做不全的。”

。。其次则是成本问题,任建军说:“这个成本不仅指运营商的成本,还包括运营商的客户的成本,采用IP CTX业务的优点就是能够将大量用户集中到运营商处,可以节约包括网关、DSP等在内的诸多投资,这些投资以前都是企业的。同时在维护成本上也有大规模降低,无论是运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这一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强大终端仍是理想

。。虽然各方代表对如何确定市场、如何铺开应用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面对IP CTX缺乏强大终端支持的困境,显然现阶段大家都难以有所结论,只能抱以美好的期待。

。。某些设备商已经针对这一问题提前运作。例如华为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类似“顺从测试”的实验室,供其产业联盟内的其他厂商对软交换的上下游产品进行互连互通兼容性测试,这其中也包括IP CTX业务产品。

。。任建军表示,“提供这个测试实验室的目的,并不是华为自己想去销售终端,而是希望能够将运营之前的产业联盟做好,为运营商做整个业务的二此推动奠定基础,有些事情,例如二次推动或者说二次集成,必须由运营商去做,因为其网络中不可能只有华为或者华为的这个产业联盟的产品。”

。。类似工作其他公司也正在进行之中,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张海荣和朗讯科技的鲍敢峰也都表示,无论系统设备上是否生产终端,都有可能寻找一些终端产品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市场的推动,而由于系统设备商的产品相对于终端产品要复杂得多,并且系统设备合同的定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网络的应用环境,所以终端厂商也愿意跟进。“终端设备商跟系统设备商合作,可以轻易将市场覆盖到整个省、甚至全国,当然愿意配合。” 鲍敢峰说。目前,一些网络视频设备商已经开始针对IP CTX业务有所投入,而且已经有诸多产品可以在现有网络中使用。

。。但这并不意味这针对终端的问题得到了完全的、有效的解决。由于终端应用不仅决定于自身产品的开发情况,也取决于和系统所提供业务的配套问题,这样,“应用种类”的皮球就再一次被踢回到系统端,而此时能够掌握应用需求与应用特征的,不再是设备提供商,而是运营商自己。鲍敢峰和孙金灼都建议,运营商应该在没有实施面向大客户的IP CTX应用前,先考虑将网络搭建的关系理顺。“现在运营商已经无法判断出它们需要的是什么,而设备提供商在思路上也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孙金灼表示,由于中国的NGN已经走在全球市场的前面,不再类似于PSTN时代,有先行者可供参考。

。。IP CTX业务的发展,在运营商竞争与规划、核心设备提供商、终端提供能力方面,还都存在着诸多难点,但同时,就如同与会者所言,这一项业务的亮点和热点已经明显,接下来的,只是一面等待整个NGN环境的成熟,另一面强化整个产业的合作意识。

。。作为一种面向企业用户、甚至大企业用户的高ARPU值应用,IP CTX的兴起,需要适当的网络环境和运营商“二次集成”的共同运作。或许,固定运营商及其他运营商可以做类似与中国移动打造自有品牌服务与自有品牌手机的事,用一个BOX(盒子)将各方面力量包容进来,合成一股力量推向市场。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相关链接:
运营商在NGN方面的试验与应用介绍 2004-07-30
IP Centrex:NGN盈利的法宝? 2004-07-30
下一代网络面临挑战 2004-07-27
软交换网络组网方案分析 2004-07-22
从业务导向看软交换发展 2004-07-07

分类信息:     文摘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新闻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