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手机登机要过三个坎

2007/04/27

  国外一些大航空公司均对手机二维码登机牌非常看好,日本、德国等一些国家还成功推出了相关应用。不久前,国内南方航空公司也在广州试行了“手机电子登机牌”服务。不过在国内,这一应用还面临诸多坎坷。

  五一长假将至,张先生打算让父母来北京玩两天。不过,给远在广州的父母订机票着实让张先生头疼。最终,通过南方航空和中国移动在广州启用的“手机电子登机牌”服务,几经周折的张先生才把登机牌“顺利”地送到二老手中。

  据悉,这项服务可以让旅客通过手机二维码选定南航航班座位、在机场打印登机牌即可登机。目前这项服务正在广州白云机场进行试运行,计划在日后逐步推广至南方航空全国所飞抵的城市。

  二维码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全球有很多国家都在开始应用这项技术。近几年来 ,二维码被成功地引入手机应用。此次南方航空和广东移动合作开动的手机电子登机牌就是手机二维码的具体应用之一,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项应用要在全国普及,恐怕至少要迈过以下三个坎。

认知度太低

  2004年,中国移动在内部交流大会上将手机条码业务提上议事日程,并明确条码业务为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重点。2005年,中国移动开始在湖南长沙、上海等城市试点手机二维码业务:长沙主要是与麦当劳合作进行手机二维码折扣券的试点工作;上海则是与影城合作开始试点手机二维码电子影票。2006年8月,在测试了两年后,中国移动在北京正式推出二维码业务。

  掐指算来,手机二维码的应用从开始立项到今天已经有三年多,然而贴近大众的二维码应用却是寥寥可数:影片《面纱》上映之时,中国移动的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二维码使用手机欣赏到超女尚雯婕演绎的影片主题曲。除此之外,清华紫光自主研发的“北京优码”目前在《北京晚报》、《精品购物指南》等平面媒体上应用。另外,今年首部手机图书《中关村创新谱》中也应用了优码技术,读者只要用手机对准篇尾文章的优码条,便可以用手机轻松阅读全书内容。

  不过,在大规模应用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手机二维码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个太过新鲜的玩意,而“手机二维码登机牌”这样的高端应用,就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反观其他国家,正是在拥有良好的手机二维码应用环境之后,才启动二维码的航空电子客票等业务。譬如日本在2002年就开始应用二维码,但是直到2006年,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日航才开始提供移动票务服务。此时,日本国内已经有70%以上的手机具备二维码功能,顾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购买客票,还能通过读卡器识别手机上的代码,完成检票并获得登机牌。德国DBA航空则是在2006年3月推出手机二维码登机服务,用户只要在机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登机。英国方面比较保守,他们可能在2010年才会推出手机二维码登机牌,不过英国航空和维珍航空也都认为,手机二维码登机牌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登机凭证,将逐步替代用了很多年的磁条登机牌。

应用期待突破

  据了解,南航手机登机牌服务也只针对购买南航始发站电子票的广东移动客户,而持传统纸票的联通和小灵通的乘客无法办理。除了有加大应用受众面积的声音之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机二维码移动票务,手机登机牌的应用亟需向纵深拓展。

  采访中,多数采访对象都表示,他们认为“手机电子登机牌”的实用性不高,因此不会轻率采用。一些采访对象认为,即使办理了手机登机牌,乘客仍需持手机二维码到机场打印传统的纸质登机牌,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凭手机登机牌登机。对此,南方航空客服人员表示:手机登机牌技术已经成熟,不能直接登机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机场的安检制度和相关规定不允许。

  几位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告诉记者,如果能够用手机WAP上网,实现订票、支付、下载二维码登机牌、机场直接登机这样完整的业务流程,那么将会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另外,南方航空表示,2007年7月31日试点结束之后,手机登机牌业务将可能对使用者收取彩信信息费。对此,北京紫光捷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琰霖认为,如果不能给用户带来切实的优惠,新业务必将遭遇到阻力。另一些采访对象也表示,目前的手机登机牌与传统登机牌功能基本相同,如果要额外为之付费的话,肯定不会考虑采取这种途径。

专利风险之危

  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二维码包括两种:用于手机上网业务的DM码,以及主要用于离线识别的QR码。DM码是美国专利,QR码则是日本专利,而业界关于这两种条码的专利风险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DM码在专利方面的壁垒非常多,如果中移动使用DM码作为手机条码的一部分,那么3亿手机用户给它带来的可能是巨额的商业利润,也有可能是天价的诉讼费用。

  对此,中国移动二维码的合作方银河传媒总裁沈维曾公开表示,“DM码本身是一个公共的技术,也是一个免费的标准。如果深究的话,应用了DM码的业务或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有可能形成专利问题,但如果只是在中国应用,就不会有专利问题。”

  不过,美国Acacia公司就曾起诉主要的DM二维条形码用户专利侵权,诉讼的内容是应用DM条码的用户,侵犯了Acacia代理的Veritec公司的二维条形码专利。而自2005年4月起,诺基亚、阿迪达斯、AMD、波士顿科学公司、日立和三菱等公司均已与Acacia达成和解,付费使用DM条形码技术。在业内,美国Acacia公司是一个著名的专利猎手。

  侯琰霖指出,采用国外的标准时,专利问题非常值得关注。由于不熟悉标准的法律问题,许多人误认为采用国际标准是安全可靠的。事实上,国际标准并不意味着标准起草人对知识产权的放弃,国际标准背后往往隐藏着非常复杂的专利许可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QR码是一种开放的码制,没有专利的壁垒,因此QR码不存在专利风险。不过侯琰霖却认为,QR码的专利持有人表示不对中国消费者收费,并不意味着不对运营商收费,即便专利持有人表示不会行使专利权,也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记者手记:三道坎之外的两大关口

  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一种新的条码技术,它在保留了一维条码成本低、稳定可靠、简单易用等优点的同时,还拥有数据容量大、具备信息纠错等功能。

  目前在国内,除了文中三道坎的羁绊之外,还有两个关口阻碍着手机二维码的应用。首先,二维码手机终端的普及率过低,国内现在只有极少数的手机自带二维码解码功能,绝大多数用户的手机要么是不支持二维码解码,要么是需要从网络上下载并安装二维码识别软件。

  另外,虽然手机“拍码上网”的模式由于免去了人们在手机上输入复杂网址之苦,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3G时代手机上网的重要入口,但是只有在彻底解决了手机上网的速度瓶颈问题之后,手机二维码的应用才有可能得到推广和普及。

中计报(www.ccidnet.com)



相关链接:
中国移动研究院唐剑峰:移动通信的业务发展和展望 2007-04-26
爱立信卢勇:以业务宽带来激发多媒体业务的增长 2007-04-26
手机游戏 当乐网:赚并快乐着 2007-04-24
徐超:SP的真金何在 2007-04-24
运营商和SP欲建标准的TD“契约” 2007-04-13

分类信息:  移动增值_与_移动  移动增值_与_交通  移动_与_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