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无线音乐拯救唱片公司

2008/01/18

  “唱片公司来了20多家。到场的艺人更是规模空前。中国音乐领域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盛况了。”上海一家娱乐媒体记者张明对《财经时报》说。

  张明所说的是盛况出现在上海大舞台举行的无线音乐盛典上,1月13号,近百名国内顶尖音乐人齐聚会场。更难得是,大多数的唱片公司都由公司高层亲自带队。环球唱片派出了中国区总经理梁康妮,旗下艺人陈奕迅和潘玮柏悉数到场。

  “公司对无线业务十分重视,2008年将持续增加对该业务的投入。”梁康妮对记者表示。

  在经历了长期的萧条之后,中国唱片业正在迎来一次新的发展良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2003年无线音乐的横空出世。

  唱片业走出寒冬

  “唱片行业被新媒体挤的没饭吃,新媒体又给了唱片公司一碗饭。无线音乐的出现让唱片行业走出了寒冬,让唱片行业的日子好过很多。”EQ唱片的负责人秦天,谈到唱片公司近几年的经历时仍然不免唏嘘感叹。

  无线音乐出现之前,传统唱片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唱片销售、商业演出和艺人经纪生存。由于盗版光碟、网络下载的围追堵截,商演市场又很惨淡,艺人广告收入也不是很高,四年前的唱片行业处在一派萧杀之中。

  “那几年,唱片公司被新媒体挤得没饭吃,整个唱片行业的收入是多少,我们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但是,根据我们的亲身经历,可以说非常惨。直到《两只蝴蝶》的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刚开始,《两只蝴蝶》在网络上火爆,后来,SP用它制作成彩铃,又很火爆。紧接着,唱片公司公司看到了商机,制作了很多所谓的网络歌曲,转售给SP,从SP那里拿钱。”

  环球唱片中国区总经理梁康妮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肯定了无线音乐对公司的重要性。“2006年环球的唱片收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新媒体,至于2007年,新媒体领域的收入占多大的比重尚不能肯定,但是,相对于2006年,2007年新媒体领域的收入有30%的增长幅度。2008年,环球的唱片收入中,将有超过50%的收入来自新媒体。”

  环球属于规模较大的唱片公司,除了无线音乐的收入之外,在艺人经纪、商业演出以及唱片发售上都有很大的收益,因此无线音乐在全部收入中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

  而类似于EQ唱片这样的公司来说,无线领域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就相当大。

  “规模较小的唱片公司在无线领域的收入比重要大一些,高的甚至达到总体收入的70%左右。”乾亨大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斌彪同《财经时报》谈论时透露。作为唱片行业的人士,郑曾经参与推广《秋天不回来》和《不想让你哭》。

  彩铃引发的变局

  在唱片行业,彩铃被认为是无线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

  2003年,中移动首次提出彩铃的增值概念,推出之后不久,便受到手机用户的追捧。此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相继开通此项业务。

  秦天口中的新媒体,对唱片行业而言,主要是指互联网音乐和运营商的“无线音乐”。互联网音乐领域,很多唱片公司一直在进行多年尝试。但是,由于百度下载和网上大量盗版音乐的存在,互联网音乐无法真正从用户那里实现收费,而有限的广告收入也很难维持自身生计,其生存状态并不比传统唱片公司好多少。包括知名音乐网站“一听网”、“音乐红茶馆”等都是举步唯艰,因此,唱片公司无法从互联网音乐中分得利润。

  “中移动的彩铃通道,在短时间内完成商业模式的建设,短时间内让唱片公司拿到利润。”中移动数据中心副主任姚丰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

  “无线音乐出现不久,让唱片公司看到了黎明。”郑斌彪向《财经时报》谈及无线音乐时说。

  各得其利

  目前,中移动方面,无线音乐推广和实现主要有两个通道,一个本地通道,一个是中央音乐平台通道。中央音乐平台建立之前的三年时间里,占主导的是省的本地通道。

  本地通道上,唱片公司将歌曲版权转售给SP,SP拿到歌曲后,接入到运营商各省的彩铃通道并进行推广,最后实现手机用户的下载并收取一定的信息费。信息费中,SP和运营商以8.5:1.5的比例分成,SP再拿其中的8.5与唱片公司分成。

  “实际上,本地通道上,唱片公司拿到的收入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利润被SP拿走,不过,即使如此,唱片公司的日子已经比原来好过多了。”秦天说。

  2006年4月,中移动调整无线音乐产业原有的游戏规则,通过直接与唱片公司合作来提供音乐内容,在四川建立中央音乐平台,并对利润5:5分成,原则上,每首音乐只能有一家版权方,每首彩铃的信息费从0.5元/首到3元/首不等,这些信息费,运营商直接以5:5的分成方式结算给唱片公司。

  “这样,唱片公司在无线领域的收入又增长了一部分,而且,比本地通道还要高。”秦天说。

  《财经时报》拿的另一份数据显示,2007年中央音乐平台上下载总量排名前十的彩铃,九首是网络歌曲,大部分出自实力并非很强的唱片公司。

  “2007年,我们无线音乐收入中,信息费收入中约一半的收入是分给了各家唱片公司。”姚丰认为唱片公司从中移动拿走了不少的利润。

  唱片公司转型

  无线音乐不仅仅是给了唱片公司一碗饭吃,无线音乐的出现也促使了一些唱片公司开始转型,寻找其他的发展模式,而且,这种尝试也不是从今日才开始的。

  早在2005年11月,国内民营唱片公司飞乐唱片以756万美元价格出售给SP华友世纪60%的股份。飞乐唱片曾经将西域刀郎、潘晓峰、杨臣刚、香香、陈旭、阳一、张振宇等新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网络歌手,并从这些歌手身上赚钱让同行眼馋的利润。

  飞乐“嫁给”华友世纪之时,国内无线音乐已经风生水起,唱片公司已经开始向无线领域搏杀,探索无线领域盈利模式,不过,采取与SP直接联姻的却只有飞乐一家。

  也正如该人士所评价的那般,飞乐的优势在于歌曲的制作,SP华友的优势在于无线音乐方面的营销推广能力,由此,借助于华友的通道,双方的目的是打造出国内一流的娱乐传媒公司。

  “面对无线音乐越来越强大的势头,很多唱片公司急切需要和运营商合作,力争在无线领域取得好的收益来养活公司。但是,由于唱片公司自身缺乏运营经验和推广能力,只能将歌曲版权转授给SP公司,不过,又担心SP公司的数据有假,自己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

  秦天说,版权中间公司就是在这种市场机遇下催生出来的。

  源泉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版权管理公司,其董事长吴俊曾经是SP掌上灵通的创始人之一。

  EQ唱片制作的一些歌曲并不是直接同SP合作的,而是先转给源泉,然后由源泉再转售给SP进行彩铃推广,唱片公司和中介源泉的合作只是第一层合作关系,至于每首歌曲源泉和SP的合作分成关系,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秦天认为,版权中介公司这种模式,对像EQ唱片这样公司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唱片公司只需要做好内容,具体在无线平台上的推广,中介公司会与SP公司或者运营商协商。这种模式,对无线音乐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财经时报



相关链接:
3G时代运营商的移动位置服务发展策略 2008-01-18
手机二维码领衔去年十大应用 2008-01-17
移动即时通讯“飞信” 潇洒“在路上” 2008-01-17
手机邮箱性价比大比拼 各有千秋胜败未定 2008-01-15
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2008-01-14

分类信息:     热点专题_移动增值_文摘   行业_移动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