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手机银行告别“鸡肋”

2008/10/15

  随着3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网络高宽带和高传输速率对手机银行的发展将锦上添花,各家银行早已嗅到了3G的“腥味儿”,一些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金融业务也如潮水般涌来,络绎不绝。近日,工商银行又推出了手机银行(WAP)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WAP浏览器访问工行手机银行网站,输入注册卡号和登录密码后即可自助办理转账汇款、缴费、基金、黄金等各类银行业务。

  其实,手机银行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早在1999年就已在中国出现,只是发展低迷,曾一度被人们视为“鸡肋”。近年来银行业又掀起了手机银行的新一轮风潮。那么,手机银行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对于银行业的发展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银行业务模式创新

  从电话银行到网上银行再到手机银行,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在不断拓宽。而随着网络、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完善,用户需求的不断增长,手机银行也在中国的大地上苏醒过来,重新受到各家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们的追捧与青睐。各大银行又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业务。这一次最大的突破就是在原来查询和转账这两项主要功能之外,除了现金存取外,大多数传统银行业务都能通过手机银行实现。

  据记者从中国建设银行了解到,2004年8月,建行正式推出手机银行项目。“经过4年多的市场精心培育和推广,建行的手机银行已汇集了一批如投资理财(包括股民、基民等)、公司白领、金领、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和一些喜欢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等应用较为成熟的用户群体。”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产品发展处高级经理蔻冠介绍。

  建行手机银行的业务模式也突破了传统手机银行基于查询、转账、缴费等服务的业务模式,针对一些特定的应用需求开设了一些新的金融服务,满足了相当一部分由于资金交易不便带来屏障和有着移动金融业务服务需求的用户的应用,并在其中积累了一定规模的行业用户群,进而也为银行增添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比如,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主,每天的资金往来十分频繁,但使用POS机银行要缴扣手续费,而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的方式则能够轻松完成现场交易; 手机银行炒汇也是职业汇民必备的功能; 而去年建行推出的手机基金业务,短短3个月时间成交量就达数十亿元,让建行也大吃一惊。

  而随着3G的到来和发展,手机操作系统的标准化问题、手机上网浏览速度的问题、手机银行普及率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建行电子银行业务经理缪尔宁对3G给手机银行带来的影响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网上银行的昨天是手机银行的今天,网上银行的今天是手机银行的明天。”

  无疑3G的出现将使手机银行的发展锦上添花。而有了良好的应用环境,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呢?寇冠表示: “我们预测未来手机银行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将主要集中在商业往来和手机支付等业务的开拓上。”

银行战略转型

  据了解,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商业银行正在以电子渠道为着力点,加快物理网点的客户分流,降低单笔交易成本,进而实现银行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型。专家指出,未来几年银行营业网点将大幅减少,自动柜员机(ATM)数量低幅增长,电话银行服务也将放缓增长速度,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才是最具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两种服务方式。

  目前,我国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手机银行也随着手机不断普及、电信运营商资费下调、手机上网日渐兴起、手机银行服务日趋完善等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检测协调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已超过6亿。庞大的用户群,加之3G的应用,将对手机银行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手机银行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新型的服务渠道、营销窗口和交易平台,更是一种银行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为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业务竞争力服务; 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宽泛的服务渠道; 助力业务部门和分支行开拓市场,发展业务提高盈利能力。

  市场分析人士称,当下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已高于货币市场资金的运营收益,资金规模不再是优势,这对银行经营的传统盈利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从节约每一笔成本入手来提高经营效益。测算表明,通过银行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单笔成本为3.06元,而ATM为0.83元,网上银行仅为0.49元。显然,加快电子渠道替代柜台的步伐,对银行降低运营成本十分有利。

  目前,香港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实施对客户进行分流、转移的相关措施。譬如银行利率实行浮动制,柜台办理业务不仅要排队、缴纳手续费,存款利率也比电子银行存款低。国内银行如工行、建行等也有这方面的尝试。缪尔宁告诉记者,目前建行已经对一些缴费、转账等传统业务进行了调整,如3000元以下的取款只能到ATM; 5000元以上的转账必须通过电子渠道; 网上银行交易是柜台的5折,手机银行交易是柜台的3折等政策,促进用户交易方式的转型。

  寇冠表示,“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实现了用户群转移和分流后,银行网点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开展能为银行创造高附加价值的理财产品,在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实现银行服务渠道的转型,以及由交易服务型向营销服务型的战略转型。”

安全与便捷并重

  在现代人生活中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其安全性似乎没有什么防御措施,丢失率更是不言而喻。要在这样一个工具上进行资金交易、金融业务服务,难免让人有些担忧。它的安全性如何保障?据缪尔宁介绍,建行的手机银行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同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最大的特性就是客户的身份信息是与手机号码绑定的。如果在网上掌握了银行密码,就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然而手机银行则不行,即使知道密码,也必须在你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才能看到你的账户信息。

  第二是采用了一种端到端的加密方法。从手机终端到银行后台账务处理的核心系统,这个链接是全程加密的。任何人在网上都无法窃取信息。

  第三,手机没有病毒传播的环境和土壤,因此手机银行网络不易受到黑客木马攻击。由于手机型号、技术、操作系统等各不相同,它不像IE浏览器那样标准化,也同网上银行的操作系统千差万别,手机银行的安全性相对独特,这也让担心它的人们吃了颗定心丸。

  为了使我们对手机银行的业务理解得更为真切,在采访中寇冠特地演示了手机银行转账的全过程。只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或账号中的一项,选择好转账的账户,从手机里调出手机号或输入对方账号,再输入转账金额,点击确定就轻轻松松地把账转过去了,随后收款人会收到一个短信提示,同时也可以进入手机银行网页进行查询,方便又快捷。

  或足不出户,或银行随身行,手机银行打破了时间、地点、方式的各种限定。随着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丰富,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银行服务方式——手机银行正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

采访

手记

手机银行成长: 痛并快乐着


  自2004年建行推出手机银行业务,截至目前其用户数已超过300万,今年发展100万活跃用户的目标也在近日提前完成。在一次中国行业竞争力协会评选上市公司500强中,建行获得“手机银行第一品牌”的殊荣。然而在这些成绩与荣耀的背后,建行手机银行却走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发展历程。

  据缪尔宁介绍,2004年建行针对联通的Brew方式,作为试点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尽管技术和服务在当时已经是佼佼者,在市场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局限于联通的客户群,需要满足既是133的用户又要支持Brew功能的手机,所以在当时应用范围颇小。

  2005年底,建行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了基于WAP方式的手机银行,由于当时手机银行运行的基础环境问题,建行需要跟电信运营商协调、试配WAP网关,有时一两个参数,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当时基于无线安全协议的应用非常少,甚至有时候连运营商都不懂,还要给他们教专业的知识。

  此外,“要实现全国手机银行的应用,还要逐个协调、测试分布在全国各地电信运营商分公司的网关,可以说前面这几年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去解决与运营商的安全协议问题,一路走来非常艰辛和曲折。”缪尔宁感慨道。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



相关链接:
CTI的困惑 2008-10-14
移动多媒体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2008-10-10
深圳莱科电子赵志强:基于位置的移动生活搜索 2008-09-27
短信差别定价阻碍有效竞争格局形成 2008-09-27
移动互联网:长路漫漫待求索 2008-09-25

分类信息:  移动增值_与_移动支付  移动增值_与_银行  移动支付_与_移动  移动支付_与_银行
           移动_与_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