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CRM  CRM产品

 

服务管理与信息技术

刘士鸿 2001/06/22

  菲力普 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第六版的第十六章服务管理的习题里有这样一道题目:“计算机软件技术正迅速地转向开发“专家系统”。这是收集存储某个人在某一领域内的专门知识的软件程序,用于计算机上,其成本远远低于原来成本,这对服务行业有什么意义?”这里有必要插一句,人们对服务的理解事存在差异的。科特勒给服务下的定义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功效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联系。”西奥多 李维特(Theodore Levitt)则这样说:“所谓服务业这一行业根本不存在,只是各行业中服务成分所占的比重大小有所不同而已。每个人都在为他人服务。”这道题的答案随着管理理念、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已经变化多次。本文试图回答这道习题。

  首先看一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表格:

 

服务质量最低三家

服务质量最高三家

百分点的差额

与竞争者比较的价格指数

-2%

7%

9%

市场占有率每年的变化

-2%

6%

8%

销售量每年增长

8%

17%

9%

销售收益

1%

12%

11%


表一、服务质量对相对绩效的贡献

  这些数字是由战略研究所给出的。他们选择了几个行业,并在每个行业按照“相对感知服务质量”的顾客评定的名次,挑选出最高三家和最低三家企业。由于时间、市场环境、企业成熟度的差异,这上面的数字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从这个表可以看出,高质量服务企业凭借其优异的服务质量,可以做到收费较高、增长较快和赚取较多利润。

  其实,我国企业很早就意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向顾客给出服务承诺是一回事,实现承诺是一回事。在这方面,信息技术为企业实现服务承诺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并且帮助企业提供原来不敢承诺的服务。

  服务的特点

  服务是不可触摸的、不可分离的、可变的和易消失的。企业必须寻求各种方法(计算机系统是其中的一把利器)使无形的服务成为“有型化”服务,使不可与产品分离的提供者的服务生产率逐渐提高,在质量变化无常的情况下使质量标准化,以及在服务易消失的情况下提高影响需求活动的能力和供应能力。

  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比如:某某厂商承诺的某某产品X年保修,顾客在没有购买这种产品或购买后没有遇到问题时,这种服务是看不到成效的。

  而作为成熟的购买者在购买产品前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他们要寻求要购买产品的厂商服务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从看到的地方、人员、设施、沟通资料、象征和价格,作出该产品厂商服务质量的判断。因此,服务提供者的任务是“经营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产品营销者受到的挑战是要求他们增加抽象观念,而服务营销者受到的挑战则是要求他们在其抽象供应上增加有形证据。

  看看我们身边能看的见的:先是TCL的服务快车(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宣传、咨询、销售、服务等)跑遍神州大地,最近创维的客户服务中心也购买了大量服务车辆,这些都是这些家电生产厂商把服务化无形为有形的“证据”,另外,一些印有某些厂商显眼的LOGO的售后服务中心的门脸,还有在里面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等。

  有些企业对顾客承诺24小时热线服务。从信息技术发展来看,对这项服务质量的保证不仅仅是企业开通服务热线、培训服务人员这样简单,企业配置call center,利用CTI技术以及应用“专家系统”以及“台词提示”是对这种服务质量的有力的保证。为了便于理解,在描述完服务的特点之后,在应用信息技术集成服务管理部分做详细介绍。

  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来说是同时进行的,提供者和顾客相互作用是服务营销的一个特征。提供者和顾客两者对服务的结果都有影响。无论是有形产品的厂商还是服务比重大的企业,在这个交互作用中的信息是有极大的价值的,如果不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这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利用起来,对这部分资源将是极大的浪费。

  可变性

  服务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因为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原来的企业对质量控制一般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步,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试图由不同的人提供同样标准的服务,这就要求首先挑选到合适从事服务提供的人,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这样便可以减少服务的可变性。利用专家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可以很巧妙的提升这部分的服务质量。

  第二步,通过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和对比购买,追踪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这样较差的服务便可以被察觉出来并设法改正。构建这个系统是信息技术专家的强项,可以通过呼叫中心、网站、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交流来收集、分析、处理这些信息。

  易消失性

  服务不能贮存,当需求稳定时,服务的易失性不成为问题,因为服务的某些所需的备品可在事前准备。当需求上下波动时,服务就会碰到很多问题。其实,服务需求的波动不仅仅影响服务本身。购买有形产品需求的波动不仅仅影响直接服务提供者,而且对企业的生产计划(产品一级的计划)产生影响,维修服务需求的波动要牵涉到企业的人力资源、备品备件的库存等,先看看以前的人们怎么解决。

  萨沙尔(Sasser)曾阐述过一家服务企业为更好解决需求与供给两者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几种策略。

  在需求方面:

  采用差别定价方法使某些需求从最高峰转移到非高峰时期。
  可培植非高峰需求。
  在最高峰时期开展补充性服务,供等待服务的顾客选择。
  预定制度是管理需求水平的一种方法。

  在供给方面:

  在最高峰时作好准备。(不可预见怎么办?)
  最高峰时可以采用有效率的服务程序。
  可鼓励顾客扩大参与部分工作(提供顾客自助服务)。
  可发展共用的服务设备。
  可发展旨在扩大将来业务的设施。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的下面的思路成为可能。利用Internet技术将自己的服务网络整合起来,使客户需求的信息及时可靠地通过统一的信息入口将信息加以处理,统一调配、监控自己的服务资源,来保证服务质量,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利用互联网站以及CTI为用户提供一部分顾客自助服务;而且通过这套系统为顾客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服务,改善服务质量,将与客户交互的信息加以整理,为企业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等部门提供最真实的数据,辅助决策层决策。

  服务的管理

  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必须向顾客提供服务组合的以产品为基础的行业,对顾客的服务正成为取得竞争性利益的重要方式。服务营销者必须创造竞争差别、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寻找提高服务生产率的方法,以产品为基础的公司必须向顾客提供并经营服务组合。事实上,他们的组合在争取顾客方面可能比产品本身更加重要。市场营销者必须在组合、质量和顾客所需各种产品支持服务的来源等方面作出决策。

  售前服务策略

  企业设计的产品与服务必须能够符合其目标顾客的期望。诚然,企业不可能达到顾客心中的理想要求。在这些买方目标上,企业只能承诺一定的效能水平。这种默认的效能水平就成为企业与竞争者抗衡的定位策略,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自己的效能水平提高一定层次。这是关键所在。

  企业必须对目标客户进行调查,以识别客户最重视的主要服务项目及其相对重要性,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利用企业的一切与顾客交流的手段(包括网站)来获得这些信息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目前竞争者的相互竞争,已经超出了原来的最低限度服务组合,变相提供辅助的附加服务项目,所以切实履行为顾客的服务承诺必须要有技术上的保证,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而且在售前这个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大做特做文章。科特勒指出:“公司必须按照先后次序规划其产品设计和服务组合决策。设计经理和质量保证经理应从这一开始便参加新产品小组,……,因此,成功的服务策略的关键是设计出极少发生故障的产品,即使发生故障,也可以最低的服务成本很快予以解决。”

  售后服务策略

  首先,企业必须决定如何向顾客提供他们可提供的售后服务,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企业自己来提供。
  企业可与配销商和经销商作出安排来提供。
  让第三方来提供。

  其中,很多厂商将较多的维修服务转交给配销商和经销商或者特约维修中心来经营,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中间商的服务比较快捷、但服务质量不是很高,如果备品备件不能及时供应,快捷的服务也要打一定折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丢失以及不能共享、流通不畅的情况,这极大地影响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举一个我碰到的例子。1999年7月中旬,北京天气最热的时候,办公室的空调坏了。这是一台刚购买了一个月的机器。我先给厂商在北京的服务中心打了电话,厂商在四个小时内没有到达现场。这是北京最热的季节。我又给北京服务中心打电话,询问企业对问题的处理情况,接电话的服务人员不能给我准确的答复。我又往这家企业的总部(青岛)打电话,同样我的投诉有如石沉大海。最后我又在这家企业的网站投诉。第二天,维修人员来了,说机器的电源部分有问题,要更换配件,但配件要一个星期才能从青岛运到。我说这一个星期我们怎么办?服务人员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下午,该公司的青岛总部打电话来询问处理情况,虽然态度很好,但我们顾客真正需要的不是厂商的微笑和安慰,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一周后,换了那个配件,没出三天又坏了,又换,等待,好在我和同事们经常出差,而且忙碌的工作使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秋天,那台空调依然没有修好,我们对这家企业的信任也随着夏天的过去而消失。

  一回忆起这次经历,我们觉的做中国的消费者真痛苦,国外的企业没把中国的消费者真当作顾客来对待,对中国的顾客和国外的顾客是两种服务标准。

  如果那家企业通过统一的客户投诉信息入口,利用“专家系统”和“台词提示”或者提供“顾客自助服务”以及来解决非维修的问题,如果问题在这个阶段解决不了,把信息转到技术组,如果依然解决不了,一直向上转,甚至转到总工处来解决,把需要维修的任务下达给相应的维修部门去解决问题,所有这些信息都有时间限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反馈,信息将层层上传,以至传到总裁或企业内部一个广而告之的地方,让全体员工知道现在有多少顾客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是什么,这样,我所遇到的遭遇将会缓解一些。而且这些信息的流动,系统都有记录,每次客户的投诉处理过程都是企业的财富。从这里你可以发现顾客现在的需要,顾客未来的需要,可以发现产品及服务设计的质量问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去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能不能将某些问题消灭于未发之时,能不能举办一些有目的的促销活动。

  服务质量的管理

  服务提供者必须明辩目标顾客在服务质量方面的需要,服务提供者必须了解顾客的预期服务质量,以便设计有效的服务。如果能够回答顾客需要什么、何时需要、何处需要和怎样需要这些问题的话,顾客是可以满足的。当然,服务提供者在顾客满意和公司盈利之间面临着权衡取舍的抉择。重要的一点是服务提供者应明确确定和通报将要提供的服务水平,以便全体员工知道他们所必须提供的是什么服务,而且还要使被吸引来的顾客知道将会得到何种服务。

  柏拉·所罗门、塞登尔和贝利给出了一种服务质量模式,其重要一点是对服务提供者提供预期服务质量的主要要求。下图表明招致服务失败的5个差距:

 差距5  口头传递  个人需求  过去感受  预期服务  感知服务

  差距一:消费者预期管理者感知之间的差距;
  差距二:管理者的感知与服务质量规范之间的差距;
  差距三:服务质量规范和服务提供之间的差距;
  差距四:服务提供与外部沟通之间的差距;
  差距五:感知服务与预期服务之间的差距。

  在这其中需要一套管理信息系统来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而且对服务过程要有全过程管理,同时准确、方便、及时地与顾客、员工沟通。

  上述研究人员制订了一份服务质量主要决定因素一览表,他们发现不论服务属于何种类型,消费者基本上应用相同的判断标准。下面是判断标准的排列,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管理对服务管理的重要性。

  可得性。服务应在方便的地点和方便的时间用方便的手段便可获得,等候时间不应过长。

  沟通。服务应使用消费者的语言正确描述。

  能力。员工应具有必要的技能与知识(是否可以通过“专家系统”,我管他叫“知识库”,弥补一些这方面的不足?我刚大学毕业在包钢当维护电工的时候,就渴望有这么一套系统。我自己有一个“知识库”,是一个小笔记本,把常见故障处理、端子板、设备电路、PLC的梯形图程序都记在里面,不过还是不可能处理所有的问题。)

  礼貌。员工待客应做到亲切、恭敬和服务周到。
  可信性。
  可靠性。
  反应性。
  安全。服务应做到没有危险和风险,而且不会引起疑虑。
  有形设备。服务的有形设备应能正确表现服务质量高低。
  了解和理解顾客。

  一些管理水平高的公司的做法是:

  最高管理部门有负责质量管理的传统。
  规定高标准。
  服务绩效监督制度。
  使顾客满意,也要使员工满意。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保证质量管理。

  服务效率的提高

  原来,企业没有管理服务过程的信息管理,服务部门一直是成本中心,而且服务越多成本相对越多。从两个方面可以将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一是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分析服务管理过程的信息,使这些信息变成有价值并可为企业利用的信息。

  下面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六种方法

--服务提供者必须在报酬不变的情况下更加努力地工作或工作更加熟练。要求他们努力工作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是通过改进选择和训练方法以及借助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他们工作的熟练程度以及标准程度。

--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服务质量的方法来增加服务次数。

--通过增加设备和标准化作业来实现“服务工业化”,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中人机结合的制度来规范服务作业的标准化。

--减少或淘汰某种服务需要并用发明一种产品的办法来满足这种服务需要。比如产品信息的咨询、简单问题咨询可以利用企业网站来分流一部分客户服务需求。

--设计更加有效的服务。

--鼓励客户以自己的劳动代替公司的劳动。

  公司必须避免那种一味追求提高服务效率而使感知质量下降的做法。有些提高效率的手段,可以使质量标准化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但是,也有许多提高生产率的手段会导致过度标准化,因而使顾客无法得到他们特别要求的服务,而基于Internet的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管理、与公司网站的有机结合可以使企业比较方便地达到这个平衡点。

  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服务管理

  从上文可以看出,好的服务管理的想法早已有之,但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实现成本高,有些想法很难实现。近年来,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另一方面,Internet技术应用为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CRM不是什么新东西,但Internet急剧地改变了对它的需求。CRM系统要能够识别产品、服务、客户与商家间中介关系,并且了解客户与商家之间进行的交互操作。下面的表格是以前的服务体系与采用CRM系统后的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的比较。

以前的服务体系

实施CRM及将来的服务体系

成本中心

利润中心

统一处理

个性化服务

以产品为核心

以客户为中心

有限的处理技能

完整的专业知识

模糊、不确定的活动

可以量化的标准

被动地等待

主动地推进

产品售后服务

客户关系管理

  可以看出,CRM不仅仅实现了以前没实现的想法,而且在某些方面是管理理念的提升。下面重点介绍CRM里面的客户服务管理(以下简称“CSM”)。

  关于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建议,将重点考虑:

  下面以一个家电企业为例子,介绍一下CSM系统。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系统架构;功能。

  企业应用系统与四层架构

  四层架构集成了信息引擎技术和Internet技术,从软件体系结构上保证应用系统在性能上可扩展、可规模化,在功能上具有开放性、可重用、可延展,是一种能够满足未来企业级信息共享、业务操作的应用框架。四层架构的核心是提供可规模化特性,一方面是从服务负载上可规模化,能同时为极大规模的用户同时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是服务功能上的可规模化,可形成极大规模的软件群系统,各分系统可以共享信息、服务,形成企业级的信息高速公路。

  四层架构的四层是指Presentation Tier(表示层)、Web Server Tier(Web服务器层)、 Application Server Tier(应用服务器层)和 Data Tier(数据层)四层,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四层架构是在三层架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三层架构在Internet上的实现,是一种Internetable的三层架构。三层架构将应用逻辑从数据源的管理(数据库)和客户端中分离出来。一方面它使得客户端程序仅关注与数据的可视表示和用户输入信息的收集,这减小了客户端程序的复杂度,客户端程序更加小巧、灵活,降低了对客户端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应用逻辑集中在应用服务器,这更便于应用逻辑的管理和修改、调整等。四层架构具有三层架构的全部优点,同时由于四层架构中使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界面,这又使得应用系统在实施布署时极大地简化,可以达到零布署开销的目标。

  在四层架构中,信息引擎封装在应用服务器的核心,一方面信息引擎使用了数据库后端系统提供的强大功能,另一方面信息引擎将信息服务以更为方便易用的方式通过应用服务器提供出来,并可将其通过Web Server在Internet上发布出来,使得信息服务的功能在整个Internet的范围中都是可访问的。

  在四层架构中,客户端在网络通信上使用的是Web系统的HTTP协议。Web系统是针对信息的发布和检索而设计的,从根本上讲它是一种无连结、无状态的通信协议。在商业领域的业务网络应用系统中,传统的网络模型是Client/Server结构,其核心思想是在一条通信连结上进行请求/应答方式的业务数据交互。连结保持、状态转化和Transaction概念是网络业务应用系统不同于Web系统的特点。四层架构的目的就是要在HTTP协议上解决连结保持、状态转化和Transaction完整性(事务完整性)等问题,同时兼有上述两种系统的优越性。

  应用系统在设计时通常考虑功能和性能两方面的需求。大多数传统的系统在设计时就已经将系统的负载确定在一个较小变化的范围中,因此为达到一定的性能,通常是在系统建立的初期通过系统硬件设备的选择来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而业务系统的软件设计则是在此硬件平台基础之上进行的,而现在的企业应用环境中,业务系统负载快速变化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上述系统一旦达到系统硬件的极限,整个系统的软、硬件就将全面报废。业务系统中软件部分的重要性和成本变得越来越大,软件系统的可规模化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软件体系的可规模化特性就是指当系统硬件性能达到极限后,通过简单增加硬件设备,无须对软件进行修改就可以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同量级地提升。四层架构的核心就是要提供软件系统的可规模化。

  其中两个重点的地方要多做一些介绍:一个是用户端与Web Connector间的连结维持,一个是应用服务器。

  用户端浏览器软件层次结构如下图:

  Dynamic HTML可以很好地进行公开信息的发布,通过HTML Form机制可以从浏览器中得到用户检索等简单操作的输入信息。对于无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的内容,在Web Server上可以使用通常的CGI技术获取用户的请求、查询条件,通过Web Connector还可以使用应用服务其提供的后台服务,结果使用HTML方式描述,并可直接回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如果进一步使用Applet技术,还可以在客户端实现更为友好的交互式显示模式。无论是使用DHTML技术还是HTML Form加上Server方扩展(如CGI, ISAPI, NSAPI, fastCGI和servlet等)。它们适合处理的业务都是每次请求/应答基本独立,相互无关联的情况。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应用,要求前后操作具有相关性,客户与服务器端各自保持状态的变化且状态是相关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将客户端的所有操作保持在一个Applet中完成,由Applet直接与Web Server交互数据来完成请求/应答数据的交互。

  使用Applet作为客户端的用户界面,很容易就可以实现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业务系统中通用的功能。在此情形下Applet直接与Web Server通信,必须透过Web Server后Applet才能访问后台的服务系统。由于Web Server在数据传输时是使用HTTP协议的,而HTTP协议的设计就是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因此在HTTP协议上如何解决连接保持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标准的Web Server本身并不提供连接保持的功能,因此必须使用Web Server Extention技术通过Web Connector来实现连接的保持和管理。Web Server与Web Connector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所有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浏览器和Applet)都首先发送给Web Server(HTTP Daemon),然后由httpd启动相应的CGI/servlet扩展,CGI/servlet模块仅对上传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检查和打包工作然后就传给Web Connector Daemon,CGI/servlet模块本身并不处理连接,它是以一种无连接的方式转发一个请求再回送应答。连接的维持和记录由Web Connector Daemon建立起连接记录表来完成。

  基于业务的请求/应答交互在Client和Server间是通过HTTP协议完成的。HTTP是一种无状态保存的协议,实际业务中需要有状态保存和逻辑连接维持的需求。这时在服务器WCD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当网络或客户端程序出现异常、错误而导致非正常退出时,WCD要能够完全释放为保持逻辑连接所占用的所有资源。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是使用心跳信号(Heart beat signal),Browser端的Applet定时发出心跳信号,WCD则定时检测,超时后就关闭此逻辑连接并释放所有资源。

  在企业级应用中,HTTP协议保证了一次请求/应答交互的完整性,客户端和服务器各自运行着自己的状态机,这两个状态机之间可以建立起逻辑连接来。合理地设计业务处理的交互协议,可以在逻辑连接上保证业务的完整性。

  另一方面,维持逻辑连接的工作可以是与具体业务操作无关的。这也使得Web Connector Daemon在实现时具有通用性,WCD仅对收发的数据包做语法的处理,而与具体业务相关的语义操作则是由应用服务器来处理的。

  应用服务器在提供其业务服务时采用无连接的模式。在一次请求/应答的交互过程中保持连接,在不同的请求之间不存在连接的概念。由于在一次请求/应答过程中连接的可靠性是得到保障的,因此,只要合理地对业务功能进行划分后,就可以解决业务系统中常见的业务完整性问题。另一方面,无连接的服务模式具有更好的服务性能,由于服务器没有连接维持的开销,即使是应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服务器仍然能保证较好响应性能。

  每一个应用服务器都在iBus上发布自己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对于将来构造的应用系统在提供新的服务时,它完全可以是建立在老的应用服务器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在一个服务器群体的框架中,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可以相互提供服务,每一个应用服务器是完全可重用的。构建这样的系统群体时,对业务功能的划分是十分重要的。

  四层架构应用系统体系是完全面向企业级应用系统的。相对于传统的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它具有以下的优势:

  CSM系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客户服务系统的构成。

  客户呼叫中心(Call Center):是客户与企业沟通联系的主要接触点。客户呼叫中心配备有电话交换设备,并由专业的客户接待员值班。客户接待员接受客户的服务要求,在专家知识系统的指导下为客户提供解答,并可以一直跟踪客户处理的全过程。客户呼叫中心同时建立和维持两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客户档案和故障档案。客户呼叫中心也可称为客户信息中心。

  客户维护中心(Service Center):支持售后维护具体实施的管理系统。以维修单的派发,执行,监控和结算为中心,对集团的维修机构,维修备件,维修活动和费用结算等进行实时管理。客户维护系统支持多产品集团业务,实现集团—分公司售后办两级机构应用和财务核算。

  客户呼叫中心由九个模块组成。它们是客户访问案例模块(Call Case),客户及产品信息模块(Customer/Product),案例工作组模块(Workgroup),专家知识模块(Knowledge Base),监控预警模块(Escalation),电话接口模块(Telephony),客户邮件处理模块(Letter Generation),保修单管理模块(Coverage Tracking)和客户问答台词模块(Script)。

  客户呼叫中心乃至整个客户服务系统,所围绕的核心是客户的请求(Call)。这个请求通过电话以外,也可能是电子邮件,书信,或者是接机。当一个客户请求发生时,首先由客户服务代表(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or CSR)接待应答,一个客访案例(Call Case)产生。

  根据客户提供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客户服务号,或维修单号等,甚至主叫电话号码。客户服务代表通过客户/产品信息模块找出客户及其产品的相关信息。接下来,客户服务代表使用台词模块(Script)的提示与客户交谈,找出客户的问题所在,并把问题详细记录下来。如果客户服务代表本人可以解决客户的问题,他会解决,并把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记录在客访案例的客访事件(Call Event)中。如果解决不了,该案例随同客户及其产品的信息一起将被转给相关的工作组(Workgroup)或是直接转给某一个相关的组员(Member)。如果是转到工作组,或是自愿或是安排,案例最终将由某组员负责,称为案例负责人(Owner)。

  通过检索,案例负责人可能在专家知识库中通过关键字检索或是全文检索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若不行,案例将会被转到更高层的专业人士,甚至被转到公司总裁来解决。解决方案可能可以在服务中心内部得到实施,有时则必须得到公司其他部门的协助。和其他部门的衔接则都是通过客访案例(Call Case)模块中的客访事件(Call Event)子模块进行的。客访事件子模块也负责自动产生给客户的回信或其他说明信件。

  当一个案例没有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得到解决,预警模块(Escalation)将会向相应的主管人员或部门汇报,引入上级人员的干预,从而保证客户服务的质量。随着售后服务系统的使用,台词模块和专家知识库将得到充实和完善。问题的收集则将会暴露出产品可能的瑕疵,交由工程部门的设计或生产专家处理。除了售后服务中心外,在其功能结构的外部,还应该结合一些其他子系统,才能全面满足构筑完整客户服务系统的需求。这些子系统包括:财务结算子系统、售后服务质量管理子系统、产品瑕疵跟踪子系统、市场支持子系统。

  客户维护中心(Service Center)是管理与客户现场维修服务相关的系统,它是客户呼叫中心系统以外的另一个独立系统。这个系统建立在对维修单的追踪管理基础上。涉及的机构有分公司售后服务办、特约维修单位、维修备件仓库、质量管理机构等,涉及的人员有客户、维修工作人员、维修单位管理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涉及的物品有故障产品、维修/更换备件、检测仪器和维护业务设备(包括交通工具)。维修服务支持系统根据这些因素间的联系建立自己的数据关系,但与客户呼叫中心共享同一个数据库。

  客户维护中心包括下面的子系统:维修单管理跟踪、客户信息查询、维修派工(备件应用,历史维修记录)、维修材料管理、维修服务质量控制、维修查询和统计等。

  集团客户服务系统管理和应用的机构包括所有分公司售后服务办,所有特约维修网点。客户维修中心要求集团总部和分公司售后服务办都能使用。客户维护中心通过维修单及处理事件(Call_event)建立与客户呼叫中心的连接。

  客户呼叫中心的处理事件会产生通知实施现场服务的维修单,有关现场维护的管理工作将转移至维修服务系统,由客户维护系统来独立管理实施。客户呼叫(信息)中心能够随时查询到这些事件的最新执行情况,并能据此及时回应客户的查询。

www.amteam.org 2001/06/22



相关链接:
热情与傲慢 2001-06-22
CRM实施失败原因揭秘 2001-06-22
风云再起,问天下谁是英雄 ——国内CRM市场现状浅析 2001-06-22
评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忠诚 2001-06-22
CRM行业应用从关键点突破 2001-06-21